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頓,霍金評價說: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這位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不僅為人類貢獻了“萬有引力定律”,還有“牛頓運動定律”、微積分、反射式望遠鏡以及光的散射原理。他是一位科學巨匠,為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且他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實際上,牛頓並不是晚年才“稀裡糊塗”信了上帝,而是從小如此。

關於牛頓,霍金評價說: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牛頓20歲時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為自己多年來的行為不符合基督教禮儀而懺悔。這並不像後世所說的,牛頓在晚年時因為發現了科學的侷限性而轉信宗教,這種論調非常不符合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也不符合近年來學者們對牛頓的生平研究。宗教並不是牛頓探究科學的阻力,反而恰恰是他最大的動力。牛頓出生於1643年的聖誕節(實際是公曆1月4日,但當時英格蘭並沒有採用教皇的新曆法),年少的艾薩克一直覺得出生在這個日子是因為上帝的揀選,是揹負神聖使命的“天選之人”。因此,牛頓的一生都覺得自己有這樣一個使命:探索上帝創世的規律,更正“被羅馬人篡改的”宗教觀。(基督教有許多教派,牛頓當時信奉的是被視為異端的“阿里烏派”,這裡就不詳細展開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對於根深刻的理解牛頓很有幫助。)

關於牛頓,霍金評價說: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根據牛頓的計算,《聖經》的天啟時間(世界末日)將發生在2060年

就像開頭引言中那樣,在17世紀的歐洲,人們對於基督教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牛頓也不例外,甚至比當時大多數人更虔誠。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宗教思想與科學並不是矛盾的,“因信而立”的信仰與“因證而立”的科學從來都不是對立的,只有那些偏執的“偽信徒”和異端才會整天“神神叨叨”。在文藝復興風潮席捲歐洲之後,人們的思維逐漸脫離教會的禁錮,當時的“科學家”們大多是抱著崇敬的心態來探索上帝創造的世界,他們努力理解世界的規律,以求更明白上帝的真理。正如《聖經》箴言的九章十節所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關於牛頓,霍金評價說: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牛頓關於猶太神廟的研究筆記

一個經典的謊言

我們可能在童年的時候,就聽說過蘋果砸在牛頓腦袋上的故事,但事實是——瞎傳的。這個蘋果砸了牛頓腦袋,然後悟出萬有引力的故事,完完全全是道聽途說的版本,而將它發揚光大的,正是被稱為“歐洲的良心”的伏爾泰(Voltaire)。

關於牛頓,霍金評價說: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沒錯,就是那個素描考試中經常出現的“伏爾泰”

伏爾泰是1694年出生的法國人,牛頓在1727年去世的時候,這位“良心”才30出頭,從沒親眼見過牛頓,所以蘋果砸腦袋的故事是伏爾泰“聽說”的。聽誰說的?是聽牛頓同母異父的妹妹講的,但牛頓本人從來沒說過這個事情——而這位妹妹和牛頓的關係並不好,幾乎不怎麼見面,怎麼可能知道牛頓本人都沒講過的“趣事”呢?但伏爾泰作為“文科生”,一聽到這個版本的故事,就滿心歡喜,興沖沖的跑回法國,寫了一本《牛頓哲學原理》的書,並把蘋果砸腦袋的故事,“正式”記載在書裡。普通民眾確實是更容易接受這個版本的“科學發現”故事,並將它發揚光大,以至於現今的兒童讀物上,依舊在宣傳這個謊言。人們從來就不喜歡真實的故事,因為真相太過枯燥乏味。科學家們長期觀察和研究學術的事蹟,對於老百姓來說是有多無聊。因此,有什麼能比“戲劇性的巧合”來的更有趣,更容易膾炙人口?可惜,事實就是如此,科學家們的工作,從來就不太會出現什麼巧合或者靈光乍現,而某些所謂的“靈光乍現”,很大程度上也是科學家們長期以來的“量變”引發的“質變”,某個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長期以來的堅持不懈。

