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古代的白銀現在都在哪裡了?

歷史一休哥



首先,其實有個思維誤區,我們中國古代貴金屬並不多,特別是銀,相比於金更少,遠遠沒有我們在電視劇上看到的在思維想象中的那麼多。其實中國銀礦儲量不多,開採困難,因此古代白銀產量很低,所以以前作為錢幣,材料使用的主要是銅。白銀更多是作為首飾工藝品等使用,比如打個簪子、掛飾之類,不承擔流通和儲藏的功能。



其次,新大陸發現以後,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了南美,特別是西班牙當時佔領了主要的金銀產地,於是有了大量的金銀產出。在明清時期,中國通過海洋貿易大量的吸入了白銀,使得白銀成為了貨幣。 既然是貨幣,那麼就承擔了支付流通和財富儲藏兩種職能。比如張居正一條鞭法之後,政府收稅以白銀為主,不再收農副產品等雜物,所以白銀在市場上流通。除了拿來買東西以外,包括政府在內不少人把銀鑄造成銀錠來儲存。 除此之外,白銀仍然繼續作為首飾工藝品等使用。比如乾隆給生母造的發塔,因為黃金不足,也加入了大量的白銀。


清朝在洋務運動以後,大量的引入的造幣機,開始製造銀幣。銀幣逐漸取代“銀兩”成為白銀的主要單位。鴉片戰爭,中國大門被列強打開,列強通過惡意傾銷商品和戰爭賠款,導致白銀外流,從中國擄走了大量的白銀。庚子賠款4.5億兩,合當時的中國人每人要掏一兩白銀。算上利息要十億兩,當然實際沒有賠這麼多。

大蕭條以後美國人為了發行貨幣,到處從世界各國買白銀作為準備金,所以當時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國民政府為了遏制白銀外流,要發行法幣,又要拿金銀換取外匯作為準備金。 法幣發行以後,白銀禁止流通,國民政府從民間收攏了大量的白銀。 解放戰爭,國民黨發行金圓券銀圓券,又撈了一筆,然後帶去臺灣了...




建國之後,國家收兌銀元的工作自解放初期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沒有停止過。當時投入的回收力度是相當大的,現在市面上能夠見到的應該都是一些倖存者被保留下來和不能說的出土貨了。而這些收兌回去的銀元,大多被回爐熔鑄,以做它用。


歷史摘要


第一,白銀貧瘠國。

中國人愛白銀,但卻不是產白銀的大國。我們有那麼大的國土面積,產量排在智利後面,而且中國的銀礦開採難度很大,成色也不好。所以不要看電視劇裡講的,去哪吃飯都排出幾兩銀子,騙人的,大部分時候老百姓用的錢都按貫來算,銅的或者鐵,銀子都在國庫裡當儲備用,在宋代國家一年的產銀量也不到30萬兩。我們的銀子仰仗美洲和日本進口,最高峰時一年進口就超過1000萬兩,可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美洲和日本的白銀出口都停止了,導致明朝後期銀子很緊缺,甚至引致國家滅亡。

第二,對銀子的真愛情節。

有句老話叫真金白銀,證明老百姓對銀子的認可,不管國家發行銅幣鐵幣還是紙幣,我就是喜歡銀子。像和珅之類的貪官,挖地窖把銀子囤起來,死了還要金銀珠寶來陪葬。明朝後期打仗皇帝要大臣捐款大臣哭窮,結果李自成來了把他們捆起來打,竟然打出來幾千萬兩。在民間大家也是喜歡白銀,苗族小姑娘一整渾身都是銀飾,普通人家打個鐲子再普遍不過了。

第三,屋漏偏逢連夜雨,白銀外流。


大清之所以搞禁菸運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白銀外流,鴉片比白銀還貴4倍,你想每年要流出去多少銀子。後來戰爭賠款更嚇人,《辛丑條約》和《馬關條約》中國就要賠賠6.8億兩,還沒算上利息。1934年羅斯福支持出臺的《白銀收購法》又一次讓白銀外流,再加上連年的戰爭,各地軍閥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的掠奪,國內白銀真沒什麼留下的了。

第四,工業用銀。

現在白銀的貨幣屬性已經大大下降,而工業用銀的量佔了很大比重。2018年白銀的需求上,工業用銀佔比達到70%其中感光材料、電子電器和化學化工都是高耗銀的行業,其特殊的金屬屬性很難代替。

以上就是關於本次問題的回答,如果有幫助到你,歡迎點贊關注,帶你走近銀行,做自己的理財小達人!


四大財子


關於古代的白銀都去了哪裡?這個問題很簡單,一些作為陪藏品,永久封存於古墓之中,民間也有很多,只是你不知道而已,還有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朝代的庫銀,都只在於皇帝的花銷。

這些錢用於軍響,賞賜等物,流入民間之後多被溶化,做成散銀,就如同清代一樣,一般都使用銅錢為多。

剩下的都庫存到國家國庫之中,當然了也會有一些散落於大臣富商之手,就如上圖中的大銀錠,就屬於國家庫銀,皇帝的小金庫私有。

清代後期使用銀元,銀錠的習慣,也有一部分做為酒具,首飾等物,直到民國也在使用白銀做為錢幣流通,所以現在所留的很多都已經成了文物,或者被民間所藏,包括現在所使用打首飾之銀,也多部分來自於古代白銀。


信天主人


大都在國外 一買鴉片了 二賠給人家了。回答完畢


用戶2713127290465


被外國壓榨,去了國外。


小茶樹879


銀導電性好,很多電子元件的接電腳都是鍍銀的。反正要求導電優良的地方都需要銀。雲南廣西一帶少數民族手裡有不少銀飾。


無藏南即951W


近代賠償列強了,最大兩筆,甲午一戰兩億三千萬兩

庚子賠款,最後陸陸續續賠了六億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