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每天喝點酒,有益健康嗎?

老年人每天喝點酒,有益健康嗎?

老年人,如果身體狀況良好,適當少量的飲酒,對健康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老年人每天喝點酒,有益健康嗎?

《本草綱目》中講道:“酒少飲則和血行氣,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之精,生痰動火。”

老年人生理器官功能減退,新陳代謝能力逐漸下降,而且多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如果酗酒或養成酒癖,對健康是不利的。因此,老年人喝酒需要更加講究才能養生益壽。

老年人每天喝點酒,有益健康嗎?

在不違醫囑的前提下,老年人可按以下原則少量飲酒:

1、不飲烈酒: 烈性酒的酒精佔到60%,水佔到38%左右,剩下的1-2%是微量成分,其中有構成香味的物質,也含有甲醇、雜醇油等對人體聽力、眼睛、肝臟有害的物質。撇開這些,高濃度的酒精也容易攝入過量,從而損害肝臟並帶來一系列負面的生理變化。

2、少喝啤酒:英國皇家南安普頓大學弗裡醫學院與丹麥學者的調查研究顯示,老年人常飲啤酒,容易導致鋁元素在體內積存,而鋁蓄積與老年痴呆症密切相關。

3、適量飲用低度酒:少量飲用細細品嚐低度酒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又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例如黃酒除了乙醇和水,還含有17種氨基酸;葡萄酒富含250多種成分,其中白藜蘆醇、原花青素低聚物等皆是公認的強抗氧化、抗癌、降膽固醇物質。

4、不空腹飲酒:最好飯後再飲酒,這樣能大為緩解酒對腸胃的刺激;或者飯中少量喝一些;空腹飲酒易刺激胃粘膜,引起胃潰瘍和胃炎等多種疾病。

5、過飽也不飲酒:吃得太飽,人的胃腸過於充滿,氣血過於充盈,此時再飲酒容易損傷脾胃。

6、患病期間不飲酒:酒可動血,心血管、肝、胃、肺等有病變者最好先不飲酒,以免降低治療效果或加重病情。

老年人每天喝點酒,有益健康嗎?

喝點小酒為宜,老年男人,若是喝白酒,最高不超1兩,若是喝啤酒,最好不超過一瓶,若喝葡萄酒,半瓶即可。若是老年的女人,在些基礎上減半為宜。

另外,酒是純能量的食物,一兩白酒的熱量(以50度白酒計)相當於350大卡的熱量,因此,飲酒時可以適量減少主食的攝入。同時為了減少酒精以肝臟的傷害,可以在飲酒前先吃幾口菜,再吃上幾口飯之後再飲酒。

喝酒吃菜多,所以菜中鹽應適量減少些,避免吃菜過多導致的食鹽攝入過多,對血壓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