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扬,那为什么不改名呢?

沭水道人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壮大于安徽安庆,这是目前多数人对黄梅戏的基本评价。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态度是传承与保护,而不是天天为了起源于什么地方争论。为了证明这种非物质文化是自己家的,就要改名字,实在是没有必要。

黄梅戏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不尽相同的说法,湖北人也湖北人的观点,安徽人有安徽人的态度,甚至安庆下面不同的县都有自己的说法。毋庸置疑,黄梅戏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都非常热门的地方剧种,在其他的一些地方也非常受欢迎,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黄梅戏表演

尽管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是目前多数人都认可的客观事实,但是必须也要强调,最早形成于黄梅的是黄梅调,并非是现在传唱四海的黄梅戏。任何一种戏剧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调,配上特色的方言(唱腔)才是完整的戏剧。如同京剧表演,不用演员上场演唱,大家一听旋律就知道这是京剧,黄梅戏也一样,也有自己特色鲜明的音调。

随处都能见到黄梅戏票友的安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关于它为什么叫黄梅调,历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它起源于今天的黄梅县,所以称之为黄梅调,这种说法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黄梅时节,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梅雨较多,山区的村民们无法进行更多的农业生产,就在家里唱戏,久而久之就称之为黄梅调,同时,山区的村民在采茶的时候,喜欢在丘陵与梯田上哼上几曲黄梅调,因而又称采茶戏。

电影《女驸马》

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早期黄梅戏的发展,基本上是在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它应该起源于黄梅县,但是在周边的山区都很有影响力,吸收了各地方言的特色,逐渐发展为后来的黄梅戏。

黄梅戏表演

为何说黄梅戏壮大于怀宁(安庆地区),因为黄梅戏起源于唐代,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才形成了相对较大的影响力。据说清代时期,长江中下游水灾较多,每到灾年,就有大量的黄梅灾民被迫以卖艺乞讨为生,顺江而下,将黄梅调带到了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由于当时的怀宁(安庆府驻地)是安徽省的省会,经济相对发达,怀宁方言是安徽的官话,被称为“怀腔”、“府调”。黄梅调深受怀宁当地百姓的喜爱,结合怀宁的地方方言,很快就形成了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电影《天仙配》——黄梅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可能争议很多,但是不管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电影《天仙配》的上映,才是黄梅戏走向全国,成为著名剧种的开端。严凤英、王少舫等老艺术家的演绎,使得黄梅戏声名鹊起,蜚声海外,这一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春晚上马兰演唱《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春晚上韩再芬演唱《打猪草》

而早期在春晚上表演黄梅戏的演员,也基本是来自于安庆的演员。马兰与韩再芬等艺术家在春晚上的精彩表演,让黄梅戏在国内的热度不断提高。

黄梅戏《徽州女人》

新时代的黄梅戏作品《徽州女人》,不仅是一部很好的戏剧作品,更是把历史上徽州女人的贞洁与操守很好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定期举办的黄梅戏艺术节

不难看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但是真正的壮大,确实是在安徽安庆。但是要问为什么黄梅戏不改为安庆戏,这个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起源于别人就是别人的,因为在我家流行就要改名字,那就是掩耳盗铃了。越剧起源于浙江省,壮大于上海市,但是还是叫越剧,没听说要改名为上海剧的。黄梅戏也一样,它不仅仅在安庆流行,在很多地方都很流行。黄梅戏并非是安徽的戏剧,更是湖北的戏剧,也是各地的流行戏剧。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发展,盲目的争夺什么起源地,完全是本末倒置。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加拿大演出

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热爱家乡的网红,用安庆歌手演唱的《黄梅戏》录着抖音、火山等小视频,开口闭口就是黄梅戏是我家的,你们安庆人唱什么,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也是对艺术的侮辱。

