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棺木加工成家具:真相的背后,木材市场究竟有多缺材料?

就在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江西“抢棺材”风波未平之际,又来了一出废棺木被家具厂以1000元一吨的价格回收,制作成新家具出售的新闻。棺材从古至今在人们心中可是极其不吉利的象征,试想自己新买的的床是用废棺木做成的,那花再多钱恐怕也不会有人愿意买,因此许多人直呼:不能忍!

从表面上看,土葬改火葬是为了环保,而废棺木做家具更是为了节约资源,都有理可循。但是用传统思想的眼光来看,后者就显得非常不道德了。试问家具厂老板,你愿意用废棺木做成的家具吗?

废棺木加工成家具:真相的背后,木材市场究竟有多缺材料?

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一个“利”字,目前每吨棺材木1000元的价格真的太划算了。因为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作用之下,农村大部分人的棺材都是由老人亲自定制的,古人讲求落叶归根,不管活得好不好,死后一定要求一副好棺木作为最后的归宿。所以大部分老人都会为自己挑选上好的木材来加工,大多还是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硬木。

笔者在市场上了解到,以一般常用的棺木材料“柏树”来说,一立方湿柏树的价格是2000块,稍好一点的还要三四千元每立方,一立方的湿柏木大约900公斤,还不到一吨。而制作棺木所用的柏树一般都是干的,而且还是去皮的之后的精华部分。如果以晒干40%的水分来算,一立方干柏木为540公斤,以2000元的市场价来算,是3.7元一公斤,保守估计是回收废棺木的3.7倍以上,更何况棺木所用的材料还是上品。

废棺木加工成家具:真相的背后,木材市场究竟有多缺材料?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我们每个人家中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年代古老的柜子,那些柜子都是以很粗大的木材制作,雕花十分精美,即使使用了几十年,依然完好如初。反倒是今日的家具,虽然个个高大亮丽,但大部分都是使用复合型木板来制作的,似乎油漆可以掩盖掉一切,中看不中用,其结果是没过几年就受潮坏掉了。

在日益减少的木材资源上,真正实木家具的价格也随着水涨船高,非常人能够承受,毕竟原材料就已经占到了很大一部分成本,更不要谈那些上百年的粗大木材了。此情此情,不免让人想到建国之初时,大兴安岭、长白山里拉出来的那数不清的几个大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大树了,大生(炼)产(钢)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山林已经没办法得到喘息。

废棺木加工成家具:真相的背后,木材市场究竟有多缺材料?

有句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殊不知十年就能够长成的树木,并不是什么好材料,真正好木材的长成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明清时期大量的修建殿宇、庙堂、富家宅院而不加以节制,所砍掉的无数大型金丝楠木以及黄花梨等名贵树木,如今数百年过去了,仍是“绝迹”状态,这些木材价格也上涨几十倍,而且大部分还只能依靠非洲、东南亚等地区进口。

在北京的恭王府、紫禁城、十三陵等地,都有大量的整根金丝楠木巨型梁柱存留至今。但现在,人们只能以比黄金还要高的价格去购买。试问如果有哪里挖出来金丝楠木的棺材,又有什么可能不会被拿去做家具或者文玩呢?

废棺木加工成家具:真相的背后,木材市场究竟有多缺材料?

有交易就有罪恶,拿废棺材木材去做家具的真相背后,其实就是我们几百年来所毁掉的生态来带的恶果之一。古人一套沉甸甸的家具可以用上百年,而我们现在很多人家里连一个真正耐用的实木家具都没有,个个家具涂上了浓厚的尤其,甚至分不清它是木材的还是塑料的。

古代遍地都是的木材如今却变成了奢侈品,真是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