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是一篇SCI的重要部分

一篇SCI如果有一個好的Discussion,那麼可能從3分的文章變成5分的文章。故而對於一篇SCI而言,如何寫好Discussion部分的內容是我們必須瞭解的重要內容。

Discussion是一篇SCI的重要部分

那麼,我們在寫作Discussion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要點呢?

1、簡要概述該研究的主要結果和發現:討論中通常先簡潔回顧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和目的,但不要簡單地重複前面引言內容和簡單地羅列結果部分已提出的數據和資料。同時要指出該研究所獲得的結果是否支持你前面提出的假設,如結果不支持你前面提出的假設或獲得了超出假設的新發現,應分析說明?

2、對研究結果進行全面比較和分析,解釋結果產生的機理:在對該領域專業文獻全面閱讀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先前相似的研究結果進行對照和比較,如結果相似,要進一步說明自己的研究與他人先前的研究有什麼區別和新意。如結果不同,也不要斷言自已的結果正確,別人的結果錯誤。事實上,研究結果常常沒有絕對的對和錯,重點在於分析各自研究的優劣和侷限,找出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對主要研究結果作簡要總結和比較後,要解釋導致這些結果的原因。SCI論文都重視對研究結果產生機理的解釋,如你本身就是研究機理的論文,要對機理清楚說明,反之,你要結合相關參考文獻來解釋產生這些結果的機理,有時你可能只能進行推測,但你的推測一定要合理。

3、說明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任何一項研究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對科學發展都只起著“添磚加瓦”的作用,無論是方法和結果都具有侷限性。因此,在討論中自己要說明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對長處要重點闡述,以表明該研究的科學價值,短處也要明確指出併合理解釋,二者缺一不可。實際上,審稿人最注意尋找的可能就是你研究的短處,如果你自己指出併合理解釋,這樣會更容易獲得審稿人的諒解,但你如果刻意將自己的缺陷掩蓋起來,一旦審稿人自己發現了你的研究短處,那麼他對你文章的信任就會發生動搖,同時他可能還會心生疑竇,是否還有其它未發現的缺陷呢?

4、闡述研究結果的科學價值和意義:一項具有價值的研究不是因為你做了大量的工作,獲得了大批的數據和高清的圖片,而是在於研究有什麼新的發現和科學價值。對研究結果的科學價值和意義可從以下幾方面去說明:

Discussion是一篇SCI的重要部分

(1)你的研究結果有什麼新的發現及理論意義?其結果能否支持或反駁該領域中現有的理論、或對現有的理論進行修正;

(2)你的結果有什麼實用價值?能否證明以前的假設或提出新的假設?對臨床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決策能提供什麼積極意義或使用前景?等等;

(3)你研究獲得的新發現或新方法或新理論是否可以擴展到其他領域?是否有助於我們理解更廣泛的領域?但要注意的是,對研究結果的科學價值和意義的表達要實事求是,不逾實證界限,不要誇大其詞,適當留有餘地......

5、指出本研究還遺留那些未解答的重要問題以及今後的研究方向、設想和建議等。

Discussion如何寫出深度和廣度?

首先,選擇要深入討論的問題。Discussion一開始要重新說明主要發現,用一個句子表示較為理想,太長就有重複Result內容的嫌疑,也顯得累贅。選擇合適的結果在Discussion部分進行深入討論,是寫好該部分最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說,可根據如下原則來判斷:如果你的結果體現了實驗的獨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沒有得到的,那這個結果就是要重點討論的問題;有些結果和前人的研究一致,並沒有顯著性差異,就應該一筆帶過而無需深入討論。Discussion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創新性,並體現出顯著區別於他人的特點,區別大和小是另外一個問題,重要的是要有區別,區別就是創新。

對選中的問題按一定層次從多個角度進行討論,說理要有根據、問題要講清楚、講透徹。選擇的問題有時不只一個(多數情況是2個以上),因此要按一定層次描述清楚。一般來說,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間,次之的放開頭和末尾。放在中間能將評審人的情緒帶至高潮,前面是鋪墊,後面是總結。這樣的順序似乎更合適。問題無論大小,是否重要,都要從多個角度展開深入討論:(1)首先要有類似結果的對比,說明自己結論的獨特性;(2)其次要系統闡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方法有多種(從實驗設計角度,從理論原理角度,從分析方法角度,或借鑑別人分析方法等等)。

當然,Discussion部分還要注意保持和Results的一致性!就是結果和討論要一一對應。千萬不要出現按討論的內容可以推出與實驗相反的結論這種情形,那證明你的討論思路是徹底的失敗或你的實驗壓根兒就是失敗的。

對於文章不足的闡述

Discussion要全面說明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兩者不可偏廢。實際上,編輯和讀者最注意研究的短處,這是所有醫學研究不可避免的,切不可揚長避短。審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結果,更注意的是你對於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討論,是否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有沒有將你的研究結果放到一個恰當的位置上。

應該將該研究與以前的工作聯繫起來,不是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較其優劣。與其它研究進行對照,切忌將自己的缺陷掩蓋起來。重要的是應該討論為什麼會得出不同於別人的結論,作者可以放開去推測;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結果為什麼與別人的結果有差別,就不便作這種推測,也不該斷言自已的研究結果正確,而別人是錯誤的。

推出自己的研究的意義

接著應該討論自己的研究“表明”什麼,如何解釋自己的研究發現,以及對臨床醫生或決策者有什麼意義?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險的,多數編輯和讀者能夠理解作者的謹慎,不逾實證界限。作者會讓讀者自己去判斷研究的意義,有時候,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結果證明不了什麼,防止讀者得出過度、不實的結論。

最後,應點明哪些問題尚未解答,以及要繼續做的工作。顯然,編輯和讀者不喜歡誇大的作法。事實上,很多作者對論文的這一部分常常寫得亂糟糟的。雖然無法阻止作者寫一篇充滿推測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測而毀了證據。

寫好之後回顧一下,保證思路理順,邏輯清晰。若沒有信心,可以給討論部分加一些小標題,不但重點突出,也能夠幫助讀者迅速把握Discussion的思路。

Discussion是一篇SCI的重要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