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2012年8月17日22:52分,微信内部发出了一封邮件,或许连微信也没想到,这封邮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行业。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最初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功能不多,略显简陋。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时光荏苒,到今天(8月17日)公众号正式步入第六个年头,它已经成熟,也依然年轻。入行这几年,果酱妹每逢采访公众号从业者时,听到最多的是他们那句“感谢微信,感谢这个时代”。

这6年,有人从一开始就追逐,享受过流量红利,也仍然在探索公众号更多的可能;有人中途进场,凭一身本事冲破涨粉难、阅读量下跌的魔咒;有人年过花甲仍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也有独树一帜的00后高中生,月入10万……公众号改变了我们,改变了这个时代,在这个“去中心化”的生态里码字也能赚很多钱,草根也有机会机会变大V,“公众号让我少奋斗了十年。”

今天,果酱妹特地采访了部分公众号从业者,分享内容创业以来的故事。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十点读书”创始人 林少

“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公众号6周年了,每到周年庆就是会想起6年前,刚注册公众号的时候,在主页看到的这句话。这6年,见证了公号生态的崛起,新媒体森林的繁荣,能够在大时代里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小小包麻麻”创始人 贾万兴

我是14年下半年开始做公号的,这4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在公号这个领域你很难去模仿,只有不断的创造才有机会,现在小程序开始兴起,感觉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刘备我祖”创始人 刘黎平

自经营以来,夙夜忧勤,非常可成,不待事平而援笔立就,当有倚马之才;不待论定而呼吁在先,当有上书之志;不待危安而操戈上阵,有赴死之勇;不待澄清而鉴识有度,有明见之智。有才有志有勇有智,自媒体人非寻常可比也。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乌鸦电影创始人 陈波

从2016年1月1日提起笔写公众号,创办[乌鸦电影]已经满两年了。简单的说,就是,这日子不是人过的!

每天睁开眼睛,就欠了2000多字;写多了,感觉自己被掏空了;前期没有读者,没有广告,没有收入,把存款都耗尽了;被人抄袭、洗稿,气得睡不着觉...感觉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另一方面,第一次写出十万加,第一次写出百万加,第一次写出八百万加,一夜之间涨粉20万,每天收到一两千条留言...虚荣心得到的满足,又让你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五杀超神”了一样。

要么像鬼,要么像神,总之不像个人。这就是公众号创业者的真实生态,既痛苦又幸福,既颓唐又满足。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上海札记创始人 五月

2013年8月23日,创立了公司,专注在微信赛道。5年里我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拥有了多家公司,拥有100多位一起打拼的小伙伴,也认识了全国各地很多优秀的微信内容创业者和流量创业者,感谢微信,感谢这个时代。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陈列共和&味姨合伙人邱睿

2014年开始做公众号,浮躁的行业需要坚守自己的那份初心,每天都是新挑战,每天也都是新机遇,内容永远是公众号的基石,创新才能让号续命。

公众号在变,尾随的创业者们也在变。就像发出开头那封邮件的当时微信公众平台项目负责人之一杨茂巍也已离开腾讯自行创业,在小程序领域如鱼得水。温故而知新,这六年,陪伴公众号走过的每一个时刻都值得纪念。

2012年

这一年,微信公众平台刚上线,也出现了最早吃螃蟹的那批人。通过微博、站长时代等各式各样的玩法,他们累积了数以千万计的微信流量。

2013年

早期的公众号没有划分类型,每一条更新都是直接出现在微信聊天列表上。2013年8月5日,微信公众号被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其中订阅号消息被折叠。

这一次折叠,有人称之为“公众号第一个红利期的结束”。那一年,每一个公众号创业者都很紧张,很多人对这次改版不满,骂腾讯“霸权主义”,同时对折叠后订阅号的未来感到担忧。

不过,折叠的三年后,公众号迎来大爆发,2016年进入一个新红利时代。

2014年

一开始,公众号没有阅读数、点赞数,能衡量一个账号做大与否只有用户关注数。直到2014年7月25日前后,微信开始在一些内测账号上开放阅读数和点赞量,每篇推送文章的标题下方、发布日期的右侧,可以看到实时阅读数,而在文章末尾,则可以看到点赞次数。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显示阅读数刺激了公众号对输出的内容质量负责;另一方面,微信刷量的灰色产业越滚越大,从刷粉到刷阅读、点赞等形成一条龙服务。

