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瀏覽器事件,對比華爲的一則公告,該無地自容了

紅芯瀏覽器事件這幾天沸沸揚揚:

8月15日,紅芯公司宣佈完成2.5億元C輪戰略融資。旗下開發的紅芯瀏覽器號稱是“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

隨後有網友發現,紅芯瀏覽器安裝包解壓後得到一個版本號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這也是谷歌瀏覽器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

紅芯在致歉信中寫道:“紅芯瀏覽器內核Redcore是基於國際通用的開源Chromium內核架構進行改造和創新的。公司在宣傳中應該更加強調具體功能和客戶價值,而不應特別強調國產自主。”

道歉信無關痛癢。紅芯犯的主要錯誤:

1、利用了開源代碼,但並未在產品中註明來源,和開源原則相違背

2、做了些產品定製化特性改進,但遠未到打破壟斷自主創新地步,誇大宣傳,有騙取投資之嫌

其實這種產品開發技術難度不一定有多大,關鍵在於市場生態已經形成,即使開發出來,有多少人用也是未知數。但通過打民族牌,強調自主以及安全,卻獲得了某些強調安全的細分市場,說得不好聽,就是忽悠。

本質上而言,暴露的是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無底線思維,抓緊機會大撈一把,為了目標達成不擇手段,導致的結果是,沒人從事基礎能力的研發,都希望去賺快錢,科技發展虛假繁榮。

記得華為以前有過類似事情,某團隊小主管私人違反開源軟件原則,包裝後宣傳是自己所開發,到處彙報忽悠,獲取獎項,級別狂升。後被某基層員工發現,看不過眼,憤而舉報,最終相關人員被嚴肅問責,舉報者因為說真話,被連升兩級。

紅芯瀏覽器事件,對比華為的一則公告,該無地自容了

對比之下,高下立判。

真心希望紅芯事件、漢芯事件不再發生,這種忽悠之風不改變,科技進步何其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