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见长的百度为什么在云计算上落后于阿里?

dj小周


题主好。

云计算领域可能大众不为熟悉,我先班门弄斧科普一下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格局吧。

阿里云2009年就杀入云计算领域,现在国内市场,阿里云占领了半壁江山。毫无意外的,上榜了云产业独角兽。

后面的是腾讯云,2013年正式商用,第二却不是屈居,差距还是挺大的。

说完基本格局,我们再说回题主说到的问题,为什么百度做云不如阿里云?

先说题目中的技术。

不错,百度某些产品的确很牛逼,比如搜索这一块国内可能没有公司可以超越,毕竟百度在搜索领域深耕了多年;百度的地图可能也已经仅次谷歌了。但是,搜索牛、地图牛不代表所有技术都牛。好比现在百度说的最热闹的人工智能,好像也没有什么实际落地的产品?布局上最看重的无人驾驶,商业化道路还很远呢。

比较起来,阿里云的技术绝对是实打实的了。

母体阿里巴巴集团电商大促带来的极大的场景机遇,瞬间脉冲流量超过了全球传统软巨头的技术极限。于是,有了阿里云下决心做的飞天,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将数百万台服务器“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的计算能力。

没错,国内唯一的自主可控的云操作系统。

2017年双11中,每秒32.5万笔交易,这一结果建立在阿里云构建的全球最大规模混合云之上。这样的商业场景,别的云计算公司可是无法尝试、挑战的。只有阿里云能搞定。

同时,阿里云的人工智能产品也更落地产业,天合光能通过阿里云ET工业大脑A品率已经提升了7%;杭州城市大脑接管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恩,比无人驾驶要来的扎实。

不仅如此,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百度做产品,动作总是慢人一拍:有了谷歌眼镜,再有了BaiDuEye;智能自行车火了以后也才有了Dubike。先发制人有多重要,不用我多说啦。


云计算也是一样的道理,抢的先机才有制胜机会。

回想2010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就BAT就“云计算”激辩过这个话题。当时,李彦宏认为云计算其实就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而马云却说,云计算是阿里找到的一个新的矿产。

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最早投入到云计算基础技术研发的企业。成功抢跑也换来了巨大的先发优势,百度云呢,2015年才开始开放运营。实在是有点晚。


再者,做人工智能、云计算人才、投入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从2013年初李彦宏创办百度研究院以来,百度曾经聚集了一大批AI技术大牛。可如今呢,陆奇离开百度、吴恩达离开百度、余凯宣布离职…可以说百度的门客走的不少了。


这边,阿里就不一样了。

2017年,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成立“以科技创新世界”的达摩院,未来3年内将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才、投入技术、开拓未来。不懂技术的马云,比任何都支持技术、珍惜人才。

多位技术大牛入职阿里,构成了阿里的最强大脑。今年,世界顶级量子大牛马里奥·塞格德宣布加盟达摩院,可以说帮助阿里叩响终极计算之门。


阿里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也是领先的。数据显示(都是来自公开资料的,财报),阿里2017技术投入为170亿元人民币!你敢信?远远超过了百度的101.5亿、腾讯118亿。


种种看来,阿里云不是第一,谁是?百度加油!


BAT侃大山


百度重技术,云计算是一项技术,但并不能因此得出百度就要在云计算领域领先,照这个说法,百度应该在所有的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大数据、云计算这个概念早些年就火了,但是更风炒作概念是一回事,扎扎实实投入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好比人人都网络安全很重要,却没有多少公司愿意耗时耗力耗费金钱去投入是一样的道理。

阿里巴巴很早就把大数据升级为集团的重要战略,当时顶住了很多压力,因为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大了,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投资回报。

阿里的做法,一方面是领导层决策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可能也源自资深业务的需要,毕竟淘宝天猫以及支付宝之类的无一不需要云计算的支撑,这些数据不能完全交给别人,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支撑。

反过来,淘宝天猫等产生的大量用户数据,又可以让阿里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更加丰富,毕竟要提升云计算能力没有海量数据支撑是做不到的。

