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读一封家书,我就是《朗读者》的素人代表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家书是文化及文明的重要载体。就是这一封小小的书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教育意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赤诚的感情。

从古代的《颜氏家训》,到近代的《曾国藩家书》,再到当代的《傅雷家书》,这些名人家书中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真情流露,对子女的循循善诱,还记录了历史与时代的变迁,让后人真切感受到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内涵。

活动|读一封家书,我就是《朗读者》的素人代表

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展很快,人情味却很淡。或许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就能解决人们交谈的需要,但这不是沟通。东方人本就情绪内敛,习惯把感情放在心里,经常“爱在心口难开”,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沟通的真心和所谓的仪式感。

而当你,在书桌上铺开信笺时,沟通的仪式感就形成了。再将自己从焦虑、忙碌的生活中抽离,沉下心遵从内心时,你想要倾诉的欲望就会强烈很多。家书,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也是一种慢时代亲情的重温。

活动|读一封家书,我就是《朗读者》的素人代表

家书的热潮,带动了《朗读者》、《信中国》等朗读家书的节目。虽然为了扩大影响力,这类节目请的朗读者多是明星大腕,但也有像《一封家书》这样的,触达社会底层的素人朗读者。读家书,听家书,不仅只是对传统家书文化的追忆,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在日常高压生活下,对慢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亲情理解的心理需求。

活动|读一封家书,我就是《朗读者》的素人代表

在众多家书著作中,《傅雷家书》算是知名度较高,传阅较多的一本了。

傅雷曾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其中不乏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但也包含了对国家的真切热爱。长辈“言传身教”,教育好晚辈,才是每个人的大事业,也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活动|读一封家书,我就是《朗读者》的素人代表

用一句话概括《傅雷家书》,那就是:在艺术中谈论人生,在人生中谈论艺术。

家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层,一是傅雷作为一名父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劝慰和鼓励;二是傅雷与儿子亦师亦友,互相探讨艺术真谛和自我修养;三是傅雷作为精神导师,对儿子进行为人处世、德行素养的指导。

《傅雷家书》不仅是中国亲子教育的范本,也是我们成人修身齐家的准则。如果你对家书感兴趣,不妨下载个AbcPen,进行朗读,每日给自己,或者给孩子读上一封家书,一起揣摩各中滋味,岂不妙哉!

活动|读一封家书,我就是《朗读者》的素人代表

家书,是一场遇见。

不浓烈,自有味

朗读,是一种陪伴。

不喧哗,自有声。

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

欢迎大家参与“笔声朗读者”家书朗读活动,

读出你心中的那份情,寄予你心中的那个人!

(顺便提醒一声,母亲节快到了哦,

给母亲读一封自己的亲笔信,想来也十分有意义~)

活动|读一封家书,我就是《朗读者》的素人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