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北京人说“屋里没人不进门”?

我是景大王


屋里没人,门自然是关着的,人怎么能进去呢?住过老北京大杂院的人都知道,那当儿的北京,说不上是夜不闭户,也得说是日不闭户,院里住家的屋门是很少上锁的。即便上了锁,也把钥匙放在邻居家、或者放在窗台儿上,有时会至压在门口的蜂窝煤下,门上的锁形同虚设。

那会儿,院里的街坊四邻相处得像一家人,谁出门上锁,反倒不好意思了。有时北屋的二大妈要到胡同口儿的粮店买两斤切面,让西屋的李婶照看一下门,便放心大胆地敞开家门,奔了粮店。屋里没人却开着门,一点儿不新鲜。与此同时,院里走得近的邻居有时吃喝不分,北屋张家的孩子,父母下班晚了,肚子饿了,到南屋李家大妈家吃两个包子,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住胡同儿的人家,从小儿就给孩子立下规矩,甭管多亲多近,只要屋里没人,都不能进。

为什么要有这规矩?一是出于礼数。人家的家里没人,您进人家屋,这是不礼貌。二是避免嫌疑。人家屋里没人,万一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了难免让人猜疑。除了住家以外,过去,衙门口儿(办公机构)也有这规矩,您去办事儿或找人,办公室没人,只能在外面等着,不能进屋。这个规矩,到现在依然在默守。


北京晨报


老北京人的说话、办事、借东西、串门都是有规矩的,这也是不成文的规定,过去老北京人都是住胡同儿的,一条胡同儿里边都是住街坊的,基本上都是半熟脸儿,离着近的几个门儿就更熟了,我们那会串门儿都是人没到声音先到了,比如:(某某大妈在那吗?)(某某谁在那吗?)这声音其实就是让全院儿人听的,就是让他(她)们知道您是上谁家去串门,没有不言不语就进去串门儿的,由其是夏天的时候,哪个院里都有大男小女的,保不齐有穿衣服单薄的在院子里乘凉的,所以去街坊四邻家串门的都守规矩,也是必须要这么做的。如果您去串门儿的那家人没有锁门,可屋里头又没有人,不管您有多熟悉都不要进去,否则主人回来会不高兴的,可她(他)也不能说你什么,更不会骂你什么,就说是家里头丢了什么什么东西,其实他(她)们家什么也没丢,说这话的目的就是吓唬吓唬你,就是变着法儿的教训教训你,就是要让你今后要长长记性,您下回还敢这么做吗?这就是现在网上常说的,老北京人骂人从来就不带脏字,可说出来的话能噎死你,谢谢!


雨真迎贵


这是起码的规矩,老规矩。不打招呼不说话。无论家中有人没人,开门关门,必须首先打声招呼。无论叔叔大爷,爷们姐妹,长辈晚辈,进门之前首先是打招呼,对方回应了,不请不让都不能进门。一方面是尊重,另一方面是避嫌。不会因为自己的莽撞影响到对方的生活。应该说,这不仅仅是北京人的规矩,也是知书达理之人的规矩。即是老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好的东西就要传承,不能坏了规矩。


麻辣SC


屋里没人不进门,这不光是北京人的规矩,在好多地方都是这样吧!最起码在我们农村就是这样,这种规矩,就是出于礼貌和避嫌,人屋里没人,你自己进去了,确实不礼貌,万一人家里有什么贵重物品,正巧没了,本来不是你干的,你碰巧赶上了,那该咋办?所以说,不管我们去那里办啥事,屋里没人最好别进去,哪怕是等,也得等到人回来。这就是“屋里没人不进门”的规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