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什麼」來了 年底1斤蘋果要上10元

年初的一場霜凍,讓蘋果期貨走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行情,2月份以來漲幅接近翻倍。大量炒作資金的湧入,也讓蘋果期貨行情火上澆油,成了一隻“金蘋果”。從“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軍”,“蘋什麼”作為網絡熱詞,接力食品漲價。

某期貨分析師表示,現在上市的還是去年庫存的老蘋果,等今年新蘋果10月份下樹的時候,“蘋什麼”或許會真正來襲,蘋果批發價估計會突破15元/公斤,消費者買到的蘋果要20元/公斤左右。在這輪蘋果行情中,多頭盈利超過100億,足夠買20億斤蘋果。

期貨蘋果漲瘋了

現貨蘋果很平淡

在杭州建國北路的鮮豐水果店,西瓜、葡萄等時令水果被擺在門口顯眼位置,蘋果被擺在角落裡,很不顯眼。“現在是蘋果淡季,賣得也很一般。”店員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現在店裡有三種蘋果,最貴的樹頂紅富士2斤裝32.59元,特級紅富士2斤裝19元,普通的水晶富士3斤裝19.8元。這一價格跟5月份的價格相差不大,當時精裝高級蘋果每斤15元以上,普通蘋果基本5.5元~6元一斤。在杭州果品批發市場,蘋果也逐漸讓位給西瓜、葡萄、黃金瓜等當季水果,批發價6.5元~7元/公斤,同樣不溫不火。

但在期貨市場上,蘋果行情卻是另一番景象。2017年12月22日,蘋果期貨正式在鄭商所掛牌上市交易。上市以來呈現先跌後漲態勢,2月22日蘋果主力合約1901最低價5927元/噸,4月開始出現上漲態勢,僅兩個月突破10000元/噸。

8月份,蘋果期貨開啟新一輪暴漲。8月6日,蘋果期貨漲停,8月7日創下了11696元/噸的歷史新高。昨天收報11179元/噸。從2月22日的低點算起,蘋果期貨半年最大漲幅接近100%,成了名副其實的“金蘋果”。

多頭已賺超百億

大戶私募加入戰團

蘋果期貨的火爆行情,也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昨天蘋果主力合約1901持倉22萬張,成交368.9億元,是昨天滬深A股成交量最大的中興通訊32.33億元的11.41倍。

“如果按照單邊持倉20萬張計算,多頭一手賺5萬元,投資者累計賺了100億了。”某期貨分析師表示,這輪行情中,多頭賺得盆滿缽滿,但期貨本質是個零和遊戲,做空的投資者相當於虧了100億,當然做多的投資者不可能一路持有,實際數字很難確定。

私募和大戶也加入了這場蘋果盛宴中。鄭商所7日連發3條公告,限制傅某某、劉某某、林某三組客戶全部品種開倉交易1個月。“交易所要求投資者蘋果期貨的單個賬戶持倉不能超過500手,但這些大戶和私募利用多個賬戶持倉遠超500手限額,涉嫌操縱蘋果期貨。”某期貨分析師表示,很多期貨大戶和私募,都在做多蘋果期貨,交易所的限制開倉措施也是對炒作蘋果期貨的一種警告。

根據之前的報道,這三人都是期貨老手。其中,傅某某現在是上海一私募公司董事長,旗下有19只基金,5只基金累計收益超過50%,2只基金收益超過110%。3人之前還在不同場合,高調唱多蘋果期貨。

霜凍導致減產

“蘋什麼”年底來襲

對於蘋果期貨的飆漲,杭州一位分析師表示,最大原因還是今年蘋果減產。今年4月份,一場倒春寒讓我國蘋果主產區遭遇30年難遇的霜凍襲擊,當時正處於盛花期的蘋果大面積受到嚴重凍害,在之後的坐果期、套袋期,機構進行了跟蹤調研,蘋果減產的形勢進一步明朗。中國果品流通協會6月5日報告顯示,全國範圍內預計減產30%左右,其中受災較重的仍屬陝西、山西、甘肅,河南、遼寧受災較輕。目前的數據統計,全國蘋果減產幅度最低為20%,最高的估計35%。

另外,由於目前鄭商所規定的蘋果期貨交割品標準相對較高,使得相當一部分蘋果產能無法進入期貨市場交割,進一步造成期貨價格上漲。根據鄭商所規定,蘋果期貨基準交割品為國標一級及以上紅富士蘋果,質量容許度不超過5%,果徑大於等於80mm,色澤要求紅或紅條要80%以上。能達到這種要求的蘋果幾乎不會出現在菜市場和小攤,一般只能在大型連鎖超市和中高檔水果店可以看到。

至於為什麼蘋果期貨暴漲,現貨卻風平浪靜,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表示,期貨就是炒預期,現在市場上賣的還是去年下樹冷藏的蘋果,等今年10月份,老蘋果賣光,新蘋果下樹的時候,蘋果價格會出現明顯上漲。“到時候能達到一級交割品的紅富士蘋果,估計會在13000元/噸,相當於13元/公斤,普通水果攤上的蘋果估計也要7.5元/斤,好一點的蘋果一斤要10元以上了。”某期貨分析師說,今年的“蘋什麼”肯定會來襲。

另一位分析師表示,依據往年行情,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蘋果收購價一般每噸7000元,剔除30%不合格的蘋果,再加上做成倉單的成本及運輸成本,在不考慮減產的前提下,蘋果的價格應位於8700元/噸上下。根據目前調研情況,全國普通果減產幅度在30%至40%之間,考慮到減產因素,下半年蘋果期貨可能還會創新高。

現在物流這麼發達,國內蘋果漲得高了,我們能不能從國外進口蘋果呢?“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蘋果出產國和消費國,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蘋果被國人消費掉,哪裡有那麼多蘋果能讓我們進口,現在進口蘋果一斤20~30元,能吃得起的人還是少數。”相關分析人士表示,蘋果是我國第一大水果,最近幾年的年產量基本在4300萬噸左右,但想靠進口來抑制蘋果價格的想法,純屬想多了。

蘋果接下來幾年還會一直這麼高嗎?某期貨分析師覺得,今年的蘋果行情純屬意外,國內蘋果往年都是供大於求,如果沒有自然災害,明年蘋果肯定會迴歸正常,因為現在可替代的水果還是很多的,不吃蘋果,可以吃梨、香蕉、柑橘、哈密瓜等水果。

歡迎添加關注田聯網微信公眾號:tianlianwang1234 柑橘網微信公眾號: ganjuwang 瞭解更多農業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