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三位来自于福建闽侯,他们同年生,同年牺牲,同姓林,被并称“黄花岗三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黄花岗三林”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他们为创建民国而捐躯,为民族革命事业而牺牲,他们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坚定的信心,以大无畏的精神,牺牲自己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

林觉民(1887-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幼年时期过继给叔父,接受了良好的中国式传统启蒙教育。对于科举考试,

林觉民并不怎么感冒,参加科举考试时,竟然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就离开了考场。

1902年,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林觉民回到乡里与陈意映完婚,期间他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自办私学,宣传革命思想,他还创办女学,吸引女子学生入学,并亲自讲授国文,介绍国外的先进思想。

1907年,林觉民自费留学日本,1908年,他转入庆应大学就读,期间加入孙中山所创办的中国同盟会,他思想进步,积极发展,是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1911年1月,同同盟会在香港成立了统筹部,策划广州起义,林觉民从日本回到国内,前往香港。之后,他来往于香港、广州两地,将起义人员从香港护送到广州。

4月23日,因为有内奸举报,黄兴来到广州亲自主持起义工作。24日,林觉民回到家中与妻子父母告别,谎称是放假回来探访,之后他返回香港,在手帕上写下了知名的《禀父书》及《与妻书》。25日,清廷加紧了搜捕力度,起义机关被破坏,起义只得提前举行,原先的进攻计划,也由十路改为四路。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林觉民跟随黄兴攻入两广总督署,未能搜寻到总督张鸣歧,在放火焚烧督署后,林觉民又和志士们转战督练所,途中恰巧与清巡防营人马相遇,随之展开激烈交战,林觉民力战受伤被清兵俘虏。

事后,广州清政府对林觉民进行了提审,林觉民始终不会屈服,还与主审官畅谈未来局势,发誓宁愿牺牲,也要推翻清廷,建立共和,使得国家强盛。当时的主审官水师提督李准还想留下他,召入清廷,而张鸣歧却是认为,林觉民过于棘手,必须除掉。

黄昏时分,林觉民被清廷枪杀在广州天字码头,壮烈牺牲,他的遗体后来被安葬在黄花岗上,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林觉民的遗孀陈意映最终未能从林觉民牺牲的阴影中走出来,因为悲伤过度,两年后也去世了。

林尹民(1887-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林尹民,字靖庵,福建闽侯人,林徽因的堂叔,早年丧母,长大后理想远大,志向革命,他平时为人较为挥霍无度,喜好喝酒,颇有些“任侠”意气,先前学过一些少林拳术,学得还很精,一般人都近不了他的身。

林尹民平常还喜好打猎,常常进入山林,徒手与野兽搏斗,他喜欢看《三国志》,最为佩服的人是张飞,本人性情也是像张飞那样较为豪迈。后来他的伯父前往浙江当官,就把他招过去读书,他当时和林文在同一个学校,两人关系很好。

林尹民并不是四肢发达的那类人,他武术不低,读书也不差,成绩在学校里往往都是名列前茅,后来林文前往日本留学,他也想着去留学。伯父看他很有出息,就资助他前往日本求学。他先是就读于成城学校,后来又考入了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学的是医科,因为成绩出众,不就后就补为了官费生。

1910年,经林文介绍,林尹民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他早就有了为革命事业牺牲的意志,家里想要给他娶妻,都被他给拒绝了。1911年年初,听说了广州起义计划,他从日本赶回到了国内,加入到革命组织内,主要负责武器的运输。

4月24日,林尹民前往香港,25日,他又潜入广州。27日,起义爆发,林尹民跟随黄兴攻入两广总督署,几乎是一往无前。当起义部队达到东辕门时,遇上水师提督李准部下,林文当时想要劝降清兵,却是没有成功,话没有讲完,就遭到了清兵的猛烈攻击,林尹民脑部中弹,壮烈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林尹民死后,被安葬在黄花岗烈士陵园,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文(1887-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三林”,其中一位写了封情书感动民国

林文,号时爽,字广尘,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出身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林鸿年曾考中过道光时期的状元,出使过琉球,在海南执政过,后来做官做到了云南巡抚,他的父亲林晸做过浙江知县,官声不错。

家庭影响下,林文从小志向远大,性格豪迈,有任侠之风,有意革命,而没有结婚的打算。1905年,林文留学日本,先是就读于成城学校,学的是军事,后来又转入日本大学,学习法科。同年,林文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出任福建分会会长。

孙中山对林文还是很看重的,林文与黄兴等人的关系也是不错,期间,他出任了《民报》的经理,并且多次参加同盟会所组织的武装起义。为宣传革命活动,他奔波于南洋以及香港等地,发起领导了福建分会、龙记会馆等组织。

1911年,黄兴策划广州起义,林文应约前往,从日本赶回到国内。4月23日,林文潜入到广州,27日,林文跟随黄兴攻入两广总督署,清兵一时难以抵挡,在未能搜寻到总督后,林文和革命志士进攻到东辕门。

恰巧遇上水师提督李准部下,林文当时想要劝降清兵,上前招呼说;“我们都是汉人,应该同心协力,不用打打杀杀”。清兵却是没有听他的话,等他话还没有讲完,就进行了猛烈地反击,林文身体中弹,壮烈牺牲。

林文死后,被安葬在黄花岗烈士陵园,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