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孩被開水燙傷,外婆憑經驗做了這事,連醫生都「傻了」

每年夏季是兒童燙傷的高發期。寧波市婦兒醫院小兒燒傷科的15張床位已經不夠用了,幾乎每天都要在走廊上加床。小兒燒傷科楊明忠副主任醫師說,進入7月份以來,小兒燙傷病例逐漸增多,每天住院治療的小朋友都有十七八個,與去年同期相比患者增加了。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網絡圖

一歲男孩打翻熱水瓶導致特重度燒傷

算到今天,才一歲零一個月的男孩軒軒在燙傷科住院已經22天了,右手、右腿和上身都還纏著厚厚的紗布,臉上和左大腿的傷疤已經在脫落了。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走進病房,還不會說話的軒軒先是開始哭鬧,然後往媽媽懷裡鑽。媽媽說,兒子看見醫生走過來,以為又是來換藥,換藥太痛了,每次哭得很揪心。

楊明忠說,一般情況的燙傷,住院一個星期差不多,而軒軒實在太嚴重了,所以到現在還沒出院。“孩子是特重度燒傷,燙傷面積約27%,大部分是三度燙傷,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休克了。”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網絡圖

據軒軒的媽媽講述,他們一家住在餘姚。剛剛學會走路的軒軒很好動,好奇心也很強,看到什麼都要去摸一摸。所以特意把熱水瓶放在地上,免得被孩子一把拽下來打翻發生燙傷。但她萬萬沒想到,7月7日那天,一個疏忽,放在地上的熱水瓶還是被軒軒打翻了,剛剛燒開的開水把趴在地上玩耍的軒軒燙得哇哇大哭。

據楊明忠介紹,軒軒的右手由於燙傷嚴重,治癒後的疤痕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所以後期還需要多次手術植皮治療。

傷口上撒鹽發展到三度燙傷

傷口上撒鹽,想想都疼。上週,寧波市婦兒醫院小兒燒傷科住進來一名3歲男孩,他撂倒了桌子上的電熱水壺,滾燙的開水撒出來燙傷了他的胸口和兩個上肢。

一看胸口起了水泡,平日裡負責帶孩子的外婆想起河南老家治療燙傷的土方法,急急忙忙從廚房裡抓了一把鹽撒在外孫的胸口上。孩子立馬哭聲震天。等孩子的媽媽趕到時,已經來不及了。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網絡圖

一家人立即把孩子送到醫院,醫生確診孩子全身約15%的面積燙傷,胸口是三度燙傷,兩個上肢傷勢稍微輕一些。聽說家長來之前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醫生聽了都“傻”了。“可以肯定地說,如果胸口上不撒鹽,孩子的傷情不會發展到三度。因為傷口外漏,撒上鹽後會在局部形成高滲環境,導致傷口周圍組織細胞嚴重脫水、壞死,會刺激神經讓你感覺疼痛,加重傷情,還可致傷口遷延不愈。如果鹽不乾淨有細菌,還會引起感染。”楊明忠說。

他再次強調,發生燙傷後不要依偏方自行處理,千萬不要塗抹醬油、醋、酒、牙膏以及其他有色物質,以免造成創面細菌感染,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網絡圖

急救首要措施是用冷水沖洗傷口

楊明忠說,如果燒傷或燙傷後,估摸一下,小孩燙傷面積在10%以下,成人燙傷面積在20%以下,應該現場自行急救。急救的首要措施是局部降溫,簡單地說就是就近使用一切生活用水沖洗傷口,包括自來水、礦泉水,注意不要用冰水直接沖洗燒傷口。有些人擔心自來水含有細菌會引起感染,事實上自來水中的細菌含量很少。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網絡圖

若有衣服不易脫除,可以一邊進行冷水沖洗,一邊用剪刀小心剪開,千萬不能硬扯。持續冷水沖洗約30分鐘,如果疼痛仍然較重,可延長衝浸的時間,直到沒有痛與熱的感覺後再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等輕輕遮蓋燒傷部位,儘快送醫院救治。如果燙傷、燒傷面積在20%以上,還是要爭分奪秒送醫院,越快越好。

避免燙傷,最重要的當然是預防高危行為。

家裡要避開以下這些“雷區”:

▶廚房裡燒好的熱菜、盛熱水的杯子不可放在桌子、灶臺邊緣;

▶儘可能選用溫度不高的節能燈;

▶不購買不合規的家用電器,定期維護家電,以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局部過熱;

▶將家中的熱水瓶、熱水杯等放到孩子不易接觸到的地方;

▶廚房是小兒燙傷的多發地,點火用具放好;煤氣在不用時應關掉總開關,以防孩子模仿點火而燒傷;大人開火做飯時,應儘量避免孩子在廚房內玩耍;

▶給孩子洗澡,應先放冷水,然後再兌熱水,等水溫合適後再給孩子洗澡。

寶寶燙傷後應該怎麼辦?

醫生建議:立即脫離熱源,

並牢記以下五個字!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3岁男孩被开水烫伤,外婆凭经验做了这事,连医生都“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