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村學校發展歷程

​我是一名農村教師,工作三十餘年,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的歷程歷歷在目。

九十年代中期,國家提倡集資辦學,口號是“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於是農村到處集資,村幹部到家家動員,到在外工作的老鄉家動員,可謂歷盡艱辛,收穫頗豐。我們這裡的經濟條件較好,在短短三年時間內,80%的村建起了教學大樓,又過了兩年,國家又有新政策,對沒建大樓的學校提供補貼,國家出一半,村裡集資一半。這樣,村村教學大樓屹立,學生滿員,欣欣向榮。

九十年代末,私立辦學成風,很快崛起,對鄉鎮和農村學校衝擊很大。主要原因有:一是大部分公辦學校的優秀民辦教師到私立學校任教,那裡工資比公辦學校高許多,而他們的招生對象自然成了原來的學生;二是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有了選擇空間,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就讀;三是盲目跟風、攀比、趕潮流,有錢進私立,有關係進縣城學校。

近年來農村學校發展歷程

從2000初期開始,鄉鎮初中開始生源大流失,我校短短三年,1500多學生變成了500多,又過了一年減員至200多,鄉鎮學校辦學舉步維艱,在艱難中一路爬行。

2000年末期,農村鄉鎮學校的模式再一次在農村小學複製,農村生源大減,大的學校勉強維持,小的學校面臨關門。

針對這種情況,又有新政策出臺,整合教育資源,集中辦學,於是農村小學開始撤點並校,鄉鎮建立中心小學,大村有30人以上學校成了教學點,勉強維持了兩三年也不歡而散。撤點並校有好多缺陷,比如: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開始寄宿制,管理照看就是很大問題。按國家規定的課表上課,有半天時間空餘,那空餘的時間呢?以教代管,加重學生負擔,家長意見紛紛,出現了家校矛盾等等,不再贅述。


近年來農村學校發展歷程

2010年初期,國家對撤點並校提出了要求:不能一刀切,能保留的儘量保留。並很快對農村學校進行校舍改造、硬件升級、器材配備,招特崗教師等,搞均衡教育,提升農村薄弱學校,意思是城鄉教育一體化。但覆水難收,效果甚微。

現在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師資配備都已到位,但生源欠缺,主要原因一是流失佔主流;二是計劃生育後自然減員。學校大樓屹立,空空如也,發展前景堪憂,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為農村教育出力獻策,有責任為農村教育發展盡職盡責。
近年來農村學校發展歷程

我呼喚我的教育,我希望農村學校崛起,在不遠的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