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對歷史作出重要貢獻的妒婦——呂后

談及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人們都會想到武則天,其實早在西漢的時候,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后就成為了高祖之後第一個實際的女性統治者。史書上記載了她實際統治西漢16年,期間殺功臣、殺戚姬,似乎是一位手段狠辣、善妒無情的人。其實從客觀來看,呂后的一生對漢朝和中國歷史有更值得重視的貢獻。

一位對歷史作出重要貢獻的妒婦——呂后


劉邦死後,政權實際掌握在呂后手中,即位的惠帝多病不聽政,惠帝死後,先後由惠帝后宮二子為帝,都很年幼,呂后以女主稱制,直到去世,“號令一出太后”。她統治16年間,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無一非高帝注意安劉之人”,維護和延續了漢朝的統治。所以《史記》把她列入《本紀》以記其事。

一位對歷史作出重要貢獻的妒婦——呂后


呂后所做的第二件值得稱道的大事,是進一步推行“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呂后委政蕭何、曹參,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慾,從不擾亂。當時頒佈的法令中規定,(一)作優裕法,規定中上層功臣和官吏犯法的全受寬容不入獄。(二)實行減刑,如將犯舂米4年勞役刑的婦女犯減為供給宗廟三年柴薪等 。(三)頒贖罪法,凡是判死刑的可以買爵贖免。(四)免去妨害吏民的法令,廢除挾書律。從此,吏民可以自由抄看《詩》、《書》、《禮》、《樂》、《春秋》等歷史文化典籍。(五)廢除三族罪、妖言令。從此,即使犯重罪也不株連父族、母族、妻族,也不再以言論治罪。漢法已修改的相當寬容,相當開明,已具有現代民主法律的一些特徵了。(六)弛商賈之律,也就是實行工商自由的經濟政策。所以司馬遷稱讚說:“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無為而治和法治改革的結果,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呂后掌控政權的16年中,“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從而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位對歷史作出重要貢獻的妒婦——呂后


呂后只有一件事是她死後所意料不到的,她在生前曾遍封呂家的子侄為王,當時就有人看出來她這樣做是因為秉政以來缺乏安全感的緣故,因為自己沒有子孫,怕高祖諸姬子據權勢侵凌呂氏,才要加強呂氏家族的權勢。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在呂后死後,呂家的諸王幾乎都被朝中的大臣剪滅掉了,她這一苦心安排卻給呂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