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1949年以後,作為湖廣地區特大型劇種之一的漢劇受到國家重視,迎來發展的新時期。從1953年漢劇赴朝鮮演出至今,漢劇的海外傳播之旅已歷經了六十五載春。

20世紀50年代漢劇第一次走出國門

1953年11月,陳伯華等漢劇藝術家隨賀龍、梅蘭芳等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歷時三個月。因其鼓舞士氣的出色演出,志願軍總部授予陳伯華“一級功臣” 。這也是有據可查的漢劇第一次走出國門的海外出演。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陳伯華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陳伯華

1954年4月,中國派出以文化部副部長錢俊瑞為團長、陽翰笙為副團長的文化代表團,率國內知名藝術家,包括漢劇演員陳伯華、川劇演員陳書舫等前往蘇聯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紅場觀禮。陳伯華一行在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地演出《斷橋》等漢劇劇目多達27場,受到蘇聯觀眾的歡迎,同時亦增強了中蘇兩國的友誼。

20世紀80年代香港的漢劇旋風

“文革”期間漢劇的發展受到影響,停滯不前。直至20世紀80年代,漢劇作為中國的文化使者,迎來了赴港演出的高潮。1982年12月4日,由陳伯華領銜、李羅克為藝術顧問、林戈為團長的湖北武漢漢劇院演出團一行60人應邀踏上了漢劇的訪港之旅。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俞振飛為武漢漢劇院赴港題詞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陳伯華、李羅克、方月仿(第二排左二)在香港中文大學進行藝術交流(1982年)

此外,陳伯華、李羅克等還受到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中國音樂資料館的邀請,於12月13日參加了漢劇藝術座談會。陳伯華就自己在《櫃中緣》中飾演的劉玉蓮這一角色的年齡、性格和表演問題同與會學者交流了看法。李羅克繪聲繪色地比較了京劇《櫃中緣》和漢劇《櫃中緣》的異同。哈佛大學的趙如蘭教授就東方藝術亦需考慮快慢有序等表演的節奏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20世紀80年代漢劇的日戲改編

漢劇第一次真正與他國文化擦出火花是1988年武漢漢劇院青年實驗團赴日本演出。此次演出的成功得益於漢劇劇作家方月仿和第一位將漢劇引向日本的向井方樹。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方月仿在日本(1988)

向井方樹系日本同志社大學文學部主任、中國武漢大學外籍教授。因與時任武漢漢劇院青年實驗團團長的漢劇劇作家方月仿結緣,二人決定合作改編日本著名戲劇家近松門左衛門的力作《曾根崎心中》,將漢劇介紹給日本。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漢劇《《曾根崎殉情》》在日本演出,邱玲飾初娘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曾根崎殉情》劇照 熊國強飾德魏兵(1988)

1988年11月,在向井方樹的努力接洽下,應日本演劇學會及株式會社西武百貨店等單位的盛情邀請,由平均年齡僅二十歲的青年演員組成的演出團在日本大阪、尼崎舉行公演,一時轟動日本。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向井芳樹夫婦在日本與陳伯華等合影

演出以中國戲劇的形式講述了這個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譜寫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話。此次出訪是中國漢劇第一次訪日、日本第一次接待以青年演員為主的戲曲團體、中國戲曲第一次在日本演出日本名劇。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日本友人熱烈歡迎武漢漢劇青年實驗團訪日演出團

《曾根崎心中》在日本公演數日, 《每日新聞》 《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數家大報爭相報道。日本電視臺、關西電視臺還在黃金時段播報演出實況。日本的戲劇界也在日本演劇學會舉辦的學術討論會上,充分肯定了該劇在東方文學戲劇交流中的重要意義。日本同志社大學文學系的學生們還將近松的原著與中國漢劇文學進行比較研究,激發了後續日戲的漢劇改編。方月仿以漢劇樣式,改編創作了向井方樹的《繪姿女房》 ,並應日方邀請準備再度與《曾》劇一同赴日演出,不料因日本“阪神大地震”被迫中止。

20世紀90年代漢劇頻登東南亞多地舞臺

進入20世紀90年代,漢劇的海外演出開始面向東南亞。1990年,愛國華僑、南源永芳集團公司董事長姚美良到武漢考察,並與多方聯繫,出面組織了湖北漢劇到新加坡的首演。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新加坡演出合影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新加坡國家劇場信託局原任主席張啟才贈送禮品

1990年11月5日至19日,應新加坡國家劇場信託局邀請,湖北省漢劇團一行58人,赴新加坡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訪問演出。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1990年,赴新加坡演出,陳伯華與姚美良先生親切握手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1990年赴新加坡演出,蔡燕與姚書良、陳伯華合照

此次演出是中新建交後由新加坡國家劇場接待的首箇中國藝術表演團體。演出團受到新加坡政府官員、各大會館及名流的盛情接待。演出的《八仙過海》 《求騙記》等等更是深得新加坡觀眾的喜愛。新加坡電視臺、電臺對演出作了現場錄像和錄音,並相繼在新加坡播放。各類報刊亦發表評論文章,稱讚湖北漢劇團的一流藝術水準。新加坡大學的蔡曙鵬博士,更是連續發表了《從“雛鳳凌空”看湖北漢劇團》 《為“皇親國戚”畫一幅漫畫》 《神仙美女·英雄·鬼》三篇重頭文章,以期借湖北漢劇藝術家們精湛的演出,復興新加坡的漢劇。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新加坡媒體報道

