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家新三板小貸老闆跑路,審計會計師爲何被請去喝咖啡?

蘇州這家新三板小貸老闆跑路,審計會計師為何被請去喝咖啡?

撰稿|渾水調研研究員 申不怵

2017年1月份,新三板上市的小貸公司——蘇州市滄浪區昌信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信農貸”)實際控制人佘昌、陳琦夫婦前往美國長期未歸,後來證明是“跑路”,在這之後,昌信農貸股票暫停轉讓、公司以及高管相繼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一年多之後,跑路事件的“餘威”仍在。近日,曾負責昌信農貸2014年、2015年年報審計工作的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註冊會計師萬方全、周仲東因在執業過程中存在多項問題被江蘇證監局採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會計執業存在四大問題

江蘇證監局在對大信執行的昌信農貸2014年、2015年年報審計項目進行檢查後,發現執業存在四大問題:

一是風險評估程序執行不到位,

在執行風險評估程序時,未對公司違反行業財務制度規定,採用大量現金、本票等非常規結算方式結算信貸業務的情形保持合理懷疑,未對現金結算信貸業務的潛在風險保持執業謹慎的態度,未實施進一步的審計程序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

二是函證程序執行不到位,在發出函證環節,未針對發函對象大部分為個人的情況設計並實施有效程序對發函保持有效的控制,亦未關注發函清單中被詢證者地址與在控制測試底稿中獲取的借款人個人住所信息不一致的情形。

三是控制測試程序執行不到位,在執行貸款業務循環控制測試時,未發現獲取的貸款人申請材料信息存在前後矛盾以及公司部分貸款審批業務內控執行不到位的情形。

四是底稿編制內容存在與實際不符,在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時,直接使用底稿模板原內容,未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底稿記錄的被詢問公司高管人員姓名、部門名稱等均與公司實際情況不符。

江蘇證監局認定,上述行為不符合《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有關要求,違反《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六條的相關規定。按照《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決定對大信所及註冊會計師萬方全、周仲東採取監管談話的監督管理措施。

嚴監管政策之下,服務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們受到監管層越來越多的關注,大信所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很難說和“昌信農貸”有必然因果關係,但是審計對象出事,中介機構大概率是跑不掉的。

昌信農貸實控人“跑路”回放

公開資料顯示,昌信農貸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主辦券商為東吳證券,主營業務是為許可經營區域內的小微企業以及農村小微型基金組織提供小額資金融通服務。

昌信農貸實控人“跑路”有點突然,在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昌信農貸的經營情況穩定,報告期內披露貸款餘額為2.7億元,同比增長9%;營收2968萬元,同比增長22%,淨利潤同比上升40%。

不過2017年3月20日,昌信農貸發佈了緊急停牌公告,稱“預計應披露的重大信息在披露前已難以保密或已經洩露,或公共媒體出現於公司有關傳聞,可能或已經對股票轉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

與此同時,昌信農貸公告稱,公司多筆借款逾期未償還,昌信農貸累計借款金額為8800萬元,其中向銀行借款4700萬元,同業拆借4100萬元,其中逾期未償還中銀行借款3700萬元,同業拆借1900萬元,根據公告,銀行借款均來自蘇州銀行工業園區支行。

在這份借款逾期公告中,昌信農貸稱,實際控制人佘昌、陳琦夫婦已於2017年1月前往美國,之後公司管理層多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但二人至今未歸,昌信農貸認為佘昌、陳琦夫婦屬於故意未歸,實際已處於失聯狀態。

隨後,主辦券商東吳證券在對昌信農貸現場檢查中發現,發現其有未披露的對外擔保金額 1.71億元,在這之後昌信農貸報案稱被職務侵佔,並收到警方的立案通知書。

在昌信農貸實控人“跑路”事件一年多的時間內,昌信農貸股票相繼暫停轉讓、被實施風險警示,

公司以及多位高管也遭到證監會調查。

另外,自“跑路”事件發生後,昌信農貸即陷入停止經營狀態,目前公司已與員工全部解除勞動關係,公司的公章及相關印鑑、財務資料、部分電腦等被公安機關封存,無人員正常上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