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 移天易日 呂后專權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逝世,太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

西漢時期 移天易日 呂后專權

劉邦還是亭長時,小時候的劉盈便跟著母親呂雉下田勞作。若是父母恩愛,家庭和睦,清貧點倒也罷了,偏偏碰上的是劉邦這樣一個爹。

劉邦彭城大敗逃走時,因急於逃命的劉邦多次將劉盈推下馬車,若不是夏侯嬰一路逃跑一路撿,劉盈難以活命。後來,劉邦逃至滎陽之時,將劉盈封為太子,派回關中,鎮守櫟陽。

所以,被封為太子的劉盈,自此就一路順風順水了嗎?並沒有,因為他不得劉邦的喜愛。

我們都知,劉邦最寵幸的是戚夫人,而戚夫人為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劉如意,這劉如意生性活潑,長相極似劉邦,劉邦常說“如意類我”,對他是恩寵有加。

劉邦登基後,廢了女婿張敖的趙王,將劉如意封為趙王。劉如意雖然是趙王,卻一直沒有去往自己的封地,只因劉邦想將其留在京中,可常常看到。

而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據史籍記載,戚夫人經常跑到劉邦跟前“日夜啼哭”,哭訴萬一劉邦去世以後,他們孤兒寡母該如何是好。

撐不住美人的哀訴,劉邦也向來對劉如意偏愛得很,終於,在某次朝會之時,試探性地提出了要改立太子。這一句話,就立刻在群臣中激起了萬千浪花。

首先是御史大夫周昌極力反對。這周昌由於為人口吃,且又盛怒,於是說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西漢時期 移天易日 呂后專權

劉邦見重臣是如此反應,知不可再多說,於是說道此事再議。而親耳聽聞了這場風波的呂后,在見到周昌時,就跪謝說:“若不是您據理力爭的話,太子幾乎就被廢掉了。”

然而,此次被周昌堵住了口的劉邦,竟又多次有意無意提出了想要改立太子,即使有張良還有叔孫通等重臣的極力勸諫,劉邦似乎都鐵了心要換太子。

然而令眾人沒想到,尤其是令劉邦沒想到的是太子劉盈請到了一群非同一般的幫手。就在剷除了當年並肩打天下的三位異姓諸侯王韓信、彭越、英布之後,儘管劉邦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但依然無法抑制心中的喜悅。

就在這樣的一場慶功宴上,四個老人跟隨著劉盈出現在了劉邦面前。這四個老人“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看上去很有道骨仙風的模樣,頗有些神話裡的太上老君的意味。

西漢時期 移天易日 呂后專權

對於這四個人,劉邦並不陌生,他們是秦末有名的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裡季、甪 [lù]裡先生,他四人也被稱為“商山四皓”。對於這四人,劉邦早已是欽慕許久,但他曾多次請四位先生出山都無功而返,如今卻出現在了自己這個並不看好的兒子劉盈身後,這究竟是何緣故呢?

看著四人恭恭敬敬站在劉盈身後,劉邦甚至有些嫉妒,不禁出聲問道:“朕求諸位先生多年而不得,為何如今跟了我兒劉盈?”

商山四皓行禮,淡淡道:“皇上傲慢無禮,而太子恭敬仁孝,因此天下士人沒有不願意追隨太子的。”說罷,不等劉邦反應,便飄然而去。

什麼意思呢?劉邦平素對待儒生傲慢無禮,沒什麼素質,並沒有得到商山四皓的認同,但太子在他們眼中卻是“仁孝、恭敬、愛士”,所以,良禽擇木而棲,這答案也是顯而易見了。

面對這樣的場景,劉邦對於換太子一事也是絕口不提。戚夫人因此哭,劉邦也只能陪她喝酒唱歌,別無他法。

但故事講到這裡,忽然有個疑問:不讀書、沒文化的劉邦向來輕視儒生,什麼時候開始敬仰這些世外高人了呢?難道商山四皓的幾句話就磨滅了他給予戚夫人的承諾嗎?他還是那個當初項羽要煮了老太公時笑說“記得分我一杯羹”的劉邦嗎?看上去,這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