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拐點來了,需求從以政府爲主,轉向工業領域、社會大衆爲主

“環境治理企業內功普遍堪憂”的問題,環保企業 “不好做”主要體現在業務的

同質化和捨本逐末兩個方面。

環保拐點來了,需求從以政府為主,轉向工業領域、社會大眾為主

在內功普遍堪憂、融資環境惡化、PPP規範大潮三重因素疊加下,環保行業形成了“宏觀政策利好、微觀艱難前行”的發展困惑。對於眾多環保企業而言,今明兩年將是行業的拐點,更是企業如何發展的戰略選擇時點。站在十字路口,需要反思行業屬性和企業性質的兼容性、行業競爭激烈的根源以及企業未來出路3個問題。弄清楚這3個問題,對環保企業選擇發展方向比呼籲政策支持更有幫助。

多數環保行業的細分領域屬於公共事業範疇,從當前實踐情況來看,更適合國有企業的發展。以水務和垃圾焚燒兩個細分行業為例,據E20水業企業和固廢(垃圾焚燒)企業2017年的評選結果,水務規模排名前30名企業中,有24家國有企業(第一大股東為國資的,下同),4家民營企業和兩家外資企業;垃圾焚燒規模排名前20家企業中,有14家國有企業,6家民營企業。反觀互聯網、移動互聯、環保設備製造等行業知名公司,卻鮮有國有企業的身影

這正是行業屬性和企業性質的兼容性的問題。今年以來,深陷困擾的環保企業多以民營企業為主,國有企業雖受影響,但集中體現在增量項目拓展層面。

行業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需要思考在不同的行業土壤中,適合播種哪類種子,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對於公用事業,國企多依靠政府需求生存,而民企對於汙染者付費的工業需求和公眾需求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過去幾年,“低價中標”、“競爭激烈”、“野蠻人”成為環保項目的代名詞。反思這一現象的根源,是由兩方面原因導致的:一是已經識別出來的環保行業機會大多進入壁壘低,企業的產品、服務、標準和模式難以形成差異化;二是終端需求——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基本相同,轉換成本低,並且議價能力強。

那麼,環保產業何時才能走出惡性競爭的階段?筆者認為需要具備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環保行業被識別出更多深層次的市場機會,企業具備了實現差異化的途徑,並且真正加大了研發投入和模式創新;二是需求端從以政府為主,轉向以工業領域、社會大眾為主,需求實現了多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