此次漢劇的新加坡首演使更多的海外華人瞭解了漢劇,也推動了1993年漢劇在寶島臺灣的破冰之旅。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湖北省漢劇團赴臺灣演出合照

1990年武漢漢劇團編劇習志淦赴臺奔喪,當時兩岸關係緊張,習志淦有意藉此難得的赴臺機會將漢劇介紹到臺灣。幾經輾轉,習志淦找到臺灣立方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述凡。江述凡親力相助,並召集臺北社會教育館推廣組長張澤民共議漢劇團赴臺一事。習志淦則在演出前夕發表《漢調一出話古今》等文,為漢劇赴臺造勢。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赴臺演出照,朱世慧(左3)

1993年4月16日,湖北省漢劇團一行60人應邀參加臺北市戲劇季演出。 《徐九經升官記》《求騙記》和《美人涅槃》三出漢戲引起了臺灣各年齡層觀眾的極大興趣,震撼了臺北,更為海峽兩岸的友好交流譜寫了新篇章。臺灣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臺灣漢聲廣播電臺還為漢劇團的幾位音樂工作者製作了長達五十分鐘的訪談節目。臺北復興劇藝學校和新生代劇坊團亦邀請漢劇團前往參觀交流。

21世紀漢劇的歐美之旅

新時期的漢劇工作者們致力於將漢劇推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漢劇工作者們亦嘗試將莎士比亞經典劇作搬上漢劇舞臺。2008年和2010年,武漢大學外語學院的熊傑平教授兩次和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合作,將《李爾王》改編成了“逆鱗”和“王薨”兩段漢劇摺子戲,並在武漢大學莎士比亞國際學術研討會期間小範圍演出,受到與會者好評。2013年11月,熊教授又推出由方月仿編劇的另一臺莎劇改編戲—— 《馴悍記》 。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漢劇《馴悍記》劇照,王荔主演

2015年2月16日至17日,經由熊傑平牽線搭橋,武漢漢劇院一行26人在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的SOPAC劇場完成了來美首秀,用傳統漢劇演繹了莎翁名劇《李爾王》 《馴悍記》 ,吸引了400餘名師生前來觀看,反響強烈。 《僑報》評論之:“採取虛實結合的寫意手法,以精湛的中國戲曲程式運用,紮實的文武基本功呈現了《李爾王》與《馴悍記》 。 ”西東大學人文學院教授David Bénéteau在觀看《馴悍記》後評價:“這場演出讓我想起了當代歐洲藝術,其音樂、唱腔、傳統舞蹈的表演形式與意大利喜劇藝術非常相似,極富表現力” ,“這完全是藝術,而不僅僅是表演。這是一場高水準的音樂盛會。演員的一招一式是如此精湛,傳統舞蹈更是很好地詮釋了騎馬等動作。 ”

2月18日,漢劇演員們又在新澤西州斯巴達學區兩位中文教師的陪同下為斯巴達高中的師生獻演了漢劇《李爾王》片段。演員們精湛的表演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深得當地學生的熱愛。

說說漢劇,在海外傳播的那六十五年

漢劇《王昭君》劇照,王荔主演

2018年春節期間,武漢漢劇院再度赴美,分別在加州聖荷西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演繹《王昭君》等漢劇名篇,讓當地觀眾尤其是僑胞在春節之際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除了赴美演出,新時期的漢劇亦遠赴巴黎,為其首次亮相歐洲畫上濃重的一筆。2016年11月20日,武漢漢劇院應邀參加由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第七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於24日在巴黎馬拉可夫劇院上演漢劇經典曲目《狀元媒》 。王荔、熊國強等主演憑藉其華麗優美的唱腔和精妙的表演獲得最佳音樂獎。戲曲節評委會主席讓皮爾斯認為《狀元媒》劇目扣人心絃,演員表演精彩,樂隊演奏也堪稱完美,是本屆戲劇節中最受觀眾歡迎的一場演出。法國著名中國戲曲專家費治(Jean-Marie Fégly)也表示: “你們展現了漢劇的美,展現了中國戲曲的美! ”

中外文化

交流的橋樑

由於新中國政府的重視,漢劇得以受到保護和發揚,作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使者走出國門,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高度活躍於亞洲多國舞臺,達到發展巔峰。新世紀的漢劇更是將視野推及歐美,以傳統中國戲曲演繹西方經典劇目。

從漢劇海外出訪的情況來看,逐漸呈現出由早期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間交流,到亞洲各國間交流,至現如今的走出亞洲、面向歐美等國,民間主動傳播的趨勢。而且漢劇每次的出演,除了臺上和觀眾面對面交流,臺下亦形成媒體爭相報道、學界展開熱烈研討的局面。

漢劇作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載體,同時亦成為中國文化與各國文化積極交流的重要橋樑。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漢劇的日戲改編和新世紀漢劇走向歐美等國演繹莎劇經典劇目,這一方面反映了漢劇工作者不斷探索創新,以新劇目詮釋傳統漢劇藝術之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保護既有漢劇並將之傳承的建議得以落實,中外戲曲得以相互交流。

漢劇的海外傳播不僅受到了海外觀眾的青睞,同時引起了各國戲曲界的關注,使得中西方戲曲在表現形式上相互借鑑,在空間轉換、意境等方面相互切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