徽班进京

举一个例子,在国粹京剧的发展历史上,徽班进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京剧鼻祖程长庚融合各种戏剧的精髓,创出了全新的剧种,慢慢的发展为后来的京剧。安庆人虽然经常谈到这段历史,但是从没有谁自称京剧是在安庆起源的。

曾国藩

再如清代统治中国文坛200多年的桐城派,起源于安徽桐城,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在桐城派的发展历史上,湖南人曾国藩是一位重要的推动者,被誉为是中兴桐城派之人。“桐城派”这个说法就是曾国藩提出的,实际上到了曾国藩所在的时代,桐城文派中已经有了大量的湖南籍文人,不过曾国藩依旧提出“桐城派”,而不是“湖南派”或“长沙派”,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湖南人自称桐城派是湖南的说法。

重视它就去传承它

所以说到底,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它是深受多地百姓喜爱的剧种。当下,随着流行音乐热度的持续火爆,以及方言的逐渐退化和消失,还在坚持戏剧的年轻人日益减少,传统戏剧文化如何传承本身就面临着困境和挑战。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传承和保护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心保护和发展,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就可以了,大家一起将黄梅戏发扬光大。一味的争了面子,输了里子,那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徽南城意


要说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我来说说:此前我说过黄梅戏是安庆的地方戏,起源于安庆,发扬光大于安庆。说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县是无稽之谈,牵强附会。此文被推荐到《头条》首页,至今天上午(2018年7月22日)有一万三千人阅读,几十人点赞评说。但随之被几个称是黄梅县的人似乎看不下去了,发稿来干扰、质问、嘲笑、

甚至谩骂。我一气之下,不经意给删掉了,但我想想,还是有必要保留和坚持我的观点。现在只好回忆一下原文,重新组稿,重新发布。一一一一黄梅戏应是起源于安庆地区,流行、发扬光大于安庆地区,这是人人皆知天经地义的

事了。据老一辈人说,在很久以前,“黄梅时节家家雨"之时,人们不能下地干活了,闲着无聊,于是几个人凑在一起自编自演一些小调来取乐或打发时间。(也有说:在黄梅时节适逢某些谷物丰收,人们为了欢庆,便自导自唱一些小调来歌唱丰收。)后来这些小调、小戏由于人们喜爱,便得以继续发展、演绎下去,乃至在农闲和春节时也搭台演唱。形成“出门五里外,处处有戏声。家乡黄梅调,人人都能哼。”。当时,在安庆可谓风行一时。如“打猪草"、“闹花灯"(又名夫妻观灯)、“蓝桥会”、“补背褡"等等。便成为安庆地区一种固定的乡间小戏剧。由于戏多名杂,为了给这些小戏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人们想到这些小戏起先多半是在黄梅时节演唱、发起的。于是,一致认为叫“黄梅戏"或"黄梅调"为好。这便是“黄梅戏”名称的由来。一一一一黄梅戏的内容多是安庆地方上的故事和传说,黄梅戏的唱腔必是安庆方言土语,以安庆方言为基础。由于安庆话韵味丰富,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爱听。又由于故事感人,喜爱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直到解放初期在安庆艺人严凤英、王少舫的继承、创新、发展下,使得黄梅戏名声越传越远,演艺越来越高,观众越来越多。就不仅仅

