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从春秋淹城到明城墙,从贯穿龙城的古运河到交相辉映的天宁寺,文笔塔,每一处地标都向人们诉说着浓浓的家乡情怀。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不变的是我们心底对于家乡的热爱。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位热心的老人,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常州故事,擦亮了大伙记忆深处的城市印记。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画面中这位侃侃而谈的老人名叫张文友,今年70岁,是一位退休工程师。每天晚上7点半,家住清凉新村的他都会来运河边上的南港码头讲述常州的历史。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张文友说,自己喜欢看城市的变化,城市的建设,城市在变化过程中他很感兴趣。张文友原籍是南京,但他同样喜欢常州这座城,人文,街道,城市的变迁,它的历史很丰厚,值得讲的内容很多。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张文友说,文笔塔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后因城市建设时挖出唐荆川撰写的一块石碑,上面有“惟塔则萧齐旧物也”一段文字,意思为此塔是南宋齐留下的,故有“萧齐遗胜”四个大字刻于文笔塔前。 边走边看,边看边记,每一处的历史典故,人文故事都被收录在老张的“游记”中,这一沓总共12本的日记,都在讲述着他与这个城市的渊源和情愫。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2015年,常州市政府对常州大运河进行了环境整治和改造,对运河边的南港码头进行了修缮,还在码头边上制作了一幅常州古城变迁图。这也让张文友更加迷恋这方小小的土地,每天都要走上一遍,跟老友们诉说些许常州往事。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大雨过后的古运河边,一扫白天的炎热,湿漉漉的空气中带着些许凉爽,夜幕下的张文友还在动情地讲着老常州的故事。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蜿蜒流淌,悠悠绵长的古运河在常州穿城而过,穿越千载时空,成就了常州“舟车会百越,襟带控三吴”的繁荣。3200年后的今天,张文友在这条母亲河边,讲述着常州的故事,家乡的情怀。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他就会把常州的故事带到哪。

七旬老人常州“旧时光里”诉乡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