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的遭遇,除了聲援,這些細節值得思考

阿寶的遭遇

發生這樣的事情,每個醫者都很心痛!這件事中他是否有錯,自會有公論。不知道受傷的手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處理,這可是一隻外科醫生的手呀!這是外科醫生賴以生存的手啊,外科醫生的技術大多數都表現在這雙手上了。報復外科醫生最恨的怕就是毀了他的手吧。

在湖南衡陽醫鬧事件、陝西興平醫鬧事件、山東惠民醫鬧等事件中,燒傷超人阿寶、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以及醫療自媒體聯盟的盟友都努力地發聲,正是聯合發聲讓有關部門聽到了醫療群體的怒吼,表達了堅決打擊醫鬧的決心,最後換來了正義。阿寶為改良行醫土壤深耕細作,但是太過恣意野蠻生長。筆鋒過分犀利,也帶有不少戾氣,有時候難免也打倒一片,傷及無辜。失去了自我約束的話語自由,無疑是失控的輿論腫瘤,自媒體所指對像應該精準。

腫瘤的治療有時候就是在殺傷腫瘤細胞的時候,也把正常細胞一起殺傷了,更好的辦法是靶向治療,精準打擊腫瘤病灶,儘可能少傷及健康細胞。媒體也是一樣,這真的值得我們每一位自媒體人深思反思。

其實這本是一個普通的醫患衝突事件,也常會碰到的,現在的患者一言不合就動手,社會充滿了戾氣,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但這次因為主角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大V,關注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官方通報中我們也看到了不少細節:是否算正當防衛,事件的誘因是什麼?有沒有可能避免發生?有哪些值得我們汲取的教訓?

首先是醫生一定要懂點法律常識!

患者先動手,醫務人員到底能不能打回去。

整個圈子都在議論這件事情。醫生遇到類似事件,怎麼做,才算正當防衛?備著防狼噴霧算嗎?用手上的手電筒照射眼睛算嗎?如何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度在哪裡,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免受暴力傷害。什麼情況算正當防衛,什麼情況算防衛過當,什麼情況算故意傷害,這確實是一個嚴謹的法律問題,掌握不好,我們就會很被動。本案中醫方左環指中節指骨骨折,左小指末節指骨骨折(開放),構成輕傷二級,徒手情況下要造成這樣的損傷,也真夠狠心的,患方軟組織損傷,構成輕微傷。雙方扭打在一起,互有損傷,患方損傷輕,醫方損傷重,判罰患方以涉嫌故意傷害罪依法刑事拘留,醫方以毆打他人裁決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200元。

阿寶的遭遇,除了聲援,這些細節值得思考

這個判罰提示,儘量不要與患者動手!警察如果無法確認證據確鑿情況下,常定性為:互毆!雙方均可以拘留處理,醫方出手輕是行政拘留,患方出手重是刑事拘留。如果患方受傷重,那這次阿寶就會更被動了。我認為加強安保和趕緊離開現場比互毆好。確實發生了肢體衝突,也要注意分寸,一定要控制在正當防衛的框架內。

阿寶的遭遇,除了聲援,這些細節值得思考

這個案件影響會很大,醫生能不能打回去。如果不能打回去,那麼以後會有更多的醫生被打。如果能打回去,又會有更多的醫療糾紛。怎麼樣都是兩敗俱傷。在醫院裡,只要醫生動手,就已經輸了,無論從道義還是其他,但威脅到生命一定要反擊或脫離現場,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要想清楚,培養一個優秀的醫生,讀書+實踐,差不多20年左右的時間,這時間成本,經濟成本是很高的,醫生本身就是最寶貴的資源,何必讓自己受到損傷,推搡和肢體接觸、互毆,沒有任何意義,自降身份。在日常生活中,每位醫務人員都應該加強鍛鍊,有脫離困境的能力。好身體不但給你充沛的精力,也能夠應對突發事件,讓自己免於被限制行動,但很多人疏漏了這一點。

其次安全的診室設計和佈局

安全的診室設計和佈局,減少無辜的傷害。最好能夠有雙通道,醫務人員有逃生之門,正當防衛之後,立即脫離現場,避其鋒芒,保存自己,讓保安或警方來處理。重新佈局診室,出診時不能背對患者。其實在醫患緊張的背景下,無論什麼情況,第一時間脫離現場,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出路。