再是在安庆地区搭台演唱,而能登大雅之堂到各地演出了。一一一_想当初,黄梅戏还名不见经传时,外地人并不看好黄梅戏,也没人来争宠,而当初黄梅县人对安庆的黄梅戏恐怕也是不屑一顾的。只是后来出了名了,某些为名利所诱惑的人才盯上了。一一一一在解放初期抗美援朝时安庆黄梅戏剧团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赴朝慰问演出,后来又进京汇演,一下子使得黄梅戏唱遍大江南北,演红神州大地。甚至演到国外。如《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只因出了名了,有人看到了有名可争,有利可投,就纷纷要跟安庆黄梅戏拉上关系。争说黄梅戏是他们那儿的戏,黄梅戏发源地在他们那儿。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自己那个地方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多好。尤其是黄梅县的人争得更激烈。拼死拼活要把黄梅戏的发源地说是在黄梅县。并为此杜撰出了许许多多的理由和伪证。一一一一(一)是:戏名应该由地名来定,黄梅戏就应该是黄梅县的戏,黄梅县的戏叫黄梅戏,理所当然。其实却不然,以地名冠戏名是有的,但不尽然。那么说来“小刀戏”该是小刀县的了,“棒子戏"该是棒子县的了。“皖南花鼓戏"应是花鼓县的了?显然此说不能成立。如果黄梅人非要认为以地名冠戏名理所当然,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安庆怀宁有座山叫"黄梅山"呢,安庆桐城罗岭有个村叫黄梅村呢,安庆人在山下村前演的小戏叫黄梅戏,不更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吗?为什么非得是因为有个黄梅县才叫黄梅戏呢?显然是为了争名而强词夺理。(二)是:黄梅戏是在黄梅县的采茶调基础上发展的。试问,黄梅县有采茶调,别的地方就没有采茶歌调吗?采茶调是黄梅县的专利吗。孰不知在我们

安庆产茶山区早就流行和爱唱采茶调了。(宿松县志上载,宿松县的采茶歌、采茶调演绎为黄梅调,早黄梅县八十一年。)岳西、怀宁、桐城、潜山等产茶山区流行采茶调更早。

怎么能说安庆黄梅戏是在黄梅县采茶调上发展的呢?如果黄梅戏是在采茶歌、采茶调上发展起来的,那也是在安庆的采茶歌、采茶调上发展起来的,扯不上是从黄梅县的采茶调发展来的。(三)是:旧时黄梅县有一对逃荒讨饭的夫妻用黄梅县的采茶调一路乞讨小唱到安庆,便把黄梅县的采茶调传到安庆了,安庆剧团吸收了这对讨饭夫妇的唱腔。所以黄梅戏是起源于黄梅县的采茶调的。如果连旧时讨饭逃荒乞讨小唱这种悲伤的事也拿来佐证,能说明什么?前面不是说过“采茶调"安庆早于黄梅县流行的呀,怎么是靠一对乞讨演唱的人带来的呢?这能为黄梅县争光吗?再说,这件事也是无稽之谈。(四)是:黄梅县人桂林栖在安庆当市长时把黄梅县的黄梅戏带到安庆了。需要说明的是:在桂林栖还没有到安庆当市长之前,安庆的黄梅戏就己经形成了。这种混淆视听的事也拿来作证,真是太牵強附会了,恐怕连桂林栖本人也不好意思认为是这么回事。至于安庆市领导对黄梅戏的扶持,何止桂林栖一人,最早是安庆地委书记许少林。后来就历不胜数了。这也值得一提?(五)是:专家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辞海》上说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县的采茶调。专家和编《辞海》的人若偏听黄梅县一方之言,孤陋寡闻呢?他们到安庆作了调查研究吗?黄梅戏在安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安庆是黄梅戏之乡,若不到安庆去调查研究,不是以安庆人民大众为调查对象,不以实事求是为依据,不能得到黄梅戏之乡人的认可,仅凭不深入调查研究的人的一己之言,这专家和编《辞海》人的话能作为依据吗?能让人口服心服吗?(六):有人说湖北黄梅县现在有许多黄梅戏剧团,黄梅县在外打工的人会唱黄梅戏的比安庆还多。黄梅人喜爱黄梅戏,乐见其成。黄梅县有许多黄梅剧团有许多人爱唱黄梅戏,这正说明了安庆黄梅戏对黄梅县的影响,但不能证明黄梅县对安庆黄梅戏的影响,不能证明黄梅戏是起源于黄梅县的。若要坚持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但需要说到位的是:黄梅县的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采茶调),这是黄梅县的黄梅戏,这不会有人跟你争的。但与安庆黄梅戏有多少关系呢?安庆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庆地区黄梅时节人们爱唱的安庆地方小调,(也包括安庆的采茶曲调),唱腔一定是安庆腔。之所以称安庆为黄梅戏之乡,也是理所当然,当之无愧的。黄梅县的黄梅戏与安庆的黄梅戏仅仅是名称相同,并不是一个鼻祖,发源地不同。何必拉这种关系硬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发扬光大于安庆呢。(七):于是黄梅人又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来了,说是黄梅县己经把黄梅戏作为黄梅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了,有此证据,安庆没门了。是的,安庆人没门阻止你这种作法,但安庆人知道:韩国人偷偷地抢着把本属于中国文化遗产的“端午节”拿去申报遗产后,落得世界人诟病。人们不禁要问,韩国有屈原爱国的事吗?有龙舟赛吗?也吃粽子吗?仅仅靠一纸空文,能改变得了“端午节”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吗?黄梅县抢着把安庆的黄梅戏拿去申遗皆同一理。黄梅县把安庆黄梅戏抢去申遗,黄梅县有黄梅戏的资料陈列室、博物馆吗?有黄梅戏学校吗?能用安庆口腔来演唱吗?一一一一我佩服有人硬是一下子诌出了这么多的理由来说明黄梅戏是发源于黄梅县的,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这有说服力吗?能证明黄梅戏是黄梅县的戏吗?有人又反问:既然黄梅戏不是发源于黄梅县而是发源于安庆,为什么不改名叫安庆戏呢?(这在前面说过:黄梅戏是因为黄梅季节产生的,故名叫黄梅戏。)

