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 英皇时代的神秘命案 』外一篇:上水之虎的虎皮何在?

1915年香港曾经出现老虎,并且在上水咬死两名警察,最终被击毙于粉岭一带。这件事说来离奇,但事后想来并不是天方夜谭。当时的香港气候温暖,阔叶林遍布,特别是新界地区颇为荒凉,经常有老虎从广东跑来过冬,它们一般是在新界一带逗留三五天即走的“单身汉”,偶尔也发现过带一头或两头小虎的母老虎。

不过,老虎们并不仅仅在山上活动,住在岛上的居民也经常受到骚扰。比如大屿山为香港市场养猪的居民,1911年曾被老虎咬死七八十头猪,有的居民不堪其扰,把猪转移附近的小海岛上,但或许因为他家的猪肉味过于鲜美,老虎竟然跟踪而来,照样饱食而去,只留下直径二十公分的虎爪印痕,令人胆战心惊。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作为游泳高手,老虎从大陆游到香港岛或相邻岛屿再游回来并无难度

上水的老虎并不是出现在香港的最后一只。1934年到1935年曾有一头老虎连续两年到大帽山过冬,有一女子在劳作时遇虎,老虎绕着她转了一圈,可能是找寻能下口的地方。幸而这小娘子十分凶悍,抽出柴刀面对大老虎一通狂砍,吓得老虎落荒而逃。抗日战争期间广东的娘子军有正规编制并且参加战斗,看来如此民风是有传统的。然而,上水之虎还是知名度最高,它的虎头长期放在香港警察总部,成了当地曾经有虎的最有力证据。

然而,我好奇的是,这老虎的脑袋放在警察总部,皮跑到哪儿去了呢?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是啊,虎皮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世界上也曾经是珍贵的装饰品。就算老虎的肉和骨头被捕猎者消费掉了,老虎皮总不会胡乱丢弃吧?

别说,在香港赤柱的妈祖庙,还真有一块虎皮。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妈呀,这么黑?这是熊皮还是虎皮啊?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虎皮一直挂在那里,又没有什么保护,每日信众焚香,几十年下来不薰成这个样子才不正常呢。

不过,略微一想,便可知道这块虎皮应该不属于“上水之虎”,因为它是连头剥制的。总不能一个老虎长出两个脑袋来。

妈祖庙这头老虎被称作“赤柱之虎”,比“上水之虎”出现得晚了大约三十年。1941年底,日军攻占香港,英军放下武器投降。日军将部分英军及一些外籍人士关押在靠近南海岸的赤柱兵营,把这里变成了集中营。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日占时期的赤柱之俘

环境艰苦加上日方虐待,囚徒们过得十分艰难。其中有一位香港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香乐斯博士(Geoffrey Herklots)也在其中。为了改善生活,他们设法在营区开垦了菜地。然而,1942年5月,香乐斯博士惊惧地发现,在菜地中竟然留下了大型猫科动物夜间来访的足迹。另两位战俘亨利和佐士奴有更惊人的发现。他们坐在檐下扪虱聊天的时候,忽见有一大老虎趴在墙头向内张望,二人吓得魂不附体,慌忙逃入屋中,幸而老虎也未继续近迫。这件事很快传开,让周围的人草木皆兵,以至于有印度籍看守把正在干活的战俘错当成老虎给打了。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这得什么眼神啊,才能看出这种效果?

香乐斯博士将他的所见所闻记录在了《香港乡下(HongKong Contryside)》一书之中,并描述后来这头老虎终被发现射杀。而这头老虎的虎皮,便保留在了天后庙中。

根据天后庙的说明牌,这头老虎原体重240磅、长73英寸、高3英尺,在赤柱警署門前被一名印裔警员阿星先生射杀,与香乐斯博士的记录吻合。只不过当时的报刊有更详细的记载,《南华日报》的报道称射杀这头老虎的是一名印度籍“宪查”爹亚星(Rur Singh)——英军投降时解散了香港警队,其中的印度籍警察后多被日军启用,用于看守集中营等任务,职务则称为“宪查”或“高级宪查”。

原来,老虎出现后,日军十分警惕,当即由宪兵平林中佐部署,指挥三十余名主要由印度籍宪查组成的队伍进行猎虎,但因老虎非常警觉机敏,最初没有收获。但不久有人发现赤柱警署附近的狗忽然变得异常安静,感到奇怪,于是打虎队迅速赶来,果然在警署附近发现了老虎的踪迹。那名印度宪查亚星首先开枪命中老虎的头部,而后双方发生战斗,另一名印度宪查头颈部负伤,但老虎也因为颈部,肺部多处中弹而死。日方曾为此大肆宣传,表达所谓消灭猛兽之功。

这头老虎一说是大陆的华南虎泅渡入岛,另一说则是当时到香港演出的沈常福马戏团遭到日军轰炸,老虎属于逃散的动物。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对此,我认为这头老虎应是野生的。这是因为日军轰炸香港在1941年底,如果那时老虎出逃,这半年的时间它怎能在香港岛上生活而没有被人们发现呢?毕竟香港是个比屁股只大一点点的地方,难道这老虎会隐身术?

不过,老虎皮保留在妈祖庙中,则另有原因——日军攻占香港过程中,当地居民多到妈祖庙避难,一枚大型炸弹正好落入庙中,却不知为何没有爆炸。人们认为是妈祖显灵,故此得到这张虎皮后将其供奉在了这里,直到今天。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尽管经年之后,虎皮已经斑败不堪,但当地人对其仍颇为敬重。2011年妈祖庙发生盗案,供奉的钱箱被撬开,丢失善款约七千港币,但旁边悬挂的虎皮贼却不敢去动。

既然这张虎皮和“上水之虎”没关系,1915年射杀的那头老虎,皮又到哪里去了呢?有一个不权威的说法是老虎一度被制成标本放在警察总部,三十年代总部搬迁,为了节省空间,警方仅将虎头保留,而虎皮便暂时收存起来。日占时期有日军将虎皮缴获,在随船运走时因被盟军击沉而消失。由于这个说法没有照片的佐证,尚不能作为定论来看。

有意思的是,那头“赤柱之虎”仍不是香港最后被射杀的老虎。

抗战期间阿三在香港打死老虎,黑色虎皮供奉妈祖庙,至今仍能显灵

历史上香港最后被射杀的老虎是荔园动物园一头名叫“虎王”的圈养老虎

这头明星动物在1974年12月因饲养员疏忽忘记锁门而出逃,虽然因为驯养了二十多年老虎并无野性,只在动物园里走动了一阵,并无危险举动,但惊恐的管理人员依然用麻醉枪朝其连射三枪,导致老虎因药量过大死去。

对比“赤柱之虎”在三十多名持枪人员的围攻中仍重伤一名印度警员,暂时忘掉人虎之别,大概会慨赞那头野生老虎的刚烈凶猛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