前些天马云在阿里达摩院成立的演讲中说光是一个双11需要处理的数据和云计算能力就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所以阿里巴巴还需要成立达摩院,进行更深度的技术研究和创新。

此外,阿里还是第一家把数据分析职位部门化、职级化和规范化的互联网公司,并产出了很多数据分析方法论特别是电商行业的方法论,下边是网传的阿里数据分析师职级和要求,阿里对云计算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反观百度,尽管也有一定的大数据和云计算需求,但这些年的搜索量增长不大,移动方面业务也没有出现微信、淘宝这样数量级的产品,所以需求不是那么迫切,再加上急于在移动互联网占据一席之地,所以花了大价钱去买应用分发,去买团购,无暇顾及云计算这一块。

等到现在发力AI了,才感觉到了云计算的重要性,所以起步晚了些,在我的印象中,腾讯云都发展得要比百度云要好得多。

以上。


望月的博客


云计算日益成为新兴的产业,前景看好。亚马逊是全球目前最大的云计算巨头,2016年亚马逊云计算部门AWS营收达到122亿美元,运营利润为31亿美元,该业务也成为亚马逊的最大利润来源。而在国内,云计算市场领先者则是阿里,而非以技术见长的百度。

为什么技术具有优势的百度反而落后于阿里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几个:

1、百度整体技术有优势,但不代表在云计算上就一定比阿里等对手更强。

正如提问所说的那样,百度的技术能力在BAT乃至国内互联网行业中都是有一定的优势。不过阿里和腾讯在技术也非弱者,而且近年来阿里和腾讯开始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资,逐渐缩小了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反超了百度。在云计算上,百度技术可能已经落后于阿里。

2、退一步说,即便技术占优势,也不代表就推出好的产品。百度的强项是技术,短板则是营销和产品。我们都知道,从技术到产品的进化,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跳跃。产品团队的重要性,可能在某些时候比技术还要重要。百度近年来几乎没有推出重磅优秀产品,和他们缺乏优秀的市场、产品团队息息相关。

3、阿里在云计算上拥有先发优势。

云计算巨头多诞生在电商行业,并非偶然。由于自身庞大电商业务的需要,亚马逊率先接触到云计算,并在内部富余产能的情况下前瞻性地对外推出产品。阿里也迅速跟进,效仿亚马逊扩大现有产能,推出云计算产品抢占国内市场。相比传统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巨头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发优势,并率先达到规模经济,以更稳定的服务和较低的价格占领更大的市场。

现在,云计算成为各大互联网企业的战略业务,电商之外的巨头也开始重视。国外的亚马逊受到了谷歌、微软等的挑战,而阿里在国内也迎来了百度、腾讯等重量级对手。规模经济并非越大越好,只要其他对手达到规模经济,就有机会向领先者发起强力挑战。百度在云计算上仍有赶超阿里的机会,不过还是那句话:光有技术并不代表能推出优秀的产品,优秀的产品没有相应的市场营销也不见得能占领市场。


蚂蚁虫


现在说谁领先谁落后还为时过早。

尽管从数据上看,阿里云占有率占有优势,但大部分都是基础云,也就是云计算1.0,百度因为业务后发和技术的优势,直接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云计算2.0阶段。也就是在基础云的竞争,阿里云占了优势,但是云计算2.0明显是未来,商业价值也更高,百度云未来并不是没有机会。

另外从这几天股价来看,百度重回巅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全球投资者都看好百度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上的布局,也就是百度的ABC战略开始产生化学反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决定未来云计算格局的不是现在所谓的成绩,而是为未来所做的准备,当开放共享成了必然的主旋律,百度完全开放的姿态将有助于让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因为就百度现在来看,赋能行业的开放共享更容易造就几何式的版图扩张,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云计算领域总体市场潜力很大的情况下“借鸡下蛋”,对百度而言,平台化开放是一种搭快车的战略选择,相较于自己辛苦磨砺技术与服务能力,开放思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渗透,在加上其自身AI技术也能够“众人拾柴火焰高”保证实时领先。


