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威脅,權謀高手是這樣處理的,一般人猜不到!

俗話說的好,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說的就是,真的鬥爭中,越是虛張聲勢的,越是外強中乾。而越是出手狠的,恰恰都不漏聲色。這個原理用於我們識破別人的訛詐策略非常有效。我們分析下這段通鑑材料,來學習這個原理。

【背景】東晉劉裕北伐慕容氏建立的南燕,南燕被圍困,求助於後秦。於是後秦派使者前來見劉裕。

【案例】《資治通鑑》第115卷 晉紀37:後秦王姚興派遣使者對劉裕說:“慕容氏與我們相鄰,關係友好。現在你們晉國這樣急迫地進攻他們,我們秦國已派遣十萬精銳強壯的騎兵屯聚在洛陽。你們的部隊如果不撤,那麼,我們就要長驅進軍了。”劉裕把後秦的使節叫到跟前來說:“告訴你們姚興:我攻克燕國之後,停止軍事行動三年,然後就要去奪取你們的關中、洛陽。今天你們要是能自己送來,那就快點來吧!”劉穆之聽說有後秦使節來,便騎著快馬跑來拜見劉裕,但後秦使節已經走了。劉裕把自己說的話告訴給了劉穆之。劉穆之埋怨他說:“平常的時候事情無論大小,都一定找我商量。這件事太重大,應該好好考慮一下再決定,為什麼就這樣冒然地答覆他呢?你說的這話不但不足以把敵人威懾住,相反卻足以激怒他。如果廣固沒有攻下,而那些羌族強盜又突然到來,不知道你怎麼對付他們?”劉裕笑著說:“這是用兵之道,不是你所能明白的,所以才不告訴你。大凡用兵,貴在神奇迅速,他們如果真的能趕來救援的話,一定是害怕我們知道,哪裡還能事先派人前來通知我,說下這番話呢?這是他們的大話。晉軍不出國征戰,時間已經很久了。羌人看見我們大舉討伐三齊之地,心中已經開始畏懼。他們保全自己還來不及,怎麼還能援救別人呢?”

【解析】

1、面對南燕的求助,後秦的應對策略。

對於南燕的求助,後秦不能不管,不然唇亡齒寒,南燕如果被滅,後秦必然就要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而此時,如果後秦出兵,能夠讓劉裕雙線作戰,疲於奔命,從而獲勝。但是後秦也是面臨他死對頭,匈奴人赫連勃勃的背後偷襲。在一個後秦的國主姚興鬥志喪失,從主帥意志到整體戰略,都不可能出兵。他的策略只能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行動。姚興的訛詐戰略,也很具有欺騙性,一來用強勢的外交語言,來威脅劉裕,然後就是派衛將軍姚強率領一萬軍隊救援,但是走到洛陽就不走了,隨後就回去了。語言恐嚇,和行動恐嚇均遭失敗。不過,後秦姚興的戰略,沒有任何錯誤,這是他能夠做的最佳策略了。但他面臨的是不世出的戰神劉裕,只能被識破而失敗。

2、劉裕面對戰略訛詐,外交反擊藝術。

裕呼秦使者謂曰:“語汝姚興;我克燕之後,息兵三年,當取關、洛;今能自送,便可速來!”這段話很簡短,但是威脅性極大,體現了三點,首先,對攻克南燕就必勝的把握。其次是,滅了南燕之後就是消滅你,我不把你放在眼裡。第三,就是你就是現在來,我也不怕你,恰好直接滅。這裡的挑釁的意味非常的濃厚,所以劉裕的智囊劉穆之說,你這樣非但嚇不倒後秦,反而會激怒敵人,得不償失。其實,劉裕識破後秦姚興不敢真實出兵,所以才這樣說,恰恰有兩點好處。首先是,示強於外。讓南燕和後秦都不敢小看劉裕。你想硬碰硬,你先計算下自己的損失吧。其次是,迷惑敵人。劉裕能夠從平民快速崛起,軍事能力極強,這樣說,更加迷惑敵人,讓對手搞不清虛實。

面對威脅,權謀高手是這樣處理的,一般人猜不到!

3、識破戰略訛詐背後的三大權謀要點。

為什麼劉裕的虛張聲勢,就能夠把敵人嚇住,不敢實際出兵,而姚興的外交訛詐就沒有起到效果呢?主要是,劉裕的權謀智慧直接看透了姚興。【裕笑曰:“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晉師不出,為日久矣。羌見伐齊,殆將內懼,自保不暇,何能救人邪!”】這段話,從最本質上揭示了識破戰略訛詐的三大要點。第一,如果真的想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最好的戰略,能夠最小損失,最大收益。第二,雙方沒有交手過,彼此不知道虛實,劉裕的敢主動北伐南燕,對後秦也是一種震懾,未知的對手,人都恐懼。第三,就是姚興的後方不穩,根本就無力救人。

劉裕認為姚興,戰術上不該這樣做,心理上不敢這樣做,以及實力上不能這樣做,所以直接判斷出,這是訛詐,而不是真的要出兵。這三點對我們的職場和生活也有極大的啟示,真正想害你的人不會搞得滿城風雨,誰會別人直接防著或是出事後直接被懷疑?語言威脅,本身就是一種心理較量。看誰更不怕。稍微示弱,就會被別人看透,從而追擊。最根本的還是看實力,沒實力,才會有出手段,有實力,直接就碾壓過來了,還給你自行退兵的機會?你強自然不怕,你不強,示弱依然會捱打,效果一樣。所以,面對威脅,不能示弱。

權謀網,讓你的職場少走十年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