關於牛頓,霍金評價說: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再偉大的科學家,也不會活在與世隔絕的“真空”中,他們往往是繼承了前人的發現,加上一點自己的努力才得來的“偉大發現”。牛頓生活的年代前,有伽利略(1609年)發明天文望遠鏡,開普勒提出了關於行星運動的“開普勒三定律”(1619年),弗蘭西斯·培根出版了《新工具》(1620),笛卡爾創建瞭解析幾何學(1637年)……這些偉大科學家只是略早於牛頓出生的1643年,所以說,艾薩克先生在那個大師輩出的年代裡,並非“一個人在戰鬥”。

不討人喜歡的的牛頓

就如我們剛才說的,後世在整理重述科學巨匠們的生平傳記時,往往抱著非常不科學的態度,彷彿他們的科學成就是“橫空出世”一般,活在一個“真空”的環境中,與世隔絕。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著一種意識形態:偉大的人,一定都有偉大的品格,如果沒有偉大的品格,他們就無法做出偉大的貢獻,偉大的品格是做出偉大貢獻的先決必要條件。然而,這種土鱉人文情懷的邏輯非常不科學,也不符合現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凡人必有凡人的侷限,牛頓也不例外。

斯蒂芬·霍金曾經在《時間簡史》中,評價牛頓“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霍金的言論似乎與我們從小被灌輸的“偉大的人必定有偉大品格”的價值觀相違背,但他並非是“抹黑”牛頓。

前面我們說到過,牛頓從小就以“天選之人”自居,天生有種孤高自傲的架勢。另外,他是一個遺腹子,父親在出生前就去世了,母親在牛頓三歲的時候改嫁,並很快就為他生了許多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少年時的牛頓有一種深深的被遺棄感,而這種消極的情感一直伴隨到他成年,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性格上的偏執和好強。再加上那一份“天選之人”的自傲,牛頓的偏執和好強在成長中不斷強化,影響到他為人處世的很多方面——他一門心思想要超過所有人,只要事關自己的名譽和地位,牛頓都要一爭高下。如果是有人敢於對他確信的觀點提出質疑,他輕則冷嘲熱諷,重則破口大罵。

最有趣的例子就是牛頓的那句名言:“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許多後世的人物傳記,都把這句話說成是牛頓謙虛的美德,這顯然是欺騙大眾了。

下面我們就回到當年的真實場景,來看看牛頓是在什麼情況下,留下這句名言的。

在物理學上頗有成就的牛頓,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遞交了一篇證明光是由粒子組成的論文。

論文遭到了胡克(Robert Hooke)的反對。胡克是誰?就是那位著名的物理學家,提出胡克定律的胡克。(非理科生可自行搜索)

關於牛頓,霍金評價說: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羅伯特·胡克,英文中Cell(細胞)一詞,就是由他命名的

最初,胡克的反對是出於學術觀點的:牛頓說光是由粒子組成的,而胡克認為光是一種波。(現在中學生都知道,其實光是波粒二象性的,但17世紀的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雖然胡克和當時光學波動說的第一人惠更斯同一陣營,但胡克與惠更斯並不和。)剛才說了,牛頓是個絕對偏執和好強的人,肯定會咬著自己的觀點不放,和對方死磕到底,但對面這位“德高望重”的胡克也非“等閒之輩”,就這樣,這場討論到最後就沒法收拾了,變得愈演愈烈。胡克覺得被牛頓這樣“懟”,非常沒面子,就指責牛頓的很多內容是抄襲他的論文。牛頓則用嘲諷的語氣在回信裡寫下了:“假如我看得比較遠,是因為我站在你們這些巨人的肩膀上。”

到這裡,我們還原了引發這句名言的真實場景,但還沒點出這句話的精髓之處。

實際上,胡克非但不是牛頓信中的“巨人”,而且還是個矮子,甚至有些駝背……

怎麼樣?牛頓的這句“謙虛”名言,夠損的吧?這就是傳說中的罵人不帶髒字。

現在,我們可以完全認同霍金對牛頓的評價,的確是非常客觀的,他的確“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後來,牛頓幹了一些更噁心的事情。在胡克去世後,牛頓當上了皇家學會的會長。此後,牛頓解散了學會里的胡克實驗室和胡克圖書館,連胡克的手稿和文章都差點被牛頓銷燬。所以牛頓不僅偏執,還非常的小心眼。

不知道牛頓有沒有再向上帝懺悔自己的所作所為,或許在他的教義裡,“一將功成萬骨枯”才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他就是獨一無二的“天選之人”,艾薩克·牛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