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維軍:楚國沛縣豐邑說乃無稽之談

首先,楚國置沛縣無史料依據。

名氣大、春秋時期已建城的彭城邑、蕭邑等入楚後尚未建置為縣。

當時或為傅陽屬邑的沛更不可能置縣,如《戰國策》記載魏“攻方與、湖陵、留、蕭、碭”(按楚屬邑),偏偏沒有沛。

在《史記》、《戰國策》以及後來出土的簡牘裡找不到任何證據,來證明楚國在戰國後期建置沛縣。

後來歷代正史、典志也未提及楚國建置沛縣,包括《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明清《一統志》都認為沛為“秦縣”。

今天的歷史地理類學術著作也只提“沛為秦縣”,絕口不提其為戰國楚縣,例如周振鶴主編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後曉榮《秦代政區地理》、胡阿祥主編《江蘇建置志》,無一例外地主張“沛為秦縣”。

後曉榮《戰國政區地理》詳細列舉楚國先後建置的91個縣,並無沛縣。

其次、豐邑屬魏國可能性更大。

《史記》明確記載“豐,故梁遷徙也”。《漢書》引述劉向的一段話,都是證據。

至於今豐縣境可能分屬於魏、楚、齊。

豐邑城也可能在魏國楚國之間反覆易手,但是豐邑城的形成顯然與魏國移民有密切關係。

古代地理著作《元和郡縣圖志》與《太平寰宇記》就認為豐邑戰國時屬梁。

今人李全華教授的《史記疑案》一書詳細論證劉邦為魏國人。

另外楊寬《戰國史》也持有豐屬魏國的看法。

丁維軍:楚國沛縣豐邑說乃無稽之談

(後曉榮《戰國政區地理》所述楚國置縣無沛縣。圖片由作者提供)

李開元先生以文學筆調寫成《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一書,雖然堅持楚國沛縣豐邑謬說,但是在該書第282頁——283頁記述了一段周市的話“豐邑,過去是魏國領土,魏末國難時又遷徙於此,魏國如今已經復國,故城舊土紛紛反正歸屬。豐邑如果迴歸於魏,魏國將視豐人為魏國臣民,一切從優,賜雍齒離任後爵位”。

這種敘述難道不能說明豐邑曾經屬於魏國嗎?

綜上所述,一則戰國後期楚國未建置沛縣,沛為秦縣,二則豐邑屬於魏國可能性更高,當然也不排除在魏楚之間反覆易手。

因此可以說,“楚國沛縣豐邑說”昧於史實。

丁維軍

2017年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