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終於找到原因了,先罰政府!

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終於找到原因了,先罰政府!

8月15日,黑龍江省環保廳近期將出臺《黑龍江省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工作獎懲暫行規定》。每年9月15日至12月10日,第二年3月10日至5月15日期間,出現第一個火點的,省財政直接扣撥相關縣(市、區)、農墾總局、森工總局、監獄管理局50萬元,再出現火點,按每個火點30萬元扣撥資金。嚴格控制秸稈露天焚燒。緊盯“第一把火”,嚴查重處違規焚燒秸稈責任人。

為什麼秸稈焚燒屢禁不止,聽聽老百姓怎麼說!

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終於找到原因了,先罰政府!

秋收,農民們的辛苦勞累在此時看到了收成,懷著收穫的喜悅,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著割麥收莊稼不亦樂乎。然而,在勞動生產過程中,有新的問題暴露出來:農民無暇分身處理剩餘的秸稈,明著燒、偷著燒,這樣做不僅汙染了環境,浪費了資源,也帶來了安全隱患。可是為什麼老百姓就是要燒,政府屢禁不止,老百姓不管不顧?

原因所在:

從理論上,秸稈可以做有機肥,可以做飼料,還可以生產沼氣,農民為什麼非燒它不可?根據調查研究,才發現導致秸稈成為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農業機械化。機械化帶來方便解放農民雙手的同時,帶來的最大問題是,秸稈幾乎都被打碎,散落的到處都是,而這種打碎的秸稈對於絕大多數農民來說,就是廢物、垃圾,採取燒燬的方式更便捷、省力。

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終於找到原因了,先罰政府!

政府沒管好!

讓秸稈焚燒不復存在,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政府加大資金投入,技術投入,幫助農民處理剩餘秸稈。將這部分可再生資源利用起來,而不是丟棄和焚燒,也符合我國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政府可以幫助農民將秸稈還田,作為環保的肥料,循環利用。提升秸稈的利用價值,“秸稈值錢了”,農民看到了效益,焚燒秸稈的現象必然會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