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翻身?數據證明,在這片市場真的奏效!

七月翻身?數據證明,在這片市場真的奏效!

五窮六絕七翻身,七月的第三個交易日收官,再看一眼大盤,說好的“七月翻身”呢?

三天看不出歷史規律,十三年或許可以尋個端倪~

七月翻身?數據證明,在這片市場真的奏效!

看一下上圖,富二回測了2005年—2017年,恆生指數7月份“翻身”的情況,13年間僅1年(2015年)沒有上漲,其餘年份恆生指數7月較6月底都“翻身”了。

時間拉長至3個月,13年間僅有4個年份沒有上漲;半年、一年維度來看,13年間都僅有3個年份沒有上漲,其餘都實現了“翻身”諺語。

( 如果客官問我A股大盤,13年間“七月翻身”的年份共有9年,不如港股市場“靈驗”;3個月、6個月、12個月“翻身”的情況不夠理想, 嘻嘻,富二就不告訴客官了~~)

話說,各地幾個市場細細品一下,還真的有差別。

港股的特色,是長期走勢穩健。自1964年至2018年6月20日,恆生指數一路走高,年化收益率達18.42%,而同期,美國標普500的年化收益率為8.06%。2018年以來至6月8日,恆生指數漲幅為3.47%,跑在全球主要市場前列。

和美股估值處在歷史高位不同,港股估值處在低位,這為踐行“長期投資”理念的客官提供了“安全墊”。恆指當前估值不足12倍,與歷史均值接近;但橫向對比全球,港股仍是估值窪地。

Smart money方面,大家好像都知曉港股“七翻身”理論,海外資金明顯流入港股。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數據顯示,海外資金對港股配置仍處在歷史低位,對港股保持流入態勢,港股將受益於全球對於中國資產的長期配置。

隨著MSCI新興市場指數里中國資產的權重會持續提升,從27%提升到40%甚至更高。加之,A股國際化及港股的低估值,港股市場將受益於外資增加對中國資產配置的進程。

“打鐵還需自身硬”,港股市場本身,利潤和收入增速都很喜人。Wind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部港股加權規模平均淨利潤同比數據超20%,香港市場各行業收入保持較高增長。

哇哦~ 富二今天分析市場好像有點多,此處是不是應該有個產品推薦?

富二家海外投資負責人張峰親自管理,首發新基富國滬港深業績驅動(005847)今日來襲!

七月翻身?數據證明,在這片市場真的奏效!

他管理的富國中國中小盤,短中長期業績長期霸佔同類第一的位置。他是規模大於20億元QDII基金經理中穿越牛熊週期最多的基金經理。Wind統計顯示,在任何時點“買入並持有三個月”張峰管理的富國中國中小盤賺錢的概率是74.21%,三個月收益率的中位數為5.16%,算術平均數為4.13%。

七月翻身?數據證明,在這片市場真的奏效!

​☑張峰管理的富國中國中小盤——最近五年業績88.27%,同類型排名1/19;

☑張峰管理的富國中國中小盤——最近半年業績10.28%,同類型排名1/16;

☑張峰管理的富國中國中小盤——最近一季度業績7.60%,同類型排名1/16;

(數據來源: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18-06-08;最近一季度、最近半年業績引用自海通證券研究所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截至2018-05-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