科技向令说


百度缺点两个品质,第一,远见,第二,坚持。

第一点,百度缺远见。百度原因不如阿里看的远,阿里战略布局高了百度许多个等级,百度很多时候,是跟着阿里做。但是技术性的东西,百度并没有跟着阿里做。外卖,视频,互联网金融,都跟着阿里做,但是支付跟不上阿里,网络放贷倒是跟上了,百度视频是不怎样的,百度做外卖也是不失败的,唯有云计算,没听过百度热情跟随,这点需要计较做的技术活,百度是那么上心。

第二点,百度缺坚持。百度的核心技术,搜索,虽然比国内其他搜索好了多个档次,但是相对于谷歌,差距还是很大的,谷歌退出后,百度并没有趁机下功夫加强搜索业务,反而开始放松,利用搜索的平台,以赚快钱为核心任务,而不是追求搜索做的更完美。云计算是一种新技术,不像外卖烧钱就可以铺开,对于云计算,就算国内的排名,也没看到百度云。选择了非技术类的其他赚快钱业务的拓展。缺少坚持走技术路线的决心。包括后来做自动驾驶,热情洋溢鼓捣了还不到一年,现在也没听说有新突破,这公司内部似乎有人不想往高难技术发展,而是想着这辈子时间不长,应该利用打下来的江山,尽量赚钱落袋为安,这些人对百度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导致搜索业务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如何超越谷歌,需要集中人力物力研究的长远发展项目,得不到重视,那些可以赚快钱的业务,反而被重视。

从了解到百度也做高利息的放贷之后,对百度的打分,从原来80分直接落到30分。不好看它。彻底毁了。

当然,国内现在搜索还是百度最好用。这个还是要感谢百度。


西格玛的化学


现在谈云计算的胜负还言之过早吧。

阿里涉足云计算是从2009年开始的,相比来说,百度、腾讯等公司的进入时间要晚一些,阿里云成功抓住了第一波的红利期。从一些第三方的数据来看,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已经在40%左右,加上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和三大运营商,在国内云计算市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这个格局显然不是市场竞争的最后结果。

一方面,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早先的发言中,多次谈到云计算是一场长期竞争,阿里云做好了长期竞争的准备。类似的,百度、腾讯、网易等负责云计算的高管也有过类似的言论。云计算被比作互联网世界里的“水煤电”,基础设施的商业规模注定是非常惊人的,然而即便是亚马逊这样走在全球最前沿的云计算公司,2016年全年的营收不过122亿美元,净利润31亿美元。

对比近期热议的另一个数字,谷歌为了成为手机的默认搜索引擎,去年向苹果等手机厂商支付了72亿美元。云计算如今的市场价值还比不过一个小小的入口。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云计算才刚刚开始,整体规模仍然很小,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去挖掘,也就不难理解看似错过时间窗口的百度、腾讯等同样在发力云计算,因为现在仍然在窗口期当中,每一个玩家都有机会。

另一方面,早期的云计算打的是概念牌和规模优势,比如说很多企业从传统IT架构迁移上云,最大的诱惑就是云计算的弹性扩容和成本优势。无可否认的是,不管是亚马逊的AWS还是阿里云,市场份额集中在IaaS上,也就是基础计算服务。

但进入到2016年以后,云计算的风向标已经开始转向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出智能化的云服务,越来越多的公司输出整体的解决方案,而非单一的计算能力。其实百度、谷歌等技术派的公司已经开始展现出自身的优势,比如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和一些云服务融合,未来的水煤电肯定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融合,这个领域的竞争仍然处于起点阶段。

总之,现在谈论云计算的战果还为时尚早,AWS、阿里云胜在规模,不代表谷歌、百度没有逆袭的机会,当然也可能是腾讯、微软等玩家,一切才刚刚开始。


Alter聊IT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在BAT当中百度的技术可以说无可挑剔,毕竟厂长就是技术出身。但是抛开技术层面,云计算落后于阿里,与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也有相当的关系。

