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關建中居然以金融安全「要挾」金融管理部門

被停掉業務一年的大公國際準備反擊了,信奉毛思想的董事長關建中籤發了直接遞向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的控訴書,標題《交易商協會對大公的不當處罰將引發系統性風險的緊急報告》。

報告開頭第一句,首長好,風格奇特;報告核心主旨,則一言以蓋之——以金融安全要挾中央金融管理部門。

關建中的控訴書就有倆邏輯——首長 ,1,你們敢搞死我們,那大家一起死; 2,你們搞死我們;誰給你唱空美帝。

這還是是那位去年揮斥方遒又是下調美帝評級,又是發表《關健中信用評級思想選集》的那位評級業大佬麼?

一個市場佔有率不到15%(自己宣稱佔有率到20%)卻在近年來以風格激進和下調美帝評級等作秀攪動市場的評級機構,作惡多年,是整個債券市場惡性生態鏈上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典型代表,甚至是始作俑者。

現在居然又打起了金融安全(系統性風險)和民族品牌旗幟,關建中這一套路其他產業領域曾被第一代第二代民營企業反覆使用,他是第一個把這個套路公開搬到金融業的人。只不過玩得太過拙劣。

有些意思。

大公关建中居然以金融安全“要挟”金融管理部门
大公关建中居然以金融安全“要挟”金融管理部门

交易商協會對大公的不當處罰將引發系統性風險的緊急報告

尊敬的易行長:

首長好!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是一個成立 24年的知名評級機構,也是唯一在國際舞臺捍衛中國評級話語權的民族品牌。鑑於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對大公的不當處罰,可能引 發系統性風險,故斗膽向您反映有關情況。

今年 3 月以來,交易商協會稱 2 家企業級別調整引起市場 質疑而派人調查大公,發現了 3 件合同管理問題。7 月 30 日對 大公出具“處分意見書”,稱給予大公嚴重警告處分和暫停相關 業務一年的處罰。大公存在的管理問題沒有產生任何負面後果, 但交易商協會處罰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了問題性質。

由於大公行業特殊,此舉可能成為誘發系統性風險的導火索。 大公近年評級涉及幾千家企業和上千萬投資人,目前客戶存量發 債規模為 10 萬億人民幣,約佔中國債券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一。 對大公不當處罰,可能向市場傳遞大公評級失真的錯誤信號,引起投資人對債券評級真實性、可靠性的嚴重質疑,不排除引發債 券市場競相拋售,從而導致全國數萬億債務出現“雪崩”和“多 米諾骨牌效益”的連鎖反應,幾千家企業和上千萬投資人可能蒙 受巨大損失,甚至釀成國家重大債務危機。

同時,對大公資信的不當處罰,將毀掉一個在國際舞臺上維 護國家利益的民族品牌。大公資信是中國唯一發布國家主權信用 評級標準、擁有歐洲國家和香港信用評級資質的評級機構,先後 為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主權信用評級,是國務院明確的落實 李克強總理亞洲信用體系建設倡議牽頭單位,是國家指定的金磚 國家、上合組織信用評級聯繫人單位,牽頭創建“世界信用評級 集團”。2010 年以來,大公針對美國債務危機加劇,4 次下調其 主權信用級別至 BBB+。2017 年 5 月,大公針對穆迪將中國主權 信用評級由 Aa3 下調至 A1、衝擊我國金融市場的情況,果斷宣 布維持我國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 AA+和 AAA。如果處罰失當搞 垮大公,這是美國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甚至為美國打貿易戰攻 擊我國提供口實。

我們請求,首長在百忙中關注此事。盼望黨和政府對評級機 構加強指導扶持,儘快取消對大公的不當處罰。大公將堅決貫徹 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決策部署,嚴格遵守各項監管制度規定, 為中國評級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附錄——

大公評級的奇葩往事(本節資料部分來自新浪、財新報道)

(一) 謎之評級

1. 瘋狂的評級上調

2. AA+的垃圾債

“新光債”自從17年下半年就由於主體流動性問題,被機構投資者質疑,且被市場視為垃圾債,中債估值收益率一路上行。在債券收益率奇高的背景下,2018年3月,大公國際上調新光的主體評級至AA+,市場一片譁然。

3. 與西王互懟

大公評級在今年2月西王集團發行短融期間,將西王集團的主體評級由AA+/負面大幅下調至AA/負面,而且是在申購日結束後、繳款日開始前,公佈下調評級的公告,導致西王當期短融取消發行。當時市場盛傳,西王集團遭遇評級下調的原因是不願意花近千萬的評級費。但8月3日,大公評級又上調了西王集團的評級至AA+,評級展望調整為穩定,可能與齊星擔保的問題解決有關,也可能……

(二)兜售諮詢系統

此次大公被查,根據財新報道: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公評級內部人士向監管部門舉報,掛鉤評級向企業兜售一套數據管理諮詢系統。多家企業抱怨,這套系統費用要數百萬,另外每年還要追加數十萬的系統服務費。

(三)入手互聯網金融

1.發佈網貸黑名單及預警名單

2015年1月21日,與上述被查的大公評級同屬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下簡稱“大公國際”)旗下的大公信用數據有限公司(“大公數據”)發佈了266個網貸平臺黑名單和676個預警名單。

然而該份黑名單和預警名單發出當天就遭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打臉。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表示,大公數據尚未說明相關的數據獲取與更新機制,亦未披露評價模型的可信度及歷史數據擬合情況。

面對行業內的質疑,大公數據依然我行我素。半年後的2015年7月,大公數據再將40家網貸平臺“拉黑”,涉及到信息披露不充分、償債能力無法評估等關鍵問題。

2017年5月,大公國際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告籌備三年的絲路互金網正式上線運營。絲路互金網的運營主體同樣是上述發佈網貸黑名單和預警名單的大公數據。

(四)下調美國評級

資本市場有個傳說,一旦遇到中國對美國不高興了,不定會放出大公國際。

這個傳說似乎又得到了印證。今年1月,中國頂尖級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再次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為負面,從A-降到BBB+接近垃圾債評級水平。並列舉了幾大理由,包括但不限於:

  • 美國政治體制缺陷形成的政治生態使政府難以有效執政,國民經濟發展因此偏離正確軌道。

  • 違背價值規律的畸形信用生態導致中央政府償債能力異化。

  • 大規模減稅直接減少中央政府償債來源,削弱償債基礎。

  • 用增加債務收入彌補財政缺口勢必加劇中央政府信用風險。

  • 美國中央政府虛擬償債能力有可能成為下一場金融危機的爆發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