这一年7月7日,微信公众平台也开放了广告主和流量主,公众号有了第一个最直接的赚钱方法。直到现在,流量主依然是大部分账号赖以生存的方式。

这一年年底,【微果酱】也正式创立,我们想成为新媒体的其中一个建设者,新商业的助力者,就像果酱涂在面包上,它不是主角,却为主角增色添味。

2015年

2015年1月22日,微信上线原创声明功能,并先后推出文章内链、评论、赞赏等一系列原创保护激励措施,自此,公众号从野蛮生长时代走向“内容为王”时代。

2月12日,公众号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配置全面开放,菜单栏成为公众号的变现入口之一,不少公众号靠菜单栏月入百万。

☞公众平台菜单全面开放,菜单的点击率你有统计过吗?(点击回顾)

这是微信公众号爆发性增长的一年,大量创业者涌入,而十点读书的林少、视觉志的沙小皮、黎贝卡等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的人,通过努力渐渐耕耘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

☟我们做的人物专访:

这一年,也是微信公众号的商业元年。资本也正式进入这个行业,各种公众号企业获得融资的消息不绝于耳。

2016年

2016年发生了很多大事,「papi」的贴片广告以2200万元高价拍卖、「咪蒙」的头条广告价飙升至70多万,自媒体KOL价值越来越高。

☞2200万!丽人丽妆中标papi酱广告!此次拍卖收益全部捐赠中央戏剧学院!(点击回顾)

这一年,也是内容电商逐渐火热的一年。随着「寻找田野」「小羽私厨」「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等取得辉煌战绩,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入局。

☞黎贝卡限量联名包预售又被抢购一空,说说新媒体IP在内容电商的强大变现力

9月28日的公众号刷量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公众号虚假繁荣”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2017年

这一年很多公众号其实不好过,监管越来越严,让不少运营者战战兢兢。6月份迎来了史上最严的封号事件,毒舌电影、严肃八卦、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百万大号被永久封禁,咪蒙也被禁言一个月。

公众号这行贵在任何时候重新开始都不迟,部分被封账号现在也重新长成。一边是文科生在微信生态继续深耕内容,一边理科生开始进场。

2017年1月9日凌晨,小程序正式上线,整个新媒体圈都为之一振。

☞微信很守信:今天零点小程序真的如约而至了!竟然还有这种小程序(点击回顾)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这一年,微信频繁在深夜对小程序的功能进行迭代更新,很多人从不知道小程序有什么用,埋头研究了一年多终于找对了思路。【朋友印象】团队出了好几个小程序爆款;因为一顶圣诞帽小程序日活高达上千万……这些都是小程序创造的惊喜。

2018年

2018年,近两年都没怎么进行大更新的微信突然发猛招,在6月20日的iOS微信版本更新中,上线了订阅号“信息流”。

六年前,一封微信内部邮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该功能一出,质疑声不断,不少人认为这会加剧阅读低迷、涨粉变现难的情况,还有人高呼“公众号要完”。不过,从安卓版本悄悄下线“信息流”功能又重新上线的举动来看,改版势在必行,这也是公众号红海时代的新一轮洗牌。

不过,在涨粉变现难的大背景下,“十点读书”粉丝突破2500万,“新世相”粉丝突破1000万,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最终能留下的优质内容将会在沙海中闪闪发光。

7月11日,微信宣布上线小程序超过100万个,超150万开发者加入。此外,不时有公众号靠小程序电商月入千万,小游戏月入过亿的消息传来,似乎给了当初看衰小程序的人一扇耳光。此外,“公众号+小程序”成为了不少人的标配。


2018年已经过了大半,果酱妹常常会问自己——“下一年,还会做公众号吗?”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呢?

有人说,做了六年的公众号就单身了六年,今天也是七夕,下班后你打算怎么过呢?(加班的同学留言区举个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