安庆人为什么要把己约定俗成的戏名称改过来呢。(再说,起源黄梅戏的安庆不也有黄梅山、黄梅村这个地名么。安庆人叫它黄梅戏才是常理),我在此劝劝黄梅人不要再作无谓的争吵了,你们黄梅县有黄梅戏的历史资料吗?你们不妨到安庆黄梅戏学校,到安庆黄梅戏资料陈列馆,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去看看。历史和事实无不证明黄梅戏是安庆的地方戏,黄梅戏的发源地是安庆。事实胜于雄辩,争吵却是无理。即使争去了有意义吗?何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名想。有这个争夺的能力和精神,不妨下功夫对本地的尚未发拙的文化,去加以发掘和开发,我相信黄梅县会有自己璀璨的文化被发掘出来而能发扬光大。争别人固有的东西,摘别人开发的成果,实在不可取。安庆有句俗话:“争的不香,砍的不光。"拼死拼活的争,争去了有光彩吗?!即使争去了虚名,也无法改变安庆黄梅戏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声誉。(最近韩国邀请黄梅戏到韩国去传经送宝,韩国是给安庆市政府发来了感谢信和贺电。)黄梅戏是安庆人民的戏,安庆是黄梅戏之乡。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一一一一下面就黄梅戏对安庆人的影响和安庆人对黄梅戏的喜爱,附歪诗三首以供对黄梅戏的认知。(一)“戏乡":出门三五里,处处有戏声。家乡黄梅戏,人人都能哼。姐唱“打猪草",妹演“闹花灯"。永远唱不厌,天仙配董永。一一(二):“戏腔":一桥连两县,河水共相饮。人在桥上看,各处一乡风。南头演黄梅,北头舞龙灯。演戏怀宁腔,舞灯桐城人。"一一(三);正月十五赶集,恰逢县城庙会,演唱黄梅戏,董永孝感仙姬。好戏,好戏,男耕女织般配。


许求真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黄梅戏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Ⅳ-60

申报地区: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

相关搜索

黄梅戏歌曲大全100首 黄梅戏全剧完整版 越剧 天仙配

简介

黄梅戏正在加载黄梅戏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毛主席看完戏后,有疑问地说:“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当时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之后,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还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

