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世界史第十四篇:希臘化世界之馬其頓安提柯王朝

作者丨柳成蔭

字數丨3973字

閱讀丨約10分

公元前324年,亞歷山大開始東征,十年間建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經歷了持續了五十年的繼承者戰爭。

最後亞歷山大帝國迎來了三個長久的主人,以馬其頓為中心的安提柯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的塞琉古帝國,以埃及為中心的托勒密王朝。

三個王朝最後都被羅馬滅亡,最後一個是公元30年托勒密埃及被屋大維滅亡。

這三個王朝都是希臘人佔據主導和統治地位,希臘語是官方通用語,地中海東岸受到希臘文化影響三百年間被西方學者稱之為:希臘化世界(時代)。

極簡世界史第十四篇:希臘化世界之馬其頓安提柯王朝

希臘化世界勢力分佈

1.「希臘化世界」,沃爾班克;

2.「世界地圖」,「世界地形圖」,「希臘行政圖」;

3.「漢尼拔戰記」,鹽也七生;

4.「羅馬帝國」,夏遇南;

5.「羅馬帝國簡史」,水木森;

6.百度百科:色薩利,安提柯二世,托勒密二世,基克拉澤斯群島,德米特里二世,埃託利亞同盟,亞該亞同盟,波奧蒂亞,科林斯(科林斯地峽,溝通希臘東西和中部南部),阿提卡,安提柯三世,緋力五世,伊利里亞,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第四次馬其頓戰爭,德爾斐,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亞海峽),公元前146年,馬其頓王國,安提柯王朝。


相關世界史系列


中國簡史


文章脈絡

  1. 安提柯王朝:亞歷山大帝國最後一塊領地瓜分完畢

  2. 安提柯王朝統治下的希臘半島局勢

  3. 托勒密希臘爭奪戰

  4. 同盟聯合抵抗馬其頓和斯巴達改革

  5. 腓力五世和兩次馬其頓戰爭

  6. 伯爾修斯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

  7. 第四次馬其頓戰爭和血腥146


一.安提柯王朝:亞歷山大帝國最後一塊領地瓜分完畢

公元前279年,多瑙河北部位於高盧的凱爾特人越過多瑙河入侵馬其頓,殺死了篡位的托勒密長子,一路到希臘半島。

希臘中部以救亡希臘為口號,成立以埃託利亞為核心的軍事外交一體化的埃託利亞聯盟。埃託利亞聯盟多次給於高盧人重擊。

公元前277年,藉助埃託利亞聯盟對高盧人的重創,安提柯二世在達達尼亞海峽西側給於高盧人最後一擊,將高盧人趕出希臘半島。

次年,藉著勝利的威望,安提柯二世在馬其頓稱王,亞歷山大帝國最後一塊版圖:馬其頓迎來了它長久的主人,開啟了安提柯王朝歷經百年的統治。


二.安提柯王朝統治下的希臘半島局勢

安提柯二世稱王馬其頓後,希臘半島有三股勢力。

馬其頓是宗主國,居統治地位,在希臘很多重要的要塞駐兵。

希臘中部有埃託利亞聯盟,伯羅奔尼撒半島北部有亞該亞聯盟,都是內部自治,外部軍事和外交統一的整體,埃託利亞聯盟在打敗高盧人入侵時開始崛起,在公元前245年打敗希臘中部的波奧蒂亞人(希臘中部,靠近科林斯和阿提卡半島)稱霸希臘中部。亞該亞同盟,在亞歷山大去世後,繼業者戰爭中重建,地處伯羅奔尼撒北部,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直到公元前251年左右,科林斯加入才開始壯大,是伯羅奔尼撒北部霸主。

這兩個同盟都是馬其頓的盟友。

還有一些獨立的城邦,以阿提卡半島的雅典和伯羅奔尼撒的斯巴達為代表,他們的貴族統治者都是親馬其頓的。

這三股勢力是希臘半島本土主要勢力。

希臘半島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的後院。


三.托勒密希臘爭奪戰

馬其頓是巴爾幹半島統治者,托勒密埃及也想染指希臘半島。

公元前266年,托勒密二世慫恿希臘最重要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起義,擺脫馬其頓的控制。

