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还是一样,感受却不相同



春运还是一样,感受却不相同​春运是中国农历前后发生的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四十天左右。“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诸多人群选择在春节反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每年的春运相当于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


春运还是一样,感受却不相同

每年屡创新高的人潮、急促的脚步、疲惫的身影……从表面看上去,现在的春运和十年、二十年前的春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这只是一种表象,虽然“春运”的名字没有改变,但是从购票开始一直到推开老家的大门,很多细节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春运还是一样,感受却不相同​应该说,春运还是那春运,感受已不是过去的感受。首先,回家的路不再遥远。以前绿皮火车是春运的主力,现在高铁、动车正在成为主流。去年,中国铁路完成了“四纵四横”高铁网的建设,高铁线路密织成网,享誉世界的“复兴号”让回家的路变得不再遥远。从“惊心动魄”到“平安温馨有序”、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高铁的开通让春运出行不再是舟车劳顿,完善的高铁网、高速运行的动车组让春运旅途的时间更短了,回家团圆的时间更充裕了。交通方式上的改变,不但意味着回家的道路更舒适、更顺畅,最重要的是回家的时间大大缩短,效率大大提高,充分契合了“归心似箭”的游子心态。交通方式的改变,只是春运之变的一个方面,更大的变化是铁路服务的改变。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化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在铁路供给侧改革方面不断加强加深,随之而来的则是服务更加接地气,尤其是近一两年来,铁路接连推出“自主选座”、高铁外卖、“接续换乘”、常旅客服务、“微信支付”等精准、便民服务。这无疑是铁路服务由满足大众需求的“走得了”向更加个性化需求的“让旅客有一个美好出行体验”迈出了重要一步,旨在民众的出行体验和幸福感。


春运还是一样,感受却不相同​可见,如今的春运已不只是转移了多少人的宏大叙事,而是关乎着每一个个体具体而微小的悲喜感受与体验。就像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要满足让人吃饱肚子,还应丰富人们的精神与权利的需求那样,一年一度的春运也不仅仅满足“让人走得了”这种最低要求了,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走得好”,让每一个人回家团聚的幸福感不因此打了折扣。春运,归根结底是场声势浩大的交通服务,评价其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运输部门及相关环节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旅客的要求与期待。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春运是旅客从准备出发起就注重感受的心灵之旅,这是新时代春运有别于以往的鲜明特点。

春运还是一样,感受却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