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三下乡不畏烈日酷暑 青春新实践助力脱贫攻坚——渭南师范学院领导看望慰问社会实践团队师生

全媒体中心 (通讯员 郭倩 刘娟宁)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我校3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践活动在省内各地相继展开。7月18日至20日,校党委副书记任健到渭南临渭区三张镇、阎村镇三李村、白水县史官镇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和仓颉庙管委会研学基地等看望慰问我校各实践团队师生,了解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与团队师生亲切交谈。校团委副书记姚明亮、办公室主任刘娟宁、团委干事郭倩等陪同参加看望慰问活动。

在三张镇中心小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帆、带队老师张小苗介绍了2014年以来 “彩虹之约”支教团队开展“爱心陪伴 圆梦三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支教团队连续五年开展特色支教,设计交通安全教育现场教学等,为三张镇留守儿童送关爱。学校领导还看了小朋友的生物标本作业、观摩了生动的趣味化学课,支教团队学生细心演示化学实验,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支教团队负责人李春环同学说,来这之后深深感到一种责任和使命,一方面代表学校来支教,深感责任重大,另一方面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是一种信任,不能辜负家长的期望,要真正给孩子们带来有用的东西。

学子三下乡不畏烈日酷暑 青春新实践助力脱贫攻坚——渭南师范学院领导看望慰问社会实践团队师生

在阎村三李小学,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宋丽萍、团队负责人赵杰同学介绍了获得2017年团中央“线上三下乡优秀新媒体传播团队奖”荣誉的向阳志愿服务队此行的具体安排,包括设计开展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课程为71名小朋友提供专业课程教学、村委会墙面彩绘实践活动等,同时表达了为团区委、村委会对此次支教活动全力支持的感动。参与墙面彩绘的“外援”莫斯科艺术学院高申垚同学说,我们也申报了社会实践项目,虽然因为准备不充分、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没有获得立项,但是仍然希望通过亲身参与其他社会实践团队的活动为助力脱贫攻坚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在白水仓颉庙管委会研学基地、史官镇关爱留守儿童之家,丝绸之路艺术学院美术学部党总支书记白锐、团总支书记段喆杰、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孙宁、传媒学部赵登文同学等师生分别介绍了我校美术学部赴白水仓颉庙景区文化手绘实践团、传媒学部仓颉文化微视频制作实践团和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白水史官镇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开展工作的情况。美术学部带队教师吕铭、赵斌两位老师分别从分组、测量、讨论和文化手绘的样稿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实践过程和预期成果,并一一展示了团队绘制的样稿图。微视频制作实践团成员薄轶轩介绍了视频拍摄脚本设计和场景采集情况。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两个学院的队员们,就开展陪伴服务、课程辅导、社会调研等情况作了介绍。

在慰问与交流中,党委副书记任健指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向广大青年学生提出希望,一要正确认识艰苦环境更能够磨练意志,希望同学们珍惜实践锻炼的机会,重视学生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克服困难,在锻炼能力的同时享受过程,服务社会进步。二是要同学们深入农村,了解社会民生,了解农村教育现状,了解农村儿童的期盼,在设计特色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够多写出调研报告、论文,多形成实践成果。三是希望同学们要学会思考,遇事先思考,多思考、多观察、多留心、多交流,能够“迎着朝阳,想想今天要做什么”,同时积极分享总结每一天的实践感悟。四是要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加重视专业学习、重视自我学习、重视意志锤炼、重视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我、重视服务奉献社会。他还希望同学们在吃住等方面努力克服困难,在交通出行方面注意安全,同时提醒同学们在高温环境下一定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表达了学校对实践团队同学们的慰问和关心。

2018年,我校组织省内外实践团队34支,以“青春新实践、奋进新时代”“渭师学子三下乡 当好扶贫生力军”为社会实践和脱贫攻坚专项活动的主题,实践内容涉及支教、宣讲、调研、科技支农、文创产品服务等九个方面,其中支教团队7支,对口服务地区白水县4支,宝鸡市太白县1支,临渭区乡镇2支,在“万名学子扶千村”的生动实践中做出了师范类院校专业支教志愿服务工作的表率,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两周的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获得宝贵财富、为在助力脱贫攻坚伟大工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而自豪。

主管:渭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