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SCI,教師喜洋洋?


最近下班,發現媳婦有點愁眉苦臉,心情時好時壞,偶爾還會斷崖式下跌。本以為前段時間我接連三次發高燒,她擔心我,感動得不要不要的。但仔細一探究,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頓感心裡哇涼哇涼的。但媳婦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咱也得關心啊!愁啥呀?原來最近國家兩部委發文破除論文“SCI至上”(SCI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科技文獻索引系統),那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排名等,會不會統統的不要,老師搞科研還追求點啥。


想想也是。媳婦對高水平的SCI論文那還是十分看重的。記得她評職稱,我給她支“高招”,讓她不要那麼辛苦,把不同層次的論文組合一下,儘快評上算了。但她很不屑,說我拿她的學術聲譽開玩笑。於是乎,她幹起了“5+2”、“白加黑”,週六保證不休息,週日休息不保證,每篇文章都盡心使力、精雕細琢,硬生生花了好幾年才評上副教授。而她的同學,科研水平不見得比她強,已經快問鼎教授“寶座”了。現在,一夜間她追求的東西突然不是那麼重要了,這就像有人告訴李莫愁,《玉女心經》就是一團廢紙,有人告訴歐陽鋒,武林早已解散了,趁早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人生都坍塌了,怎一個愁字了得。


媳婦都服務不好,何以服務天下。好歹咱也在教育系統幹了十幾年,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這事,值得說道說道。於是乎,咱去網上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評論已成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過去很多人匍匐在地、頂禮膜拜的“SCI大神”,已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一些評論更是將其踢翻在地,踹上幾腳,還吐了幾口唾沫。好嘿喲!


有大咖說,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咱的英語是體育老師教的,查了半天,好像可以翻譯成“中國人愚蠢的想法”)。也有大咖說,SCI搞得中國科研人員貧於創新、貧于思想!總之一句話,這廝良心大大的壞,不嚴懲不足以平民憤。真可謂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死寶寶了。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但冷靜下來想想,事情果真如此嗎?用犬子最近掛在嘴邊的一句英文,NoNoNo。


說句公道話,SCI作為科技評價工具引入中國,對推動中國科技發展,功勞還是很大的。但目前我們的科研評價過度倚重SCI也是不爭的事實,以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大成燎原之勢。有些人更是為了發SCI論文無所不用其極、醜態百出。一個“唯”字,給中國的科研生態帶來的傷害可不小。因此,破除“SCI至上”,成了社會普遍的呼籲。這次兩部委文件的出臺,可謂正當其時,向“論文掛帥”、“SCI至上”的頑瘴痼疾下了一劑猛藥,頓時感覺空氣中瀰漫著萬籟精華。


那咋個破法呢?我們破“唯”,就是要明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等的不同標準,不能讓論文特別是SCI論文成為獲取資源的敲門磚、成為暢通無阻的通行證、成為弄虛作假的護身符。我們破“唯”,就是既要提升“錢”變成“紙”的質量,又要提升“紙”變成“錢”的能力,更加突出科研成果的價值、影響、創新質量和貢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君不見,鍾南山院士發表SCI論文百餘篇,但國人銘記的,是他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成為無雙國士;袁隆平院士發表SCI論文60多篇,但感動中國、感動世界的,是他解決了很多人的吃飯問題。


當然,凡事不能走極端,不能把洗澡水倒掉的同時,把孩子也倒掉了。不能因為有人偷盜發家,你就否定勤勞致富。不能因為“道不同”,你就不好好走路。破除唯論文不是不要論文,破除“SCI至上”也不是不要SCI。咱打開天窗說亮話,論文是衡量學術成就和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據,SCI是各國廣泛採用的一項學術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特別就SCI,無論你愛與不愛,你念與不念,你用與不用,它都在那裡,不捨不棄,忠貞不渝。正如有學者所言,不應在方向上完全否定,在應用中完全放棄。


有人說,不以中文為載體、不以中華文化為內核的中國科技,實際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愛需要很大的勇氣,說這話需要更大的勇氣。我們的確要反對搞西方的月亮比中國的圓、整中文論文低人一等那一套。但也要學會“講兩句話”,不能因噎廢食,走向反面。不管怎麼改,有一條咱還得堅持,就是要鼓勵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界發出中國聲音,咱可不能自絕於世界。


在下深以為,破除“唯論文”、“SCI至上”,從根本上講是政府部門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對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是一場重大考驗,必須大力推進教育簡政放權。打破一箇舊世界難,建設一個新世界更難。要大膽地“破”,也要更好地“立”。

這次文件的出臺,提出了很多“硬核”舉措,但要真正落到實處,讓老師門真正走心、感到舒心,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我多年的工作經驗,這事“太南了”,還真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之前的評價體系儘管問題重重,但因為偏重量的評價,所以可操作,老師們還可預期(我當年擬寫工作彙報的時候,科學研究成績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因為量化指標比較多;人才培養質量很多是質性評價,每次寫彙報都要愁掉好幾根頭髮,以至於現在髮際線經常遙望天際線)。

道路千萬條,公平第一條。現在,量化考核弱化後,老師們關心的,還是如何體現公平公正,畢竟學術圈的風氣,你懂的。老師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改革推進者還是要高度關注的,我們就一起期待更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實招硬招吧。

So,破除“SCI至上”是正確的,但也是艱難的,路漫漫其修遠兮,且行且珍重吧!

(本文圖片來自於新華網、新民網、南方+、青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