安提柯二世給於雅典以毀滅性打擊,摧毀了雅典城,斯巴達也換成了親馬其頓人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托勒密二世沒有給於幫助。

後來馬其頓和埃及的勢力爭鬥延伸到愛琴海,公元前258年和246年,雙方在愛琴海爆發了兩次海戰,以托勒密二世的艦隊失敗告終,托勒密埃及在南愛琴海的基克拉澤斯群島也被馬其頓佔領。

托勒密在希臘的勢力受到重創,安提柯王朝更加牢固控制巴爾幹。


四.同盟聯合抵抗馬其頓和斯巴達改革

公元前239年安提柯二世去世,兒子即位是為德米特里二世。

德米特里二世時期,兩個希臘同盟開始聯合抵抗日益強大的馬其頓。

德米特里二世和兩個聯盟作戰,在打敗同盟軍,奪取波奧蒂亞,將兩個聯盟隔開。

但是公元前229年,德米特里二世在和北部蠻族作戰的時候戰死了。

年幼的兒子即位,是為緋力五世。但是實際大權被德米特里二世的堂弟安提柯三世掌握。

安提柯三世企圖分化希臘同盟,向亞該亞同盟伸出橄欖枝。

在此之前的公元前235年,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的斯巴達新國王即位,力主改革,企圖以增加公民基礎和打擊權貴腐敗來彌補公民的枯竭,同時想擺脫馬其頓的控制和親馬其頓的貴族,但是他以戰爭的方式轉移國內改革的矛盾,對北方的亞該亞同盟多次進攻,使得原本有著共同目標的亞該亞聯盟倒向了馬其頓,請求馬其頓的援助。

公元前222年,安提柯三世以此為理由,派兵進攻斯巴達,重新介入希臘半島內部事務,打敗了斯巴達國王,廢除了斯巴達的改革,和重新扶植了親馬其頓的貴族。

也因此,亞該亞聯盟也重新置於馬其頓的控制下。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重新被馬其頓統治。


五.腓力五世和兩次馬其頓戰爭

公元前220年,安提柯三世在一次戰役中去世了,緋力五世得以親政。

緋力五世親政後,企圖恢復對整個希臘半島的控制。

此時希臘半島主要還有希臘中部的埃託利亞聯盟和開始滲透並且控制了了伊利亞亞(包括現在的斯洛文尼亞,波黑,克羅地亞等地區)地區的羅馬共和國。

面對這兩個敵人,從公元前220年到217年,緋力五世聯合聯合亞該亞聯盟,首先對埃託利亞聯盟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戰爭,但是沒有決定性的勝利,雙方簽訂停戰協議,維持原狀。

1.第一次馬其頓戰爭

在沒有達到征服埃託利亞聯盟目標後,緋力五世目光轉向了新興的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在公元前229年到219年,以打擊海盜的名義,經過兩次伊利亞亞戰爭,佔領和控制了伊利亞亞地區,勢力開始滲透到巴爾幹地區。

伊利里亞地區在緋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時期是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後來亞歷山大去世,伊利亞亞地區乘機獨立,有很多小的政權。

緋力五世企圖重新控制這一地區,時機正好,此時羅馬共和國正面臨建國以來最強大的敵人漢尼拔,漢尼拔經過坎尼會戰大敗羅馬,並且分化了羅馬的同盟。

乘此時機,緋力五世在公元前215年,和漢尼拔結盟,向羅馬宣戰,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後,馬其頓在陸地上打敗了羅馬的軍隊,迫使羅馬撤出了伊利里亞地區,但是羅馬派了大量的艦隊在亞德里亞海,缺少海軍的馬其頓無法渡海和羅馬作戰,而且羅馬利用希臘半島埃託利亞同盟和馬其頓的分歧,在公元前212年羅馬和埃託利亞結盟,在希臘本土組成了反對馬其頓的同盟,迫於本土的壓力,緋力五世始終無法渡海到意大利本土和漢尼拔匯合,雙方對峙了很多年,在公元前206年,馬其頓和埃託利亞和解,而羅馬迫於漢尼拔戰爭,公元前205年,羅馬也和馬其頓和解,第一次馬其頓戰爭以馬其頓佔領伊利里亞地區告終。

