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廈門房價下降只是開始,跟風者隨後就來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是關於2018下半年經濟工作的最新提法之一,這與之前的提法“堅決遏制房價快速上漲”,差了兩個字,但意義完全不同。

之前遏制房價快速上漲,是允許有上漲空間的,只要不是快速上漲都行;但如今是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基本上就定調了,不允許房價上漲,但房價下跌卻是可以的。

8月3號直接被廈門刷屏了,有自媒體消息稱:

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目前“(廈門)島內房價普遍跌了1-1.5萬/平米,島外跌了6000-1萬 /平米左右。”7月2日廈門出讓了5幅地塊,溢價率高的也只有18%,最少的僅5%。從最近的地塊拍賣情況來看。廈門周邊市場已經出現土地流拍的情況,而廈門本身的地價已經迴歸到兩三年前的水平。

其實單單從數據上來看,廈門房價的跌幅尚在正常範圍,均價也就跌了小几千,與廈門房價相比在10%以內。

另一方面,土地流拍出現在全國多個城市,蘇州、上海、廈門、南京……均出現土地流拍現象,而且全國多個城市低價降溫也很明顯;前幾天深圳升級了調控政策,限售3年,並把企業買房直接取消。

種種跡象表明,深圳的房價下跌並不是個例,後面會陸續出現很多類似的城市,尤其房價抗風險作用若的三四線城市。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廈門房價下降只是開始,跟風者隨後就來

先來看看廈門的樓市情況:

廈門房價是位於北京、深圳、上海之後的全國第四高,甚至一線城市廣州都“望塵莫及”;但反觀廈門的經濟情況,2017年底人口401萬,GDP總量4300多億元,在二線城市中尚可。

按照工資收入和房價比例來說,廈門房價壓力幾乎是全國第四大的。

廈門二手房和新房價格同時下降多個月,而且7月初廈門廈門出讓五塊商住地塊,起拍價在1.7萬-1.8萬/平米左右,在2016年8月的土地出讓價高達3.3萬元/平方米,可見地價降溫明顯。

地價降溫是房價降溫的一個反應。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廈門房價下降只是開始,跟風者隨後就來

無論島內、島外,廈門房價都在下降是一個真實的現狀。

這也說明了房價具有周期性,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房價會一直保持熱度。當然了,廈門房價雖然降幅不小,但還在正常範圍內,崩盤是不可能的,也是現在不允許的。

高房價持續下去是會影響到實體經濟發展的,以前廈門是強大的人口淨流入城市,每年增加大量的人口也為廈門經濟發展和房價提供了動力,但在高房價持續下,加上嚴格的限購政策,如今人口甚至出現淨流出現象,表面上看廈門人口總量還是增加的,但島內人口確實是在流出的。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廈門房價下降只是開始,跟風者隨後就來

房子說白了就是商品,這個世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在國內房價根本不是降不下來,是想有時候不想降不能降,一旦想要控制房價,一定會降下來。另外廈門作為一個“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之後房價開始大幅度下降的先者,後面追隨降價的城市將會陸續增多。

一二線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是大勢所趨,2018上半年二線城市普遍放寬了人才落戶條件,加速“搶人大戰”,成績顯赫。隨著城市建設越來越完善,競爭力進一步增大,外來人口未來還是會不斷湧入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房價抗壓能力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在國家政策面前,這些城市房價保持平穩是大方向。

三四線城市由於大多屬於人口外流城市,自身又沒有支柱產業,對外來人口吸引力薄弱。尤其那些在這兩年靠著棚改貨幣化安置刺激下,房價快速增長的三四五線城市,以及房價上漲過快的小縣城,房價抗壓能力若,很容易成為繼廈門房價下降之後的“跟風者”。

另一方面,正如綠地董事長李軍所言:這兩年房地產市場質量差。是啊,在房價快速上漲的這兩年,各大房企紛紛加速蓋房子,碧桂園現在深陷質量漩渦是什麼造成的,想必大家心理都有數,而潮水退去,房價不降也不符合常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