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

发展历史

发展简史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如服装、化装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安庆地区十三县也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该剧还曾二度被摄制成电影,轰动海内外。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陆续上演。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到不少外省地区,如湖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也相继成立了黄梅戏剧团。香港、澳门还出现了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解放后的几十年黄梅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如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出他们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千骑169



黄梅戏是中国的五大戏剧之一,虽然是在安徽安庆市发展起来的,但是其发源地却存在许多争议,黄梅戏源头的历史最早记载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三种传说,但并没有最后下结论。

传说之一∶“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后面大多数说法一般是按照陆先生的说法而说的。


当下比较流行的有四种说法:

一说湖北黄梅县

著名相声、口技演员汤金城(1890-1980年)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中,认为“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而黄梅县当地亦有黄梅采茶歌为基础,当地人认为黄梅戏是由黄梅采茶歌演变的。

二说安徽怀宁县

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所以他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山上,其理由与说法也比较令人信服。


三说安徽桐城县

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当地人认为,黄梅戏具体来源以无从考证,但是严凤英是将那些小调、民歌形成一个剧种的,因此严凤英才是黄梅戏的开创者,因此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安徽桐城。

四说安徽宿松县

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中国戏曲志》、《黄梅县志》、《宿松县志》等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例如:

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开始,宿松人就于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

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十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


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

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等等。

根据这些记载,廖先生认为,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于宿松县。这种说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当地形成一种热潮。

不过笔者认为,争这些传统文化的起源地没什么意思,有这份心思还不如将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逐渐的看着它们消亡!


魏青衣


一提起黄梅戏,我的血就汹涌澎拜起来了,我从小就在爸妈哼唱的黄梅戏的美妙的戏曲声中长大的。我的故乡就是黄梅戏的故乡,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位于江南的一个小城,桐城市,正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严凤英的故乡,我以我生在黄梅戏故乡,长在黄梅戏的故乡--桐城,而自豪!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可安庆地区,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最终安庆市桐城市,作为黄梅戏的故乡,得以发扬光大,因而黄梅戏的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

也许是因为过去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在黄梅时节举办迎神赛会上出现的歌舞演唱形式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黄梅季节,故名曰‘黄梅戏’。

这只是听上辈人的一种传说,至于是不是如此,改不该黄梅戏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梅戏已经是中国名戏之一。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黄梅戏已经被普通的老百姓所认可,普通的老百姓平常时,也会唱上一段黄梅戏,故,黄梅戏接地气。

为什么不改黄梅戏的名字,普通老百姓也会说不上来,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百姓喜欢,就叫它‘黄梅戏’!


无情伤痛好玩么


历史上的黄梅戏发源地之争莫非是大家都围绕一个疑问那便是为什么叫安徽黄梅戏,而不是叫湖北黄梅戏,众多争议争来争去就是争黄梅这一名字,确实湖北有黄梅县,安徽没有,那么黄梅戏到底又是怎样传承至今的,对于这个问题本人也有一个传说在此供大家参考、探讨,话说那是安徽省宿松县与湖北省黄梅县是近邻,宿松县又是安庆地带,并座落在安庆和黄梅县中间所以宿松县老辈们早在历史传承中延续至今却得知,相传黄梅戏是由湖北省黄梅县一对能歌善舞的夫妻由于当时穷困潦倒到处流浪要饭,一日要饭确要到了安徽安庆,因为这对夫妻在要饭的同时总会唱一曲那种所谓的黄梅调,而且这腔调非常悦耳动听,后被安徽安庆戏剧院的戏子看中并收留了这对夫妻,后经安徽当时著名的演员王少舫和严凤英对该黄梅调的改进作更进一步的升华,因此安徽黄梅戏一下子就红遍大江南北,最终走出国门流芳世界各地,后来本人在湖北省稀水县钱坳村务工时一位与我最要好的朋友还说到正当该黄梅戏走红之时湖北省还跟安徽省打官司想要把黄梅戏从安徽要回湖北,无奈由于该黄梅戏是由安徽戏剧演员王少舫和严凤英的演益精华而名扬天下的,所以湖北省也只能无奈而又及不情愿地接受这个事实并败诉,因此也就有安徽省黄梅戏的美名昌盛典故流传至今。



