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告別2017步入2018,已過了大半的時光,生活依舊日復一日沒有任何波瀾......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生活是什麼、要如何生活,我們從何處而來又要去往何處,這個問題一次次出現在腦海中,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也有類似的疑問;歲月最是無情,可以讓人面目全非,遍體鱗傷,但美好的事物、卻可以用相機定格;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江西著名的景點--廬山

===================

鬧鐘定的4點,結果不到4點就醒了,可能是因為興奮吧......起床第一件事衝入洗手間,開始洗澡順便洗臉刷牙,然後就是坐在床上開始等待,等著叫同行的美女起床,其實此時內心還是很坎坷的,很怕兩位美女因為太早不願意起床而取消此次旅行,不過還好,咱欣賞的妹子早已枕戈待旦也已經起床了,半個心放下了;另一位對我來講非常重要,可千萬不能掉鏈子呀,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當時間走到了4點半時,一切感覺在此刻定格,拿起手機迅速撥通她的號碼,電話那頭響起她那睡意朦朧的聲音,很美,哈哈,此中細節不便描寫...... 還有一位便是我的室友,他比我更是誇張,一宿沒睡,躺在床上看了一夜的電視,真的是無語了,OK,都沒問題了,那就出發吧,廬山我們來了......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此次旅行,徒步並未坐車上山,山路崎嶇,四人小隊出發,比較擔心兩為美女抱怨,哈哈,不過還是比較另我意外的,平時看似運動量極少的她們竟然速度體力比我都好,我可是每天要跑十公里的人呀,這、這、這個就有些尷尬了,難道是我真的老了嗎,唉……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我們爬的是仙人洞前方的山脈,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攀爬,山頂已近在咫尺,途中遇到山上的村民,閒聊攀談中得知山頂收費口旁邊有個洞可以逃票,哈哈,這個可以有......當我們到達售票處附近時,嘿!經過一番搜尋還真找到了那個洞口,其實所謂的洞口是鐵柵欄圍牆,被人給破壞了個缺口,嘻嘻,不管怎麼說入山的門票是可以省......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冬季本來是看雪景的季節,可是我們選的時間不太好!沒有趕上下雪天,浪漫的雪景是沒得欣賞了(我們回來第三天,廬山就下起了大雪),有些沮喪,又非旅遊的旺季所以山頂顯的非常安靜,靜、靜,靜的有點可怕有點壓抑......

先來幾張朋友雪天來拍的美景吧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我們到了山頂就在仙人洞附近的幾處景點隨便欣賞一會兒,然後就一起前往牯嶺街準備吃飯。(牯嶺街商店鱗次櫛比,有郵局、銀行、電影院、大會堂等,有接待國際、國內旅遊者的廬山大廈、雲中賓館、蘆林飯店等,共有賓館飯店、招待所、休養所多處,還有西式別墅上千棟。牯嶺街三面環山,一面峽谷,東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為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到牯嶺街,幾個人尋思了一下,感覺也沒什麼胃口,所以就在肯德基吃了些快餐;牯嶺街的吃食還是相當便宜了,味道嘛,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於我個人而言味道還是不錯地 ,所以來廬山玩,吃的不用帶直接在牯嶺街吃就行,感覺和城市的正常的價錢差距不大。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因為今天大家起的太早,吃過午餐都顯的比較疲憊,因此我們決定找家賓館,先洗個澡然後小睡一會兒再進行下一步的行程。找了家賓館,我們先洗漱一番,然後接著小睡了大概二個小時,午休過後,下午時間我們去了錦繡谷、仙人洞、花徑、廬山會議舊址、如琴湖......

錦繡谷,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匯而成。因第四紀冰川作用,錦繡谷這塊面向西南的山間凹地,經過冰川的反覆刻切,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春時雜英百千種,燦爛如熾,至冬初蒼翠不剝,丹楓綴之,亦自滿眼雕繢。"四時紅紫匝地,花團錦簇,故名錦繡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中修煉,直至成仙。後人為奉祠呂洞賓,將佛手巖更名為仙人洞。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洲(九江)司馬時,於公元816年登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故後人稱此地為“白司馬花徑”,並建造了 “景白亭”。1988年在園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慶製作的白居易石像立於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如琴湖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亭臺碑碣,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會議舊址位於牯嶺東谷擲筆峰麓。這裡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同志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如琴湖,因湖面形如樂器小提琴,所以故名"如琴湖"。坐落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牯嶺街的街心公園。建於1961年,面積約110000平方米,蓄水量約1000000立方米。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太陽漸漸下山了,在它消失前,拍張照留住這美麗的一刻。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悠閒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時間很快到了晚上6點,進入冬季,6點天色已漸黑,本打算晚上在牯嶺鎮打打檯球易或是喝K,我們在街道尋找了一番,並未找到,可能因為是淡季的原因,這些娛樂場所並未開放,所以也是很無奈,因此我們在牯嶺街買了點零食,然後回到賓館先是洗漱一番然後就是以半夜的鬥地主結束了一天的行程。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我們此次旅行只按排了兩天的行程,因此第二天並沒有去其它景點,依舊在牯嶺周邊隨便轉了轉,本打算坐纜車下山,可惜當天纜車又趕上檢修,所以沒辦法最後經大家商量後叫了一輛車下山......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廬山因為這兩首詩,另我很是嚮往,其景並無太過特別之處,但廬山卻是一個避暑和養老的好去處;有這麼一句話形容這裡很合適“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對廬山而言,兩者皆是

=============================

兩天的行程轉眼間便結束了, 悠閒的時光總是很快,多麼希望時間能停留在此刻,因為此次行程中有一位是我喜歡了很久的人,可惜卻只能喜並不能擁有,唉!世上哪有不散的筵席呀,還好有相機可以記錄那一刻, 直到永恆......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廬山永恆的記憶,不是刻骨銘心卻牢牢記在心中

旅行,風景只是其次,和什麼人一起才是重點。如開始講的那般,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不清楚,要走向何方也未可知,唯一想明白的便是在人生這次單程旅行中去珍惜那些你認為值的珍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