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來柴桑是爲周瑜弔喪嗎?遂成枯落,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周瑜病故之後,孔明前往柴桑弔喪。眾位將領都說,人人都說什麼周瑜大都督和諸葛亮關係很差,可是,諸葛亮卻親自前來弔喪,而且哭得那麼傷心,看來,人們說的都錯啦。而東吳新任都督魯肅,和孔明關係一向和善,看到孔明悲傷,心想:“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諸葛亮來柴桑是為周瑜弔喪嗎?遂成枯落,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東吳諸將以魯肅為首,都被諸葛亮祭奠周瑜的情誼深深感動。那麼,諸葛亮來柴桑為周瑜弔喪,究竟是不是多情呢?我看,不但並非多情,而且更是無情。

看諸葛亮聽說周瑜病逝之後,如何表現。孔明在荊州,夜觀天文,見將星墜地,乃笑曰:“周瑜死矣。”

可是,在東吳諸將面前,諸葛亮卻伏地大哭,三國第一人,在表演才能上也技壓群雄,諸葛亮祭奠周瑜的大哭,完全可以和長坂坡,劉備摔阿斗時的一哭相比美。君臣二人都是實力派表演巨星。

其實,當諸葛亮前往柴桑時,魯肅是非常擔心諸葛亮的安全的。東吳諸將大都是周瑜心腹,感概都督被孔明氣死,都發誓要殺孔明以洩憤。那麼,當孔明來是,諸將為何不動手呢?

有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諸葛亮前往東吳,是有備而來。諸葛亮並非孤身一人前往,而是帶著趙雲,帶著五百甲士前往。書中明言:“周瑜部將皆欲殺孔明,因見趙雲帶劍相隨,不敢下手。”

當然,這個原因只是表層原因。就算是趙雲帶著一千人來,在東吳的地盤上,如果孫權或者魯肅下令要殺諸葛亮,再多幾個趙雲也保不住諸葛亮。

第二個原因,也是深層原因,是諸葛亮一番悼詞打動了東吳諸人。

但是,諸葛亮要表達的主要內容還是第四點。即周瑜本人就是東吳聯劉抗曹政策的確立者,而諸葛亮自己也是助吳拒曹,輔漢安劉,雙方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既然諸葛亮對於東吳的未來是如此重要,並且周瑜本人也希望繼續聯劉抗曹政策,那麼,東吳諸將在周瑜靈前,又怎麼忍心,怎麼能夠動手殺掉孔明,違背周瑜生前遺願呢!諸葛亮的一番悼詞救了自己。

小說八十四回名為《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 ,在劉備兵敗之後,陸遜去追,追到江邊,看到幾堆亂石,可亂石中卻隱隱有殺氣流露。陸遜大疑,尋訪當地百姓詢問,說是諸葛亮在入川之時,曾經在此地佈陣,因此陣中經常有云起湧出。陸遜到山頂觀看之後料定無事,以為不過是惑人之術,便率軍進入陣中。可不料剛進入就飛沙走石,狂風大作,急忙退兵,卻找不到歸路。此時有一老者出現,將陸遜帶出險地。此老如此講述:

“老夫乃諸葛孔明之岳父黃承彥也。昔小婿入川之時,於此佈下石陣,名八陣圖。臨去之時,曾分付老夫道: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他出來。老夫適於山岩之上,見將軍從死門而入,料想不識此陣,必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將軍陷沒於此,故特自生門引出也。”

此段文字有多處不可解。

莫非是事前諸葛亮改變主意,指示黃承彥如此?馬良曾經問諸葛亮,一旦劉備戰敗,成都將如何面對。諸葛亮說,陸遜必定不敢來追。馬良問原因,諸葛亮說,當年入川的時候,就在魚腹浦埋伏下十萬雄兵。馬良說自己來往魚腹浦多次,根本沒有見到一兵一卒。諸葛亮說,不用多慮,以後自然就明白了。從此段文字可以看出,諸葛亮根本沒有改變當初的決定,是非常希望以八陣圖來大敗吳軍的。黃承彥棄諸葛亮殷切囑託於不顧,此二不可解。

那是否黃承彥此人昏聵,諸葛亮所託非人?

