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人敢欺负以色列?40年前的经典行动,震慑了一批冤家

试想这样一个“龙傲天”剧本:大批人质被抓,反恐精英千里救援,最终大获全胜。纵使是美帝的精锐特种部队也不可能完成这样不可能的任务吧?然而,遗憾的是,以色列“摩萨德”特工组织,在四十多年前便早早书写并成功“排演”这一剧本。

为何没人敢欺负以色列?40年前的经典行动,震慑了一批冤家

(慕尼黑惨案)

首先,本剧”的“大反派”——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以下简称“人阵”)。1976年,在制造了慕尼黑惨案等一系列恐怖行动后,“人阵”再次按捺不住内心作死的热情。而这一次,他们选择了6月27日从以色列飞往巴黎的“法航”139号班机。原因很简单:一,法国人检查向来马虎,便于携带武器劫持;二,该航班犹太人占大多数,有利于向以政府施压。而实际劫机也如“人阵”所设想的那般,轻松得手。

为何没人敢欺负以色列?40年前的经典行动,震慑了一批冤家

(当时的乌干达总统阿明)

至于人质的关押地,政治强人阿明大佐“友情出演”了“帮凶”。在以色列拒绝向乌干达提供军火后,阿明旋即与其断交,并将原以使馆交给“人阵”作为办事处。此番劫机,“人阵”自然得到了阿明的支持,将人质关押在乌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

接下来,便是“正派”时间。在得知劫机事件发生,以及“人阵”要求释放在押同志的要求后,以当局决定于7月1日佯装谈判,实则坚持“绝不谈判”的传统原则,命令著名特务组织“摩萨德”着手开始准备武装解救行动,代号“霹雳”。

为何没人敢欺负以色列?40年前的经典行动,震慑了一批冤家

以色列特种部队

摩萨德的战术部署设想,大致如下:分两支小队。一只为偏师,先期前往非洲,在肯尼亚建设中转站,并进行侦查。另一只为主力,分前后两小队,前者突袭机场,解救人质;后者作后援。整个方案可谓简单粗暴。与此同时“摩萨德”抓紧两天时间,对特遣队员进行了“紧急加训”,以期使行动更加顺利。

最终7月3日晚23点30分,“霹雳”行动正式开始。以先遣队乘坐“大力神”运输机由以色列径直飞抵坎帕拉。拜乌军“夜晚关雷达”的奇葩习惯,乃至值班人员的玩忽职守,当以军着陆时,居然无人察觉!利用这一天赐良机,突击队员很快按照之前训练计划一般,快速清理“人阵”分子和乌干达士兵,解救了剩下百名人质。

为何没人敢欺负以色列?40年前的经典行动,震慑了一批冤家

(训练有素的“摩萨德”先遣突击队员)

与此同时,后援部队也乘坐另两架飞机抵达,利用装有无后坐力炮的吉普车和装甲车,分关把守,阻截乌干达的增援部队。最终,人质和救援部队均乘坐三架运输机顺利撤退(顺手炸掉了乌干达空军一半多的军机)。 “正派”仅作战人员1人,人质3人死亡的微弱代价,取得了辉煌胜利!

为何没人敢欺负以色列?40年前的经典行动,震慑了一批冤家

以色列C130运输机

纵观整场行动,“摩萨德”事前的周密计划部署,模拟现场训练,无疑是该行动成功的根本,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与此相比,“人阵”和乌军形成了鲜明对比,试想如果当时乌方雷达开机发现以军的话,,,大概奇迹,不仅需要人为,更在于运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