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P2P平台爲何頻頻爆雷?投資者該怎麼辦?

引言:網貸平臺如今可謂危機四伏,進入六月以來,P2P平臺更是頻頻爆雷。根據網貸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統計,6月新增問題平臺數量88家,其中提現困難43家,平臺失聯30家,警方介入7家,停業或轉型平臺6家,平臺詐騙2家,也許這些數字還在增加。

P2P的發展歷程——簡介

P2P全稱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它是一種藉助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絡信貸平臺。

1.起步:在中國,最早的P2P網貸平臺成立於2006年。在其後的幾年間,國內的網貸平臺很少,鮮有創業人士涉足。直到2010年,網貸平臺才被許多創業人士看中,開始陸續出現了一些試水者。

2.發展:2012年中國網貸平臺進入了爆發期,網貸平臺如雨後春筍成立,已達到2000餘家,比較活躍的有幾百家。進入2013年,網貸平臺更是蓬勃發展,以每天1—2家上線的速度快速增長,平臺數量大幅度增長所帶來的資金供需失衡等現象開始逐步顯現。

在互聯網金融(ITFIN)監管政策日漸明朗之際,P2P(網絡借貸)資金託管業務愈發受到各家銀行的關注。2015年2月10日,首個銀行P2P資金託管平臺成立。

2016年8月網貸暫行辦法出臺以來,經過近兩年的集中治理和合規宣導,P2P行業的合規屬性是整體向好的,但在交易量暴漲的同時,P2P平臺也面臨諸多挑戰。

3.爆雷:

2018年2月份以來,P2P行業問題平臺數量逐月下降,5月份僅有10家平臺出問題。我們似乎可以認為P2P行業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如下圖),

投資|P2P平臺為何頻頻爆雷?投資者該怎麼辦?

但就在大家對P2P抱有美好希冀的時候,行業卻在6月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爆雷潮。以下是網貸之家對7月以來爆雷的P2P平臺統計:

投資|P2P平臺為何頻頻爆雷?投資者該怎麼辦?

為何P2P平臺頻頻爆雷?——原因

宏觀層面——監管趨緊

從上月至今,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多次向P2P市場釋放出加強監管的信號。

6月14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專門提到非法集資的風險,他明確表示,“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7月9日,央行會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召開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互聯網金融風險是金融風險的重要方面,要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微觀層面——P2P平臺自身問題

儘管監管趨緊是P2P平臺頻頻“爆雷”的原因之一,但據業內人士分析,P2P平臺自身業務問題、違規行為才是觸發地雷的關鍵原因。

1.直接導火索——明星平臺爆雷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近期P2P平臺集中爆雷,直接導火索應該是唐小僧、聯璧金融等明星平臺爆雷帶來的恐慌效應。

這些平臺出問題後,市場恐慌情緒傳染引發資金流出,致使本就很脆弱的平臺迅速爆雷。

據網貸之家統計,在6月份出現問題的63家平臺中,6月16日爆雷的唐小僧之前有10家問題平臺,唐小僧之後則有52家平臺。

2.資金流入放緩,流動性趨緊

投資者資金流入放緩,導致存在期限錯配的平臺流動性問題凸顯。而流動性趨緊又導致貸款端(尤其大額)逾期率上升、平臺累計的準備金難以足額賠付。

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P2P平臺存在自融、資金池、風控的問題,隨著出借人的風險偏好趨於保守,一些實力不濟,風險較高的平臺難以獲取持續的出借人資金,從而加速退出,引爆風險。

P2P平臺何去何從?——如何辯證看待

其實,過去的幾年間,國內P2P行業雖然發展迅猛,但對於平臺的監管卻相對滯後。

於百程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16年以前,P2P行業基本處於“無監管、無規則、無門檻”的三無狀態,可見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

所以,此次的爆雷潮並非一定是壞事,仔細想想,監管趨緊才能讓平臺不再處於“三無”狀態,才能幫助投資者提高風險意識,讓資金向合規的大平臺集中,加速不規範平臺的退出。

但不得不說,對那些合規經營但受到波及的平臺及投資人來說,此次爆雷確實對他們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不過對P2P平臺的未來,還是有很多分析人士持樂觀態度。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認為,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P2P行業能夠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也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縮影。

希望相關部門應加快行業整改的工作進度,將符合整改要求的平臺做好備案登記,緩解市場緊張情緒,避免行業恐慌,挽回投資者信心,給市場和投資者一個交代。

投資者該怎麼辦?——如何識別

首先,對於P2P平臺,要多個心眼,理性看待國企背景、名人效應,多關注標的;其次,多多關注平臺的盈利情況,因為通常情況下,長期未盈利的企業出現風險的概率較高;再次,關注平臺的綜合利率。

理性看待此次的“爆雷潮”,不盲目跟風,不造謠傳謠。多點耐心,也給合規正常經營的平臺多點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