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2018年5月2日,“象外求象”之“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美术馆开幕。

画展展出作品100幅,包含山水、花鸟和人物题材,作品主要描述德保县东凌镇周边风光和人文风情,是尚新周在德保县东凌镇多脉村任第一书记两年半时间里,在工作之余用画笔留下的生活记录。展览图文并茂,诗画结合,搭配扶贫照片和扶贫文章,比较全面地表达他的扶贫生活的经历和感受。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风雨中施工的操场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画说扶贫”是尚新周将精准扶贫工作和艺术创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文化扶贫新路子的有益尝试,也是广西艺术学院推动“文化扶贫”思路实践性的阶段性总结,展示广西艺术学院文化扶贫的新成果。

“和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相比,在农村基层工作,画画的专业就显得十分冷僻,对种养技术不熟悉,如何能带领村民脱贫呢?”尚新周不断地自问。“本着各出所学的态度,便尝试着将画画的特长和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尚新周将工作之余创作的绘画作品作为宣传多脉村家庭种养农产品的名片

随着广西艺术学院“文化+产业”扶贫思路的逐渐展开,特别是尚新周的“画说扶贫”展览项目的积极筹备,多脉村吸引了众多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来产业考察和捐助。

社会力量的参与,使村民不断得到实惠,他们对尚新周的信任增强,干劲儿也提了起来。尚新周趁热打铁继续把握一切机会,打出组合拳,进行一系列举措:通过狠抓“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划村脱贫项目,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寻找和团结致富能人,发展脱贫产业;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创新思维,筹划“文化+产业”系列扶贫项目,通过媒体宣传,积极打造“多脉村精准扶贫家庭种养产品”品牌;在外多方寻找销路,在内整合资源,改革机制,逐步建立“村民合作社+家庭种养+超市+社区+网络异地销售”的产业链;充分发挥上联下通作用,在认真落实政府扶贫政策的同时,积极奔走,吸引社会资源,积极拓展社会帮扶渠道,建立“社会爱心捐赠物品领取室”和“农家书屋”等,丰富了扶贫形式。

两年多来,尚新周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多脉村,如今多脉村的发展日新月异,脱贫产业初具苗头,村民安居乐业,尚新周把多脉村的变化描绘在宣纸上,汇成了小品,聚成了长卷。

他的驻村扶贫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创作水准也得到行业人士赞许。

“新周同志到多脉村扶贫以来,能够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最关心、最头疼的问题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主动争取项目资金,在加强基层党建、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难能可贵的,是新周同志能够将扶贫工作与专业创作巧妙地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进自己的创作里,是扶贫第一书记当中‘各出所学,各尽其能’的典型代表。两年的扶贫工作时间很短,但其意义在新周同志的职业生涯中会影响很长!”德保县主抓扶贫的曾维康副县长这样评价他的工作。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村部留影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扶贫工作照

“新周的这批画很具有现实意义,这些作品传达出的不是远离现实的古人情怀,也不是不食人家烟火的避世隐居,而是积极现实意义的人文关怀。画家将自己扶贫的点点滴滴融入在画中,那些有待修缮的民房,街边觅食的鸡鸭,田间干活的农民等,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这些形象直面现实,不矫揉造作,真切生动,表达了作者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的悲悯情怀。”《艺术探索》杂志执行主编李永强副教授这样评价尚新周的作品。

通过“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尚新周让更多人了解了多脉村,认识了扎根于村里的第一书记,领悟了广西艺术学院“文化+扶贫”的真谛,从而使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多脉村,帮助多脉村。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

画展启事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

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年5月2日—7日,9:00-17:00。

展览地点: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艺术中心美术馆二楼展厅(南宁市教育路7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