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这家牛店就是位于中西区歌赋街21号的火得一塌糊涂的“九记牛腩”。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这是我第一次来香港,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香港:高楼林立,道路狭窄,人潮涌动,香港速度,粤语英语无缝切换,港式茶餐厅…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下午三点半,“九记牛腩”排队,而且排辣么长,我还以为是到了Apple store。我们故意挑这个99%的餐厅都空闲时间去,结果认知被刷新了,排队中有不少是香港本地人,说明回头客也是相当的多。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在香港要习惯狭窄,拼桌和排队

排队期间我一如既往的拿着我的最爱玩具佳能m5到处拍照。店面外墙上挂着一块红色的铁牌,乍一眼我还以为是米其林餐厅店经典标记呢,原来是一块营业时间的告示牌:中午十二点半营业至晚上十二点半(星期日及法定假日休息)。上午不营业是因为牛腩需要几个小时慢慢炖煮。有固定休息的都是比较牛的店,平时根本不愁客源,一般的餐厅哪里敢休息,节假日才是赚钱高峰期。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想来吃的朋友记住时间不要踏空哦

店里有最低消费,但是性价比很高,基本点份主食就达到了。

菜单别看品种多,但是聪明的我已经看穿其中的规律了:其实可以看成清汤和咖喱汤底,配合米粉、粗面、伊面、河粉以及牛腩、牛筋腩店各种组合。两个人吃的话可以建议两种汤底、两款面和两种牛肉,这样可以尝试到6种原材料。

店面分上下两层,差不多有20张圆桌子,每张圆桌可以挤着坐6人。地方不大,桌子椅子也很小,就餐的空间很狭小,已经记不得上次和别人拼桌是什么时候了。偶尔拼着坐也蛮好,人虽然很多,但是很安静,没有人抽烟,世界这么大,能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是一种缘份。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店面不大,从外面到玻璃拍摄

下面这种照片中间白色衣服未露脸的工作人员是这个店的灵魂人物。一楼差不多有四五十位客人,门口还有一大堆排队的客人,从点餐、上菜、安排座位、收拾都她一个人搞定,关键是非常从容,精准无误。气场十分强烈,安排座位说:“上!”,入座时说:“坐!”,说点餐时说:“说!”,我生怕在我们吃完时说“滚!”。给我的感觉和一般的服务是两种感觉,一般店服务可以用好坏评价,这家店的服务只能用匹配来评价,一家牛店的标配就是牛服务员,没毛病。为了吃好东西感觉尊严都可以不要了。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座无虚席

这家店也是蔡澜推荐的,西方有米其林评价,香港有蔡澜推荐,内地有大宗点评!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排队等待的时间总是很漫长,最终还是等到了,真的“猴猴味”!

当天我们只有三种选择:河粉、伊面和粗面,考虑到伊面和粗面口感比较类似,所以用河粉搭配了咖喱,伊面搭配了清汤牛腩。当然也少不了经典的丝袜冻奶茶。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咖喱牛腩筋和清汤牛腩

爱人在孕期,口味越来越清淡了,清汤牛腩更适合她。清汤的牛囊基本是肉兼带恰到好处的肥肉,炖的很烂,汤汁香甜清爽可口。伊面很细,也保持了筋道,和清汤搭配很赞!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碗其实蛮小,但是牛肉很多哦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来个牛腩特写

我更爱重口味,这碗咖喱牛腩筋已经炖到软烂,吃到嘴里简直要飞起来。我们把汤汁都喝光了,没有油腻之感,吃完胃都是清爽都状态,足见其调理选用的精炼少和原材料的优质。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相机直出,卖相就是这么棒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特写牛筋,吃起来真叫棒

冻奶茶和传统比少了一丝茶味,但多了一些有点儿介于阿华田和咖啡之间的味道,对于平时吃惯无糖和三分甜的我来说也不为过。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最后当然吃完,意犹未尽!

光盘光盘

厨房是敞开的,非常小,刚拍了两张就被赶出去了,说我挡住了通道,而我这么瘦…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九记牛腩”就是这么牛

一锅熬好的咖喱牛腩

作为浙江人的后代,我花了一秒钟计算了一笔账。

20张桌子,每桌坐6人,保守估计人均消费50港币,20分钟吃完走人,店铺每天营业10小时,一年营业300天(周日及节假日排除)。

1年营业额:50x20x6x3x10x300=54000000。

五千四百万港币的营业额!毛利率百分之五十以上,除去房租加人工,30%的净利率没有问题!

九记牛腩牛在:

1.产品质量高且品控做得好;

2.收益率高,小小一家店配上为数不多的员工能如此赚钱;

3.稀缺性,没有第二家分店,想吃只能来香港的这家。

我希望有一天能开一家自己的店(做什么待定),顺应潮流,做到极致,乐在其中,收益颇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