10年前,马化腾、李彦宏和马云曾经在中国IT领袖峰会上就云计算展开精彩对话。

马化腾表示,可能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种现象确实有可能,现在做云计算还是显得过早。

李彦宏则表示,云计算不客气一点讲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云计算的这种互联网应用出来,但想用云计算方式多赚点钱会比较累。

而只有马云说,云计算是一种分享,数据的处理、存储然后跟分享的机制,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


其次,阿里对云计算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当时,云计算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底层操作系统开始自主研发;一种是基于OpenStack等第三方软件搭建。当时,阿里云是国内第一个投入云计算行业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情况下,阿里云选择了自主研发。不依靠OpenStack 搭建,而是依靠自身技术。

阿里云飞天拿下2017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15年来第一个特等奖。


并且,阿里云飞天系统经受住了超大应用场景的考验。

每年的12306的余票查询就放在阿里云飞天上,2017年,12306稳定度过了第一波春运售票高峰——一次订票交易平均响应时间为0.5秒、网站PV值每天超400亿次,云计算扛住了每天多达250亿次的访问

2017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合云。在11日这一天,买、卖、付、送各环节的核心系统均切换到了公共云计算平台。

从多方面来看,百度无论在远见和耐力上都不及阿里,这样导致了百度落后于阿里了。


互联网最大事


众所周知百度和阿里是两个不同的企业,大家也是术业有专攻,虽然之前大家都不看好,但随着近几年云计算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一块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分上一杯羹。

可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你想接手就能接手的。这么来说吧,这就好比打游戏。红色方阿里云、蓝色方百度云。

从两边阵容来看:

阿里涉足云计算是从2009年开始的,而百度是从2015年正式开放运营百度云,进入的时间明显就晚了很多。

输出方面:

2014年,阿里云曾帮助用户抵御全球互联网史上最大的DDoS攻击,峰值流量达到每秒453.8Gb。在Sort Benchmark 2015,阿里云利用自研的分布式计算平台ODPS,377秒完成100TB数据排序,刷新了Apache Spark 1406秒的世界纪录,堪称实力输出。

而百度云起步比较晚,加速优化只是理论上的加速,而实际上用户看到的并非加速,甚至会出现更慢的现象,很多朋友对接了百度云加速,而实际上是关闭的。在输出方面,百度云吃了起步晚的亏。

市场份额:

阿里云成功抓住了第一波的红利期。从一些第三方的数据来看,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已经在47%,城市大脑、政务云、工业互联网等等,阿里云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上,不断滚雪球,拉大了优势。

团战见分晓:

归结原因,百度离市场太远,离技术太近。


云上说事


近日阿里云栖大会在杭州举行,云计算市场被各界高度关注。在笔者看来,两大公司都是云计算市场的巨头级企业。现在阿里云明显市场份额更大,但云计算市场的未来却可能属于百度。

首先,两大公司的发展理念截然不同,百度云认为云计算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云计算市场进入了2.0时代,提出了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融合;阿里巴巴则认为云计算仍处在1.0时代。百度看重的是未来,未来已经开始到来,阿里看重的是现在,但是现在正在成为过去,所以可以看到阿里也开始加码人工智能。

现在,百度的技术优势正在云计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度云ABC融合更符合未来市场需求,也是国内外云计算巨头都看好的方向。反观阿里云最重视的还是商业回报,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从市场角度来看,阿里云可能暂时领先,但从就像谷歌正在凭人工智能追赶亚马逊,百度云和阿里云的未来竞争存在较大变数。


姚科技


百度除了搜索技术还有贴吧产品, 之外还有哪样技术产品领先啊, 别告诉我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全世界都是炒作得噱头而已, 谷歌都是水分多, 全世界都无法实现, 人类对自身的大脑和意识都摸不透, 人类自身的智能都不懂, 还打造具备智能的机器呢, 做梦!

百度错过了移动时代, 几乎没有追赶腾讯阿里的希望, 况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都停滞了, 科技马上就到达极限了, 美国互联网泡沫就是前车之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