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近日,珙县发生了一起典型“坑爹案”

一干女儿利用干爹的身份证、手机卡

网贷了3万多元

导致干爹被追债电话骚扰

坑爹的干女因触犯《刑法》被刑事拘留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图据网络)

近日,袁某某来到珙县公安局

刑侦大队巡场责任区中队报警称自己的干女儿欺骗了自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早在2017年6月,袁某某为了保住用自己的身份证开办的电话号码,将该电话卡交给了自己的干女儿彭某某使用。

在使用该电话卡期间,彭某某一次在袁某某家玩耍时拿到了袁某某的身份证,这让彭某某看到了“获利”的商机,遂借助自己手中袁某某的电话卡和身份证,向某网络借贷平台申请两笔共计3万多元的贷款。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贷款获批下来之后,彭某某将该款项用于自己消费。

2018年8月,该网络借贷平台找到了袁某某,袁某某随即向警方报警。

8月10日,犯罪嫌疑人彭某某(女,24岁,兴文县人)因涉嫌诈骗罪被珙县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当中。

社会险恶

认“女”需谨慎啊!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日报君在此友情提示:

切勿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来!特意奉上“防骗小知识”一篇——

如何防范”内鬼”套路您的个人信息

01 网上购物选择靠谱网站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在网购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是很多用户被诈骗的重要原因。

不法分子常用低价商品做诱饵,发布虚假信息,诱使消费者扫描植入病毒的二维码,从而盗取用户信息和钱财;还有人从网上买来客户资料,以“退款”等为由,诱骗用户提供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有的骗子还制作了以假乱真的“钓鱼网站”,一步步设坑,骗取用户重要信息......

02 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别乱丢乱放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快递单、飞机票、火车票、保险单、办理银行业务的单据......这些票据常常出现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很多个人重要信息。

以快递单为例,姓名、住址、单位、电话,甚至购买的商品,都在一张小小的快递单上展露无遗,99%的个人重要信息都能被别有用心的人还原并获取到。

而银行办理业务的单据、购物小票上等甚至还包含了银行卡号、交易金额等涉及个人财产的重要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更容易造成损失。

03 网上支付需注意安全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目前,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已成为重要应用,也有很多安全隐患。

网络上存在“钓鱼网站”,不法分子在网络后台就能获取用户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用户下载了植入恶意程序的软件后,手机钱包里的钱会不知不觉流失;木马病毒会藏在手机后台或伪装成其它软件,伺机盗取银行账户和密码,甚至劫持支付短信,将银行卡内的钱财洗劫一空。

此外,公共场所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甚至网银、支付账号和密码等各类信息。

04 谨防二手手机泄露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都有上亿部手机被淘汰。二手手机则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据调查,只要花上几十元或上百元,就能轻而易举地让手机里“沉睡”的数据“复活”。有些收购二手手机的商贩利用这一漏洞,“倒卖”个人信息,以几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手机号、通讯录、支付宝账号等信息。一旦个人信息被窃取,财产以至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05 不要随意留下重要个人信息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类培训机构、中介机构、装修公司等办理业务时都会留下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稍不留意就会被人非法倒卖。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06 使用社交媒体应注意保护隐私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现在,使用微信、QQ等时,一些人会不自觉地说出自己的或标注他人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

还有一些人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火车票、登机牌、出游地等。

另外,有家长在网上发布孩子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时,不经意间就泄露了孩子的相貌和姓名等,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绑架等。

07 身份证等证件复印时一定要写明用途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居民身份证在公民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事务方面广泛使用。且不说身份证丢失会给个人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单单身份证等证件的复印件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016年,某地公安局就接到了一位女士的报案,称自己的别墅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被卖了。警方调查后发现,这位女士把身份证复印件交给中介后,中介又用她的复印件伪造了正本把房给骗了。

2011年,浙江的周先生发现自己莫名“被办卡”欠账近5万。原来,老同学拿了他的身份证复印件在多家银行办理了6张信用卡,3年时间里透支了本金和利息近5万元。

实力坑“爹”!珙县一男子“被骚扰”,竟是干女儿惹的祸……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它不仅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还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我们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却忽略了个人信息的泄露而给我们带来的伤害。纠其根源,都是由于数据主体的保护不当,导致了各行各业泄露事件的层出不穷。

我们个人作为产生数据的隐私主体,也应充分了解自身应享有的权利,重视自身的隐私保护,不给它人可乘之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