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認識一下肛竇炎是怎麼回事?

有位即將大學畢業的男生,在與同學分別之際突然喝了很多酒,而且是他平生第一次喝很多酒,結果第二天一早,他的肛門墜脹異常,趕緊跑來醫院,後來經檢查發現他的肛竇出現明顯的充血(紅腫),原來他患了急性肛竇炎。

帶您認識一下肛竇炎是怎麼回事?

肛竇位於直腸與肛管交界處,開口向上,下端與肛腺連接,肛竇部可分泌液體,液體入腸腔後潤滑肛管部,有利於排便,對肛管起保護作用。如果排便次數增多或患有腸炎、痢疾、腹瀉等,頻繁刺激肛竇或肛竇內積存糞便或被分泌物堵塞,則容易引起肛竇發炎。另外大量飲酒、飲食辛辣刺激也可致肛竇部充血發生炎症,尤其是身體和局部抵抗力降低或身體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時更容易患病。 現在已經證實,引起肛竇炎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結核桿菌、綠膿桿菌等,其中大腸桿菌佔60%~70%。

一般臨床將肛竇炎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急性期,即急性發炎階段,肛內刺激,肛管灼熱,肛門發脹,下墜,排便時疼痛加重,肛周分泌物增多,常滲出少量膿性分泌物,肛門觸痛明顯,如果肛門括約肌受到刺激還會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常有短時間陣發性鈍痛,嚴重者疼痛範圍加大並通過陰部內神經、骶神經、會陰神經、肛尾神經而波及臀部、骶尾部、會陰部甚至影響小便順利排出。慢性期肛竇炎平時無明顯症狀,排便後有肛門短暫時間的微痛或不適,一般病史較久。

帶您認識一下肛竇炎是怎麼回事?

本病常因症狀不同,輕重程度不一樣,而被人忽視。據專家調查,約80%左右的肛門疾病如直腸膜下膿腫、肛門周圍膿腫、肛乳頭肥大等,是由肛竇炎引起的。因此,對肛竇炎進行早期治療,具有防患於未然的重要意義。 治療上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一般先用中藥燻洗以清熱燥溼、解毒止痛。方劑為:大黃20g,地丁15g,芒硝10g,苦參30g,枳殼10g,魚腥草30g,水煎坐浴,每次坐浴5~10分鐘。坐浴後用九華膏或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外塗肛管內,並塞入一粒痔瘡栓劑,每晚一次。發病急、症狀重者,可配合中藥保留灌腸法,以清熱解毒、止痛。方劑為:黃連15g,黃柏15g,黃芩15g,水煎後取50毫升藥液,待藥液溫度降到35℃左右(接近體溫)時,用50毫升注射器或灌腸器保留灌腸,每晚1次。同時急性期肛竇炎肛周症狀明顯者,還應該積極抗炎治療,尤其是針對大腸桿菌給予相應的抗菌素會起到明顯的效果。

帶您認識一下肛竇炎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