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10月18日“2017深圳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峰会”即将在深圳召开。主办方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同业公会邀请我分享《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话题。

当前局势,教育信息化轰轰烈烈,核心素养如火如荼。从上到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呼唤教育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期望基层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深圳市历来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教育教学创新层出不穷。值此峰会契机,主办方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同业公会拟把本次会议的讲座内容做远程网络直播。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学科当中去”。

2016年9月14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核心素养的话题不断升温,国家第八次课改“三维目标”悄悄落下帷幕,第九次课改“核心素养”隆重登场。

本年5月3日,我有幸拜访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课题组组长林崇德教授。在林老的办公室,我向林老汇报了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获得林老认可并悉心指导。我因为没有师承(没有读硕博研究生),所以提出拜师林老,林老欣然接纳了我这个无名之徒。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核心素养解读与课堂融合这个话题,我已经在各级培训场合讲过几十场次。从2005年开始,欧盟组织、世界经合组织、新加坡、美国、芬兰等都提出核心素养目标。我国教育改革的总体战略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因此我向林老汇报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在我国实施核心素养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前提下,学生才能逐步达到核心素养各项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我国经历过身体素质教育阶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精神文明与行为素质教育阶段(五讲四美三热爱),能力素质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因此说“解决问题”在核心素养各项目标中占有一定的重要程度。

现阶段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目标导向,一线教师需要具体实施的方法路径,因此我在很多次讲座中就讲到具体的课堂实例,并展示备课磨课的全过程。下面我就用几节经典课例来具体解读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并符合核心素养要求。

深圳一位老师给我发来求助,备课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这首诗入选人教版初中三年级语文。诗人郑愁予在美国留学期间参与了早期的保卫钓鱼岛、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等事件的推进。因此台湾禁止郑愁予入境。

《雨说》写于1979年4月。4月是农历的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祖的时节,诗人郑愁予回不了台湾,也不能回大陆。清明节气温回升大地复苏,农民到了该种地的时节,因此才有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小环境分析完之后,是大环境分析。1979年发生了几件大事,中美正式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时停止了炮轰金门。诗人看到这样的政治气候诗兴大发,因此写下著名的诗歌《雨说》。在教师培训中我指出,如果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课程背景,学生了解作品时代背景之后,就会对课文本身多一层理解,这样的课堂极易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

这个课例就极为符合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目标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北京市教委小学六年级数学、语文分层走班教学实验项目,有21位老师参与,我有幸听了7位老师的课。其中有一节语文课作家肖复兴的《母亲》,课文中有一个情节,肖复兴的后妈带来的姐姐远嫁内蒙古,把家里唯一一件棉衣留给了作者“我”,没有给姐姐。文中指出,这件棉衣很珍贵。

听课之后我指出,文中出现了“内蒙古”,这是地域的概念。拿出地图来,内蒙古在哪里呢?内蒙古在中国地图大公鸡的背部上。那么我们的课堂在哪里呢?课堂在北京。接下来再进一步思考,作者是哪里人?肖复兴是河北沧州人。沧州地处天津以南,再向南挨着山东德州。地理的位置清楚了,接下来思考一下,棉衣是做什么用的?保暖御寒。地域的概念,对应冷热的概念,哪里冷哪里热呢?

北方的同学们都知道,在北半球,往北去相对冷一些,往南去相对不冷。那么哪里冷哪里热呢?是内蒙古冷,河北沧州相对不冷。接下来回想一下,这件棉衣给谁了呢?对,这件棉衣给了相对不冷的地方的“我”了!经过以上的层层分析,可见这件棉衣更加的弥足珍贵!

我跟老师说,如果有时间,还要帮助同学们或者至少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一篇回忆录,文中哪些是作者儿时的记忆?哪些是作者长大成人之后获得的人生感悟?像这样的问题,尽管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十分理解,但是当他们带着这样的问题逐步过渡到初中高中阶段,像这类问题更能引起他们深度思考。

一般来说,老师们如果在一个学期讲几节类似的深度分析的课程,就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深入分析和思考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了思考和思维,进一步的就学会了自学。接下来老师可以不讲课,让学生分组提问题找信息。这样就能缓解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压力。教育部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实发生。

这节课例就符合核心素养“乐学善学”、“勤与反思”、“信息意识”等目标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首师大某附属中学的一堂高中生物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听课之后,授课老师问我四个实验之间的联系。本节课是达尔文首先做了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实验。后来的许多科学家根据达尔文的猜想,不断设计新的实验,展开接力棒式的反复研究,最终集群力找到植物生长素。

这个过程就是第一个实验做完以后,留下来一些新问题。第二个实验的设计用来验证第一个实验留下来的新问题。第三个实验来验证前一个实验留下来的新问题,不断探究的结果,就找到了植物生长素。

如果教师在一节课的导学阶段先做一段通俗易懂的概括性描述,学生一下子就会理解整个事件的全貌,之后再进入具体实验环节的讲授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也随之而来。那么书本中的高深的理论名词术语也容易接受和理解。

这个课程教学案例就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的各项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本次峰会主办方安排我在18号上午时间做45分钟讲座分享。本文作为讲座内容简介出现。在讲座中我会大致梳理核心素养来龙去脉,讲到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并例举课堂实例来说明核心素养要求。

谢英新

2017.10.14 北京

专家介绍 谢英新教授,中国素质教育战略顶层设计奠基人;教育科学转化与应用中心课改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培训专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