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作为家长,我们不会忘记给孩子好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天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记教育孩子。这种教育不是多读课本,不是多做练习,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很多时候都是说得容易做着难,大道理都懂,可是面对熊孩子不尊重他人的时候,真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所以经常通过话语引导着孩子该怎么做。可是,如果经常告诉孩子说:“开水很烫,别接近开水。”那么这个孩子可能永远不知道“很烫”意味着什么,只有他自己被开水“烫”过一下,他才能深刻的领悟“烫”意味着什么!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其实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道理都懂”,和“开水很烫”有异曲同工之意。道理都懂不等于你能够完全的领悟!家长往往害怕自己的孩子粗鲁、不懂得尊重人,经常为此感到无奈,虽然他们尝试建立规则,设置限制,但仍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无视规则,打破界限,为所欲为。所以我们总是屡见不鲜这些情形: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东西、未经允许擅自拿别人的物品……这些问题似乎在孩子成长的某些阶段已是司空见惯。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就拿前几天小编的亲身经历来说吧。小编正在餐馆里吃午饭,店内座无虚席,这时来了一对母子,坐在了小编的旁边,小男孩约莫6、7岁的样子,在等上菜的间隙,小男孩一会儿在小编身边跑来跑去,一会儿大声说话,一会儿又站在小编前面吃妈妈面前的食物,一双拿筷子的手眼见都快落到小编的碗里了。我反感地看看小男孩,又看了看他母亲,整个过程,她只是静静地坐着,低着头刷着手机,时不时抬头看看穿来穿去的儿子,不痛不痒的轻声提醒了小男孩稍微收敛一下。小编只能加快吃饭速度,立马闪人。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每次亲戚来家做客前,小A都“如临大敌”,要把家里的私人物品收起来,问他为什么。他说每次亲戚家的熊孩子一来,问也不问就到每个房间里找好玩的,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哭着要拿走,大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些小玩意。有一次熊孩子硬要拿他的手机玩,结果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把屏幕摔得粉碎,还拒不道歉。“当时我气得牙痒痒,但考虑对方是亲戚,孩子又很小,没法跟他计较”。

我们现在看到的熊孩子,他们不尊重他人,不礼貌对待他人,自私,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他们错了吗?他们没有错,他们做的是他们认为对的事情。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不对。只有人告诉他们:你还小,我们可以让着你。

这些事情和行为看起来似乎很小,看起来似乎是他们个人的性格问题所致,但从根本上看,家庭教育在教养方面的缺失,才是首当其冲的。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以应有的尊重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尊重,不仅体现在对老师、亲戚朋友的态度上,更体现在面对素不相识的人时。因为社会,才是检验孩子教育的真实课堂。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中国的父母为孩子支出从不吝啬,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几乎是一一满足,而很少对孩子进行关于爱和尊重的教育,以致我们很多孩子缺乏尊重他人之心。

对于调皮捣蛋、精力旺盛的孩子,大众统称他们为“熊孩子”。而有的熊孩子的家长,非但不自省,反而会进行这样的自我催眠“我的孩子之所以调皮,是因为他好动,而好动恰好是智商高的表现”。这是一种很大的认知偏差,孩子在动作和言语发育的早期,虽然的确需要通过爬行、跳跃、触摸或者品尝来感知这个世界,但是,这并不代表在这个过程中,谁的动作更激烈,谁的影响范围更广,谁就更聪明。

其实,在鼓励和陪伴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尽早灌输必要的规则,反而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因为只有在社会和大众允许的范围中,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呢?

首先,不侵犯他人,包括他人的身体和他人的物品。未经允许不能拿他人的任何东西,不以任何理由去触碰他们身体隐私,杜绝伤害他人身体。

其次,不破坏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公共环境等等。如果大人能做到物品轻拿轻放,不大声喧哗,爱护一草一木,孩子自然会成为环境的守护者。

当然,这其中大人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当大人尊重他人、接纳他人,并且爱惜环境的时候,孩子就如同照镜子般的自然跟着做。

熊孩子”五行缺“尊重”

当孩子有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时,可能他并不是不尊重别人而是他还不理解这样做是不尊重别人,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伤害别人,这时我们不要责骂孩子,而是要静下心来,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问问孩子如果别人这样对待自己,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这样做的坏处。告诉孩子有教养的孩子应该同情别人,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是一种放低了自己的谦逊,是替人着想的善良,更是将心比心的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