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年3月27日,三國曹魏大鴻臚夏侯玄因反對司馬師被處死並夷三族

夏侯玄(209年-254年3月27日),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字泰初,一作太初。三國時代曹魏政治人物,夏侯尚之子,嗣其爵,為夏侯霸的侄子輩。其妻李惠姑被道教尊為女真仙。其母德陽鄉主是曹爽父曹真之妹,故與曹爽為表兄弟。另外他是早期的玄學領袖,有《夏侯玄集》,今已佚失。因反對司馬師,被滅族。

254年3月27日,三國曹魏大鴻臚夏侯玄因反對司馬師被處死並夷三族

夏侯玄年輕時已知名,弱冠之年官拜散騎黃門侍郎。一次進見時以與出身卑微的外戚,魏明帝毛皇后弟毛曾同坐以為恥,面露不悅,因而被貶為羽林監。

景初三年(239年)明帝死後,曹爽以大將軍身份秉政,夏侯玄累遷散騎常侍、中護軍,在中護軍任上選拔了很多後來成為州郡長官的人才。曾和司馬懿議論時事,其政見得到司馬懿的肯定。不久官拜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

254年3月27日,三國曹魏大鴻臚夏侯玄因反對司馬師被處死並夷三族

正始五年(244年)和曹爽一同經駱谷伐蜀,即興勢之戰,但受阻於蜀漢軍隊,駱谷漫長的補給線最終隨運輸動物不堪勞累大量死亡而崩潰,夏侯玄以局勢惡劣而請得曹爽退軍,但還是遭到蜀軍追擊,傷亡嚴重,夏侯玄亦因此敗為人所笑。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在高平陵之變後失去權力,並被司馬懿所殺,夏侯玄亦因故被徵為大鴻臚,數年後徙太常。夏侯玄遭到貶絀而感不得志,遂與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二人密謀誅殺大將軍司馬師,推夏侯玄為大將軍。

254年3月27日,三國曹魏大鴻臚夏侯玄因反對司馬師被處死並夷三族

嘉平六年(254年),李豐聯結了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賢等趁皇帝拜貴人的機會動手殺司馬師,但司馬師事先收到風聲,特意召見李豐並將之殺死,接著司馬師收捕了夏侯玄等人,並將他們皆夷三族。下獄時,廷尉鍾毓意欲和他交友,被他拒絕。夏侯玄後在東市被處刑,死前神情自若,面色不變,享年四十六歲。

據傳相貌英俊,與嵇康、潘岳等人同為魏晉時期的美男子。在文學上頗有造詣,著有《樂毅論》,因後來為“書聖”王羲之所書寫而傳於天下。他與一些當時俊士合稱“四聰”,和諸葛誕等八達及劉熙等三豫共十五人並稱,皆遭明帝以其鼓吹浮華之風而貶黜。又與何晏、王弼二人同屬當時社會所稱的“士派”,玄、晏、弼三人據說是中國服食藥散的祖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