以上历史典故是因为安徽省宿松县与湖北省黄梅县非常近邻,所以对这段历史的依据可靠性虽说不是绝对准确但也存在有一定的实际性,凡事都不会空袭来风,肯定会有它一点依据的存在,在此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看官谅解!不喜勿愤!致谢!祝福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平凡的幸福44396278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叫黄梅县,因为黄梅县的蔡山镇有一株古梅树,叫二度梅。一般只知道红梅花儿开,在古时候的自然条件下,开黄色的梅花是很难得的,而且梅开二度也是极少见。蔡山的梅花树,花是黄梅花,而且每年是梅开二度,黄梅县因梅花得名。黄梅戏自古就有,以前叫采茶戏,黄梅调,茶农采茶和农闲时候唱的山歌。黄梅县地处长江边,过去经常发水灾,当地有人就到附近的安徽要饭,边唱歌边乞讨,我们小时候也见过,而且手里还要拿个竹筒子,竹筒里面放几个铜钱,摇起来有声音,是唱歌打拍子用的,叫打莲响。

解放后安庆地位专员叫桂林晞的是湖北黄梅人,喜欢家乡戏,然后组织当地剧团和民间艺人收集黄梅戏素材,排演剧目。后来进京汇演,一炮走红。所以,一般老百姓才以为黄梅戏是安庆的。

任何一个艺术形式都要有民间基础的,现在黄梅戏各种民间小剧团有几百个,每到节日各乡村都有黄梅戏剧团,家里有红白喜事,也请小剧团唱几天。

所以说,黄梅戏是生在湖北黄梅县,长在安庆市。一个娘家,一个婆家。


蓝色鲸鱼2


此黄梅非彼黄梅!黄梅戏源于安庆怀宁黄梅山一带,试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梅小县能孕育出这么高雅的黄梅戏吗?

怀宁不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京剧的起源也在怀宁!原县城石牌在戏剧界享有“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的美誉,意思是没有石牌就没有戏班!戏剧家曹禺先生也多次朝圣于石牌!“同光十三绝”中有一半来自安庆石牌地区!著名代表人物有:程长庚、高朗亭、杨月楼、杨小楼、郝蓝田、被大家所熟知的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也是半个安庆人。其外公杨隆寿,母亲杨长玉,舅舅杨长林、杨长喜,表哥杨少春等都是京剧界享有盛誉的大师,另外还有一大批安庆籍的京剧艺术家:王九龄、夏奎章、夏月润、程继先、产保福、薛浩伟、谢黛林、汪桂芬、王鸿寿………多到数不清,在此不一一列举!

退一万步讲如果黄梅戏出自黄梅县,那么黄梅县还有其他叫的上号的戏曲吗?


锋行天下-合作共赢


各位老师去年都答题了,今日才看到此题,本人外行也说说我个人看法: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还是安庆怀宁黄梅阁,有许多版本,说法不一是肯定的。非文化遗产,就是没有源头,人人可以享受。我去年到过黄冈黄梅县,黄梅县人人会唱黄梅戏,湖北省也有黄梅戏剧院多家。准确讲:黄梅戏就是湖北省黄梅县艺人发大水逃荒要饭来安庆(安庆宿松与黄梅交界),安庆怀宁老一辈艺人学唱,用当地安庆方言组合,改命为黄梅戏。桐城罗岭严凤英用安庆方言加工唱红安庆。她的老三篇《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在五十年代被拍电影,声传国内外。黄梅就是湖北人,逃荒落户安庆城。没有湖北黄梅县。哪有今日黄梅声?


图一是黄梅戏传承人严凤英。


关注社会情感文化


黄梅戏娘家湖北,婆家安徽!一家人,不讲两家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