再次確實要加強安保

提升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配備足夠人手和防暴設備,開展應急演練,裝備一鍵報警,普通保安1min左右到,特勤3min到,必要時安檢。強大的安保震懾宵小之輩的心思,也給醫務人員一個定心丸。醫護覺得有必要的最好是報警處理。當然醫院和屬地警方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員工在工作崗位上受傷,院方必須承擔責任!從打擊犯罪的層面,最好的方法是預防,人性的罪惡在於持強凌弱、以大欺小,設置強大安保,保證強大的威懾力比事後處理更行之有效。

第四是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就診流程。

在就診流程上設計上,更多人文關懷,主動服務和系統完善,確實落地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回看警情通報,我們看到事件的起因是並不是醫生技術問題,態度問題,而是醫院的系統問題,醫保部門和臨床科室的溝通問題。我們常說的以患者為中心,但我們的流程,我們提供的服務都是為自身方便,不是從患者角度考慮的,所以患者就醫常有不便,給本已生病,心理焦躁的患者帶來更加不好的就診體驗,此時,我們的醫務人員如果在接診上再有些激惹,遇到戾氣重的病人,糾紛、爭吵,乃至暴力傷害都來了。

第五是醫務人員的溝通還需要加強。

曾在醫務部,也經手過不少糾紛投訴,其實80%的糾紛都本可以避免,很多都是因為溝通的問題而導致的患者不滿意。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醫生有三寶——語言、藥物、手術刀。可惜,隨著醫生對技術的日漸重視,位列第一的“寶”正在淡出人們視線。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有些醫生技術普普通通,但是深得患者信任,就是能夠用很好的語言化解患者的心結,尤其是在患者患病後,其暴戾之氣或焦躁之心更甚,醫務人員的語言儘可能不要在激惹,而儘可能是安撫,技術有限,關懷無限,你的用心,患者也是能夠感受到的。遇到有糾紛苗頭的,一是儘可能控制情緒進行溝通,溝通永遠最重要。實在溝通不利,則按響門診桌下報警按鈕。

某醫生特別能溝通,有個病人快死了,這個主任躺在病人床邊陪床睡了3天,最後家屬沒有找他麻煩,家屬還很感激他,說他盡心盡力。還有一次支架沒裝成功但是還是要收6萬塊支架費,他出面去談病人最後掏了錢。這裡面充分體現了溝通的重要性和語言的作用。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不也正體現出來這樣的精神嗎?

另外一位急診醫生這樣看:在急診,有的病人來了被不同的科推來推去,遇到這種情況,我自己就先去了解好病情,該我看的,認真給看,不是我的,我自己主動去聯繫好相關科室的人講好後請掛號處改號。在急診,敏感地帶,寧可自己多跑一點路主動把火星子掐滅在襁褓中,也不能到最後自己吃虧,這是一個有智慧的醫生。

第六是醫務人員和醫院要善於應對負面新聞。

事情發生後,警方介入。12點左右,有自媒體直接爆出“醫生捅患者”、“拿手術刀扎患者”。隨後,經常獨家報道警方消息,如明星吸毒醉駕新聞的北京電視臺法治進行時欄目官方微博率先發布報道。

阿寶的遭遇,除了聲援,這些細節值得思考

這篇報道發出後,全網媒體迅速爆炸式複製轉載。

阿寶的遭遇,除了聲援,這些細節值得思考

狗咬人不算新聞,人咬狗才算新聞,患者砍醫生不算新聞,“醫生扎患者”才是新聞。這媒體的風格讓很多人懷疑阿寶是被下套了。真相到底如何,警方的情況通報應該說是一個方面,但這個通報也許還有很多細節未披露。作為當事醫生已經通過自己的渠道發出了聲音,但作為風口浪尖上的當事醫院,居然沒有任何消息公佈,這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醫護人員和醫院都應該有一定的媒體素養,有媒體應對能力。讓謠言止步最好的就是真相,及時對外披露事情的真相,才是應對負面新聞時間的最好方法。當然我們也可想而知,作為當事醫生醫院的主管領導也許也是很頭疼的,被這樣的輿論事件關注,平添了很多難題。

人間正道是滄桑,人生最難的事情不是堅持,而是在遭遇挫折失敗沮喪後,依然能夠堅守自己的初心。當下的醫療環境確實不夠好,但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堅守下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