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X”机制?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8月2日,市高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重庆法院加强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司法保障的实践情况,并发布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全国人大代表高钰、市人大代表朱炳清、市政协委员陈静,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智,市工商联法律事务部部长胡荣国,中央驻渝及市内主要媒体参加发布会。

什么是“1+X”机制?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什么是“1+X”机制?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市高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黄明耀介绍,重庆法院每年审理的80余万件案件中,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占据“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市场交往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面临法律纷争。依法解决讼争,司法已成为保障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之一。重庆法院始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平等保护意识、服务意识,落实“保障人权、保护产权”的法治要求,充分发挥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及执行工作均与民营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优势,全面发挥司法保护职能,努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

什么是“1+X”机制?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市高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黄明耀通报相关情况

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审理情况

1

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依法严厉打击针对企业家和严重危害民营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障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和企业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公平竞争权益。妥善审理涉民营经济刑事案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犯罪与行政违法、犯罪与民商事纠纷,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涉民营企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刑事案件143件,判处被告人197人。

2

构建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树立平等保护的民商事裁判理念,尊重意思自治,依法严格限制认定合同无效的范围,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发展

。2017年以来,妥善审理涉民营企业的金融借款、融资租赁、民间借贷等案件20208件,支持民营企业多渠道融资。加强民营企业救治和退出的司法保障,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和解制度功能,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涉民营企业破产案件105件,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妥善处理新天泽系破产重整案,在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形成有益经验。

3

促进形成依法行政的政务环境

切实发挥行政审判职能,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依法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审理民营企业提起的涉及市场准入、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项目规划、税收征管、土地征收征用等方面的案件,保障民营经济主体在公共领域受到平等对待。

4

强化涉民营企业的执行兑现

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依法妥善执结民营企业申请执行案件90443件,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27亿元。充分发挥执行联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制度的作用,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民营企业债权及时得以实现。市一中法院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10余家中级法院联合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巧借外力”化解异地执行困难。

什么是“1+X”机制?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环节

构建“1+X”司法保护工作机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司法保障

据悉,这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重头戏”!

2017年12月,市高法院与市工商联共同制定《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16条司法保护措施。在落实中央及市委要求、实施“16条”过程中,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机制。“1”就是“16条”。“X”就是以“1”为中心,构建制度细化、机制落实、实践操作、工作保障的实战体系。

2018年以来,市高法院围绕“16条”的贯彻落实,建立典型案例规范引领、与工商联推进商事案件诉调对接、三级法院与各级工商联点对点联系、规范工商联反映情况办理四项机制。重庆法院现阶段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呈现出“1+4”格局。

1

健全典型案例示范引领机制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2017年底,市高法院发布重庆法院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影响。其中,市高法院终审的重庆融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等合同纠纷案,涉及政府机关擅自解除民商事合同,该案的审理有效维护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于2018年初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首批7个典型案例”。渝中、永川等法院开展专项活动,选取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座谈咨询,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维护权益提供法律指导。

什么是“1+X”机制?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2

健全与工商联的商事案件诉调对接机制

通过委派调解、委托调解等形式,将调解贯穿于涉民营企业商事诉讼各环节,部分法院聘请商会、行业协会中的贤达人士担任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专长优势,助力商事纠纷专业化调解。市一中院、南川、开州、彭水、云阳等法院为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提供诉讼指导,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永川、奉节法院对涉民营经济纠纷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将案情简单、具有调解可能的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案件纳入速裁审理,做到“简案快办、难案精办”。

3

建立三级法院与各级工商联联系机制

以全市法院与工商联点对点联系全覆盖为目标,要求三级法院建立与工商联常态化联系制度,做到民营企业呼声在法院诉说有门、倾听有人。荣昌区、彭水县等法院与区县工商联、商会组织举行座谈会,集中听取意见建议。市四中法院、北碚、梁平、潼南、合川等法院院长,实地走访辖区内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职工代表交流,深入探讨民营经济发展、企业依法经营等问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进园区、庭审进企业、培训进工厂等活动,“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以案说德”,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法律知识需求。

4

规范工商联反映情况的办理机制

将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与司法责任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坚持“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原则下,根据司法责任制改革加强审判监督指导的要求,将工商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基于维护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反映的相关情况,经甄别后纳入司法责任制改革中需要院庭长监督指导的重大案件范围,规范办理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健全了反馈告知工商联等配套制度,将依法平等、优质高效的司法保护要求落到实处。

下半年拟再推出五项“X”机制

1

建立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

2

建立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年度“两书”机制。

3

健全民营企业救治和退出机制。

4

完善互联网时代商事争议解决机制。

5

建立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督查机制。

黄明耀表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召开,对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全市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尤其是陈敏尔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1+X”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发扬现有四项具体工作机制,不断赋予“X”新的内涵,使之不断满足民营企业日益增长的对司法公正、效率、便捷的需求。下半年,拟再推出五项“X”机制,制定配套制度,使“1+4”扩展到“1+9”,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升级版。

什么是“1+X”机制?这场新闻发布会告诉你!

代表委员出席新闻发布会

应邀参会的高钰、朱炳清、陈静3位代表委员对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于会后提出了书面意见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高钰

拥护和支持市高院与市工商联共同制定的《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建议在法院“1+X”机制中,针对科技创新、互联网运营等有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指导互联网相关民营企业在面对用户“过度维权”“恶意维权”“新媒体敲诈”等新形态的纠纷、涉法问题。

市人大代表朱炳清

市高法院对民营经济的司法保护工作做得很实、很细,有力保障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建议:一是设立民营企业、法人联系直通车;二是加大对不诚信企业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大对危害民营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

市政协委员陈静

市高法院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理解党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持定期发布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实践情况,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