而北方的曹丕,在瞭解到劉備下寨佈局之後,以為:“陸遜若勝,必盡舉吳兵去取西川;吳兵遠去,國中空虛,朕虛託以兵助戰,令三路一齊進兵,東吳唾手可取也。”曹丕雖然才智不及曹操,然奸詐如出一轍。

而這一點,黃承彥當然也會知道。黃承彥家在荊州是世家大族,在劉表之時,劉表後妻赤壁之戰之後,荊州歸於劉備,作為軍師諸葛亮的岳父自然同樣為朝野敬重。劉備攻吳,節節勝利,當時的荊州,大部分依然是蜀漢掌握,黃承彥雖然號稱歸隱,想必對軍前局勢也瞭若指掌。曹丕都能準確的做出判斷,作為一位有非常遠見的智者,黃承彥當然也能夠準確判斷天下局勢。

於是,東吳軍隊進攻蜀漢,進軍八陣圖,勢必大敗,主將陸遜甚至可能身亡於其中。這對於蜀漢是好事,但更是壞事。 當東吳的主力部隊在八陣圖中消耗,甚至主將死去之後,面對強大的魏國部隊,吳國勢必土崩瓦解。而一旦失去了強援,此時的蜀漢無力獨自對抗曹魏,不久就會被擁有中原和江東的曹魏迅速消滅,天下一統歸於曹魏。這是黃承彥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黃承彥在沒有得到諸葛亮的指示下,把陸遜帶出了八陣圖,保存了東吳的主力。而陸遜在得知魏國大軍來犯,也立刻回軍抵禦,蜀漢得以喘息。

既然,黃承彥知道救出陸遜對於蜀漢是如此重要,為什麼不說是諸葛亮的命令,而把美名歸於自己呢?還有,我們翻遍《三國演義》,在救出陸遜之後,黃承彥也再也沒有出場。對於這樣一位有大功於蜀漢的人,劉備也好,諸葛亮也好,為什麼沒有任何表彰的跡象?

因為當時劉備還活著。

在劉備出兵東吳前後,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已經非常微妙,甚至可以說有些排斥。在以往的十多年中,劉備無論大小事都會徵求諸葛亮的意見,可此次傾國出征東吳卻沒有,甚至在出兵之後也事事獨斷專行,尤其不聽所謂丞相的意見。在劉備兵敗之後,面對諸葛亮,劉備心中極為愧疚,可愧疚同時又有幾分猜忌。對當時與東吳的政策,劉備也持對抗意見,因此朝廷上下都無意和東吳交好。黃承彥這樣私自放走東吳主帥的行為當然得不到蜀漢官方的表彰。作為女婿的諸葛亮當然能夠明白岳父的苦心,可面對一臉病容,對東吳充滿仇恨的劉備,諸葛亮也只能選擇沉默。

於是,失去荊州,主力盡喪的蜀漢,龜縮在四川,舔舐傷口,等待時機。到劉備在白帝城去世之後,諸葛亮不顧朝廷上下的眾多非議,堅持和東吳聯盟,並主動派使者前往東吳修好,重新建立起孫劉聯盟。但因為是陸遜間接害死劉備,就算是東吳眾人皆可原諒,營救陸遜絕不可原諒,於是黃承彥依然沉寂了下去。

不過,黃承彥本來就是一位淡泊名利,看淡榮辱的隱士,以他的修為,更不會在乎這些世俗的榮譽,只要對女婿諸葛亮好,一切都已經足夠。

名人介紹

諸葛亮來柴桑是為周瑜弔喪嗎?遂成枯落,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來柴桑是為周瑜弔喪嗎?遂成枯落,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原文翻譯及賞析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澹泊 一作:淡泊;淫慢 一作:慆慢)

諸葛亮來柴桑是為周瑜弔喪嗎?遂成枯落,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

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諸葛亮來柴桑是為周瑜弔喪嗎?遂成枯落,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註釋

⑴誡:警告,勸人警惕。⑵夫(fú):段首或句首發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⑶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⑷養德:培養品德。⑸澹(dàn)泊:也寫做淡泊,清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慾。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寧靜:這裡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實現遠大目標。⑺才:才幹。⑻廣才:增長才幹。⑼成:達成,成就。⑽慆(tāo)慢:漫不經心。慢:懈怠,懶惰。勵精:盡心,專心,奮勉,振奮。⑾險躁:冒險急躁,狹隘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與:跟隨。馳:疾行,這裡是增長的意思。⒀日:時間。去:消逝,逝去。⒁遂:於是,就。枯落:枯枝和落葉,此指像枯葉一樣飄零,形容人韶華逝去。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務,對社會有益。有用世的意思。⒃窮廬:破房子。⒄將復何及:又怎麼來得及。⒅淫慢:過度的享樂,懈怠。淫:過度。

【作品鑑賞】

《誡子書》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鑑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

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諸葛亮來柴桑是為周瑜弔喪嗎?遂成枯落,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他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意思是說,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諸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

在書信的後半部分,他則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話看起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但它是慈父教誨兒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話,是他人生的總結,因而格外令人珍惜。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有超脫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則不能勵精;有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治性;有惜時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簡約的力量。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文字清新雅緻,不事雕琢,說理平易近人,這些都是這篇文章的特出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