2.第二次馬其頓戰爭

公元前203年,埃及托勒密四世去世,年僅5歲幼子托勒密五世即位,埃及權利被大臣掌控,大臣殺死了托勒密五世的母親。

緋力五世和安條克三世聯合起來,利用埃及的宮廷動盪,簽訂秘密協議,企圖瓜分埃及,協議規定,馬其頓獲得埃及在愛琴海周邊(包括色雷斯,愛琴海島嶼,小亞細亞)的勢力,塞琉古獲得腓力基和塞浦路斯。

協議後,馬其頓目光轉向愛琴海周圍,首先奪得了托勒密在色雷斯的領地。公元前201年,企圖入侵帕加瑪(小亞細亞西部)和羅德島,羅德島和帕加瑪聯軍在海上打敗馬其頓,但是帕加瑪和羅德島迫於馬其頓的強大,請求羅馬的援助,羅馬以希臘城邦的保護者德姿態要求馬其頓撤離希臘城邦。

緋力五世拒絕了羅馬的要求,羅馬在同年公元前201年打敗迦太基後開始介入東方事務,同時安條克三世正在和埃及進行第五次敘利亞戰爭,無暇他顧,羅馬取得了塞琉古帝國保持中立的承諾。

公元前200年,羅馬主動進攻馬其頓,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戰爭起初希臘城邦都不願意幫助戰爭雙方,後來羅馬宣稱解放希臘城邦,獲得了埃託利亞同盟和亞該亞同盟的支持,馬其頓被孤立,公元前197年,羅馬決定性的打敗馬其頓,緋力五世被迫接受和談。

和談規定馬其頓撤出希臘城邦,和之前佔領的所有土地,勢力範圍僅限馬其頓本土,而且軍隊的數量嚴格控制,不得隨意發動戰爭,和約的簽訂表明馬其頓成為了羅馬的附屬,徹底退出了希臘城邦。


六.伯爾修斯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後,緋力五世沒有再發動戰爭,一直到公元前179年去世,馬其頓始終遵守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後的和約規定。

緋力五世去世後,兒子伯爾修斯即位。

伯爾修斯打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的約定,開始擴張自己的勢力,勢力重新滲透到色雷斯和伊利里亞。

當伯爾修斯到希臘共同的聖地阿波羅神廟(著名的德爾斐神諭發佈地,傳說認識你自己這句引起無數賢哲深思的話是公元前3000年德爾斐神廟阿波羅神殿前的銘文)所在地德爾斐後,意圖重新控制整個希臘半島,整個希臘世界都驚慌了。

公元前172年,帕加瑪國王請求羅馬的幫助抵抗馬其頓的擴張,同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爆發。

戰爭過程中,雙方互有勝負,羅馬也多次更換主帥,在公元前168年,雙方在彼得那戰役決戰,馬其頓大敗,死傷三萬多,伯爾修斯被俘虜,死在羅馬的獄中,而馬其頓王國也被拆分為四個自治的小王國,馬其頓王國滅亡。


七.第四次馬其頓戰爭和血腥146

公元前149年,馬其頓先後有三個人冒充是伯爾修斯的兒子,組織軍隊反對羅馬的統治,羅馬用了3年才平定了起義,公元前146年,馬其頓四個王國撤銷,馬其頓正式成為羅馬的行省。

同年,羅馬打敗迦太基,摧毀了迦太基城,建立了北非行省。

公元前147年,亞該亞同盟反對羅馬在希臘的統治,羅馬鎮壓了亞該亞同盟,公元前146年血洗和摧毀了科林斯城,建立了希臘行省。

公元前146年被稱為血腥的146。

在此之前,羅馬盟友埃託利亞不滿羅馬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後的利益分配,邀請安條克三世幫助攻打羅馬,公元前190年,安條克三世在小亞細亞的馬格尼西亞戰役中被羅馬統帥西庇阿兄弟倆徹底打敗,被迫簽訂阿帕米亞條約,割讓託魯斯以西給帕加瑪,退出地中海世界。

托勒密埃及在公元前170年,安條克四世攻入埃及首都亞歷山大,托勒密六世向羅馬求助,公元前168年,羅馬打敗伯爾修斯分割馬其頓後,安條克四世被迫退出埃及,埃及也因此成為羅馬的保護國。

地中海世界徹底成為羅馬的內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