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之後,微軟再遭聯合反對:美科技巨頭光環不再

近日,30餘萬美國民眾簽署聯名信,反對微軟向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提供雲、人臉識別等技術服務,指責相關技術正被用於對移民的非人道處置,包括強行分離未成年兒童與其父母。值得注意的是,反對者中還包括500名微軟自家員工。據悉,民眾在請願書中表示:"要求微軟停止支持美國移民局懲罰那些尋求安全的家庭。"這份請願書同時呼籲所有和美國移民局等機構進行合作的科技公司取消合同,避免因為人臉識別等AI技術的不當使用對民眾隱私帶來威脅、對移民群體造成傷害。

谷歌之後,微軟再遭聯合反對:美科技巨頭光環不再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美國科技巨頭第一次因為濫用AI技術而遭到輿論的廣泛質疑了。今年4月,谷歌也曾因與五角大樓合作開發應用於無人機的人工智能系統(項目代號 Project Maven),遭到4000名谷歌員工聯名抗議。7月初,亞馬遜也被爆出Echo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對用戶私人對話進行錄音,並將音頻發送給聯繫人列表中的其他用戶,引發民眾對於亞馬遜AI技術竊取用戶隱私的擔憂。

AI技術被濫用,用戶隱私被侵犯,這些敏感問題反覆出現讓國外巨頭的AI技術信譽大打折扣。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曾表示,無論誰掌握了人工智能,他都將成為"世界的統治者"。美國也深諳其道,2017年6月,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道稱,美國正在考慮限制中國在硅谷的投資,甚至有政客建議修改簽證政策,減少赴美留學生實習及工作機會,以遏制中國在高科技行業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速度。事實上,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目前雖然與美國仍有差距,但已經可以實現並跑,並在一些領域開始領跑。不僅如此,中國科技企業或許比美國科技巨頭更清楚人工智的使用邊界在哪,更加明白AI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賦能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轉型,而非因為不當使用頻頻威脅用戶隱私。

以中國AI企業中的代表百度來說,百度希望以AI技術讓每一個普通人、小企業能夠享受全球頂級的AI技術,真正做到平等賦能,實現"Everyone Can AI"。百度自2013年開始自動駕駛研發,Apollo平臺經歷數次迭代,目前已擁有超過119家合作伙伴的"超豪華"生態圈以及完整的多維度解決方案。同時,Apollo在全球AI巨頭的落地競速賽中也處於領先。7月4日,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的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正式量產下線,首批100輛巴士將發往北京、雄安、深圳、日本東京等城市展開商業化運營。Apollo與合作伙伴聯合打造的無人作業車也量產下線。

除此之外,百度的對話式人工智能技術DuerOS與AI技術平臺體系(AIG)也在不斷深化生態建設與商業化落地。截至2018年5月,搭載DuerOS的智能設備激活數量已超過9千萬臺;6月,DuerOS語音喚醒次數已超過4億次;小度智能音箱創造了90秒銷售10000臺的記錄。百度大腦3.0已經對外開放110餘項百度核心AI能力,並形成從芯片到深度學習框架、平臺、生態的AI全棧技術佈局。依託AI創新驅動,百度搜索、信息流、地圖等傳統業務也獲得強力加速,目前百度輸入法日均語音輸入請求量已達3.35億次。

如此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適當的領域,造福人類才是AI技術的真正使命,而非濫用,包括用在收集用戶隱私甚至殺傷性武器上。在谷歌、微軟等國外科技豪門紛紛踩雷時,國內的AI企業更應該以此為鑑,把握正確方向,將普惠、"Everyone Can AI"的理念一以貫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