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三個「2022」 打造古蜀文化名城

新聞發佈

黨的十九大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堅定“四個自信”的高度,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市委八屆七次全會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著眼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實施文化提升行動,建成更具時代魅力的古蜀文化名城進行全面安排。8月17日,在解讀市委八屆七次全會精神第七場新聞發佈會上,我市有關部門就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七大行動”之文化提升行動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

幹什麼?

著力實現三個“2022”

到2022年,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之一。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產業結構更加合理,新型文化業態蓬勃發展,文化消費持續擴大,文化產業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貢獻更加明顯;到2022年,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到2022年,建成全省前列、西部領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1—2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示範縣,打造一批群眾喜愛的系列文化活動品牌,建成一批農民工文化驛站、青少年活動中心、留守兒童之家,完成德陽市圖書館、德陽市博物館新館建設並投入使用。

怎麼幹?

全力抓好四大工作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董明表示,雖然我市文化事業和文旅產業已取得較好發展,但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和地區,仍存在較大差距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發展不均衡,扶持政策出臺難,社會資本撬動難,優秀人才引進難等問題。因此,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實施“四大戰略”,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一是實施“文化+”戰略,推進新型文化業態發展。打造以“跨界融合”“科技引領”“版權衍生”“沉浸體驗”為主的“文化+”產業模式,加快文化與科技、金融、旅遊、體育、農業、裝備製造融合創新。以“古蜀文化IP”為抓手,帶動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數字內容全產業鏈發展。建設德陽文化創新中心,推動新型文化企業“小升規”“個轉企”。二是實施特色文化振興戰略,推進巴蜀歷史文化帶建設。打造三星堆文化、三國文化、綿竹年畫、儒家德孝文化、紅色文化產業帶。實施三星堆遺址、古蜀道、綿竹木版年畫、劍南春天益老窖四項世界申遺。推動三星堆文博展示走出去、文創產品走出去、文藝演出走出去。積極承辦國內外文化展會和體育賽事。三是實施重點項目帶動戰略,推進特色產業園區打造。以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區、綿竹年畫產業園區、白馬關三國文化產業園區為重點,加快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建設。以黃繼光紀念館、漢旺地震遺址公園、什邡穿心店地震遺址為重點,培育引進影視製作、高端論壇、體驗培訓項目。以二重、東汽、東電為重點,培育引進工業文化博覽、工業創意設計、工業影視製作、工業旅遊項目。四是實施文化協同保障戰略,推進骨幹企業轉型升級。組建文創行業聯盟,設立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文化投資基金,加大對文化企業的指導力度。

緊扣標準化、社會化、數字化,提升文化服務效能。一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立設施佈局、土地使用、設計施工標準,規劃建設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2個省級公共文化示範縣。開展流動圖書車、流動舞臺車、流動博物館、電影放映車等流動文化服務。按照不低於1.5萬平方米的標準建設市博物館,2萬平方米的標準建設市圖書館。二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性意見》和《目錄》,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或捐助設施設備、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產品和服務等方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文化消費培育計劃,擴大和提升文化消費需求。三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統籌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智慧博物館、數字文化館、直播衛星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數字農家書屋等11個數字化項目。建立“德陽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平臺”。在基層實現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共建共享。

抓重點、聚合力,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建設。一是打造“一城、兩帶、一環、三廊”全域旅遊格局。“一城”即以文廟新天地及環旌湖都市休閒區、錦繡天府國際健康谷為核心的主城區。“兩帶”即沿龍門山山地養生度假產業帶、沿龍泉山山地戶外運動休閒產業帶。“一環”即特色生態文化旅遊精品大環線,空間架構為德陽三環路(串聯廣漢、什邡、綿竹、中江、羅江各縣市,並於主城區對接)。“三廊”即兩漢三國秦蜀古道旅遊黃金走廊、大九寨環線西線旅遊黃金走廊、成德遂渝旅遊黃金走廊。二是打造世界級古蜀文化旅遊目的地。抓住“古蜀文化、三國文化、德孝文化”壟斷性文化資源,通過復原歷史文化環境,豐富文化體驗方式,打造“夢迴古蜀,懷古三國”主題文化旅遊產品。加快三星堆—金沙遺址旅遊環線推廣開發,將古蜀國三星堆遺址建設成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重點發展娛樂休閒遊、都市景觀遊和生態健康遊。目前,三星堆文旅發展已被列為全省重點旅遊建設項目。三是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高品質打造德孝文創小鎮、雪茄風情小鎮、倉山音樂小鎮等特色文旅小鎮。力爭2018—2020三年累計全市文旅康養經營主體新增200個,累計綜合收入力爭實現1800億元以上,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8%以上。其中,2018年文旅康養綜合收入461億元;2019年文旅康養綜合收入590億元,同比增長28%;2020年文旅康養綜合收入757億元,同比增長28.4%。

突出問題導向,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一是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上下功夫。通過推進創城主題活動常態化、志願服務制度化、誠信建設制度化、公益廣告建設制度化,培育現代文明新市民。二是在整治突出問題上下功夫。把環境衛生問題、交通秩序問題、市場秩序問題、治安秩序問題、旅遊環境問題作為重點,開展集中整治,“反覆抓、長期抓、見實效”。三是在提升市民幸福指數上下功夫。著力抓好公共設施改造維護、搭建群眾樂於參與的活動平臺、形成群眾積極參與的創建氛圍,力爭2020年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積極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目前,我市文化產業以文化製造業為主,規上企業增加值佔94.28%,文化設備批零業、文化服務和文化科技產業等其它分類總和佔比僅為5.72%,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數字內容等新興文化產業均處於孵化發展階段。

因此,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殷代惠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打造新型文化業態:一是抓好政策措施出臺落地。深入實施《德陽市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4—2020年)》,推動建立文旅發展投資集團,推動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二是抓好文創園區轉型升級。重點打造T39創意園、冶軸文創園等文創孵化園,吸引成德綿等地的文創公司入駐,逐步形成聚集發展規模化、專業化、鏈條化等。組織舉辦文化創意設計展會、動漫展會、遊戲競技等活動。三是抓好文創人才培養儲備。加大對本土文化人才的培養力度,發揮高校院所、文化企業、園區基地等各自優勢推進產學研用合作。柔性引進、培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複合型高層次文化管理和經營人才。

高標準高質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今年2月,德陽再次被作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138個提名城市之一。市文明辦副主任任惠彬表示,2020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個“跳起來摘果子”的目標。下一步,我市將把創建為民、靠民、惠民的理念根植百姓心中,實現文明城市和文明市民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堅持創建起點為民,為城市發展凝心鑄魂。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創建工作體系。建立創城工作考核督查問責機制,並將該項工作納入全市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出臺《德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資金管理辦法》,重點向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實事”項目傾斜,向創城“五大工程”和20項行動傾斜。

堅持創建過程靠民,為城市建設注入活力。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道德講堂”、道德模範巡講巡演等實踐活動,搭建群眾樂於參與、活動內容豐富的平臺,激發創建活力。廣泛發動各級各部門、群眾團體、社會組織等,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形成全域創建、全民參與、幹群共建的良好局面。通過融媒體大宣傳,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書,激發出全市人民支持擁護參與創建的主人翁意識。推進好人館、好人街、好人牆建設,積極打造“志願之城”,實現全市幹部群眾從“要我創”到“我要創”的思想轉變。

堅持創建結果惠民,為市民群眾廣增福祉。著力讓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提升、生態環境建設明顯改善、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