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國立中央大學溯源於清末三江師範學堂,1915年改為南京高等師範學堂,1921年郭秉文以南高師為基礎正式建立東南大學。學校辦學成績卓著,為社會所公認。但在1925年郭秉文去職後,學校發展陷入混亂之中。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1.由“中山”到“中央”(1927—1928年)

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京。由於戰事爆發,東南大學被迫停課。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5月,隨即接收了東南大學。國民政府期盼能於首都建立一所典範完備的大學。為求振新耳目,考慮應有“深遠之規模”,並具“全國之楷模”,在東南大學的基礎上,融合河海大學、江蘇政法大學、江蘇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專門學校、南京第一農業專門學校、南京商業專門學校、江蘇工業專門學校和上海醫科大學等校組建成第四中山大學,隸屬於中央政府。1928年2月,第四中山大學改名為江蘇大學。同年4月,江蘇大學又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以下簡稱中大)。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2.由成立到解散(1928—1932年)

1928年5月16日,國立中央大學正式成立,國民政府重新任命吳稚暉為校長,但他堅辭不就,故校長一職便仍由張乃燕繼續擔任;自此到1932年,中大於四年期間6易校長。1932年6月28日,行政院議決,由教育部政務次長段錫朋代理中央大學校長。翌日,他赴校視事,卻遭到學生的反對並對之施以扭打,國民政府隨即下令解散中央大學。7月2日,教育部在接收中大後,解聘全部的教員,並佈告所有的學生立即離校。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3.黃金五年的發展(1932—1937年)

8月23日,歷經一個暑假的整頓後,在國民政府任命下,羅家倫受命出任中央大學的校長。此後,在他的領導下直到抗戰前,學校終於步上循序漸進的正軌。

1935年6月,中大奉命開辦國立牙醫專科學校,附設於中大醫學院。在學科建置上中大一直維持7個學院、40個系科和牙醫、實驗兩個學校的規模,成為居全國之冠的綜合性大學。而自上任後,羅家倫又為學校爭取到每年由財政部撥付的161萬元經費;從而解決了自兩江師範學堂時期,就長期存在的財務問題。1932年下半年開始,他積極推動擴增圖書館、體育館、生物館、學生宿舍和小學校舍,重修法學院與教育學院的教室、研究室,總計耗資87萬餘元,使中央大學的外觀於抗戰爆發前,已是一所氣勢恢宏、面貌一新的宏偉學府。而圖書儀器雜誌等相關設備,也不計價格地以驚人的手筆增加添購。據統計,自1932年9月至1937年5月,中大共購置圖書計中文書63381冊、中文雜誌286種,西文書34 828冊、西文雜誌233種。總計中大圖書館所收藏之圖書達407 203冊;其中中文書204 514冊、外文書202 689冊,書籍有186 617冊、雜誌220 586冊。至於物理系、化學系、地質系與生物系,所需要的儀器、機械、標本、模型、實驗室與解剖室所需設備等,學校也都大量購置。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4.大學內遷與建校(1937一1945年)

盧溝橋事變後,羅家倫首先派遣三路人馬分赴重慶、成都、湖北與湖南各地,尋覓適合遷移的校地。1937年8月15日與19日,日軍兩度轟炸中央大學,圖書館、實驗室、大禮堂和牙醫專科學校等地遭到嚴重破壞。8月下旬,在確知取得四川省政府和重慶大學的支持後,乃於教授會議上,提出遷校重慶的方案並獲得通過;隨後在獲得蔣委員長的允准後,亦呈報教育部批准。10月上旬,教職員工與學生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分批分散開始內遷;11月中旬,連最後一批學生也到達了重慶。在內遷的過程中,中央大學不但損失最小,甚至連農學院作為實驗用的良種牲畜,醫學院炮製的專供解剖用的屍體,航空工程系三架拆卸式飛機等,都被完好地運到大後方。相較於西南聯合大學“湘滇旅行團”的長征之旅,中央大學師生在遷移過程中,既顯得平順,損失也較少,故而被視為高等院校內遷的“奇蹟”。這一切與校長務實的安排和遠見是分不開的。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抗戰時期的中央大學,先後分建在重慶、成都和貴陽三地。重慶的沙坪壩是戰時中央大學的主要所在地,1937年12月1日開學上課,包括當年錄取的新生有學生1072人;之後,隨著戰事的擴大學生激增,乃在沙坪壩沿嘉陵江而上25華里處,名柏溪之地增建分校。而醫學院、農學院畜牧獸醫系與牙醫專科學校,則在成都華西壩落腳。

抗戰期間,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與社會需求的增加,對於相關院、系、所的課程做了部分的調整。1938年秋,改教育學院為師範學院,採五年制教學,最後一年為實習;師範生一律享受公費待遇。自1938年至1945年,共有4屆畢業生達510人。其次,自1938年後,又新增水利工程、航空工程、社會學、農業經濟、氣象與邊政等系以及俄文專修科;12月更開辦中央大學研究院,次年秋,初設5個所並正式招生,隨後又增設文科與醫科研究所。

內遷初期,醫學院和牙醫專科學校,借用成都華西大學實驗室與校舍;隨後,與相繼遷入的山東齊魯大學三校合併,共享圖書資源與儀器設備,部分課程則實行混同開課。1939年秋,中大增設六年制牙本科系,並將牙醫專科學校學生全數轉入本科系。1941年夏,中大開辦四川省公立醫院;年底,醫學院與牙科系師生,全數遷至新的校舍。1942年,省公立醫院開辦分院;秋季,醫學院增設護士資專修科,次年秋,增設法醫科。醫學院分醫科與牙科兩大部分,採六年制教學;前三年為共同醫學基礎課程,至四、五年級醫、牙兩科分開授課,第六年則為實習課程。醫學院學生前後五屆,共畢業246人。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5.復員還都(1945—1949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底,中央大學復員委員會成立,由新任校長吳有訓出任復員事宜的主任;該校復原經費為法幣81億元。1946年4月15日,在提前結束了全學年課程後,12 000名師生分八批先後以水、路、空各類交通工具,於7月底全數返回南京;10月中旬,相關的圖書與儀器才陸續抵達。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復員後的國立中央大學人數與校區面積,均已擴增至戰前的3 4倍;因此,乃將學校分成本部與分部兩地。校本部包括行政機關、文、理、法、師、工與一部分的農學院以及大學醫院和牙科醫院,均集中在四牌樓原址的校舍;分部則集中在丁家橋一帶,醫學院、畜產系、先修班學生和一年級新生,則安排在此處。11月1日,中央大學開始上課;包括隨校遷回的學生、復員後招收的第一屆新生、青年軍復讀生、淪陷區中大插班生、僑生與留學生,共計4 719人;全校設7個學院、43系(含專修科)及26個研究所,是當時國立大學中科系最齊全的學校。至於教師人數,由於許多來自不同省份的教師,因抗戰勝利後先後返回家鄉,隨校回遷者不足700人,故開學初期略顯不足;在積極禮聘之下情況漸好轉,到1947年初教員人數已增至804人。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1949年4月23日,國民政府撤守南京;5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劉伯承,委派市軍管會文教接管委員會大專部部長趙卓,為中央大學軍代表並負責該校接管事宜。8月8日,根據南京市軍管會文教委員會的通知,國立中央大學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10月10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簽發通知:“除私立學校於校名上加冠‘私立’二字外,各級學校校名不加國立、省立、市立及公立字樣。”此後,大陸時期國立中央大學的名稱,即為“南京大學”所取代。

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