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花10塊錢買下1200元的東西,這可能是最划算的買賣。

有博主在小紅書稱名創優品的山谷百合香體噴霧祖馬龍藍風鈴香水相似度 90%+,哪個貴哪個便宜只能靠猜。前者價格 10 元/100ml,後者 1200 元/100ml,價格差了 120 倍,味道真的一樣嗎?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左:名創優品山谷百合 右:祖馬龍藍風鈴

結論是:說味道一模一樣有些誇張,但70~80%的相似是有的。相比祖馬龍,名創優品味道有些嗆人,留香不夠持久。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近幾年,購買“大牌平價替代品”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時尚態度。

名創優品、網易嚴選、小米優品等號稱“大牌品質、平民價格”的品牌/電商在年輕消費群體中迅速崛起。

年輕人一邊追求消費升級,享受品質生活,心底裡又不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

就拿名創優品來說,這家進階版“十元店”,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了2600多家店,全年營收總額達到120億元。(2017年數據)

百度百科顯示它是一個廣東賽曼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商標網註冊的品牌。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而他的店面,包括logo設計和產品外觀都強調自己的“日系”血統。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它的商品雖然大部分都是十幾元,但外觀走得卻是無印良品的極簡風。各種水杯、收納盒、手機殼的質感比傳統十元店裡的同款要高級得多。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這些產品看著不low啊”,當有意思報告採訪來店顧客時,大部分人表示,買到這些包裝精緻的產品卻只需要地攤貨的價格,還是挺滿意的。

“每次都進來逛逛,即使最初什麼也沒想買,最後還是鬼使神差的撿幾樣”,大部分顧客在店內單次停留時間在10-20分鐘左右,消費金額在50元左右。

有意思的是,在電視或網絡上,你很難看到名創優品的廣告。它的店面通常開在人流量大的繁華地段,只要逛街,就能讓本地消費者和遊客看到這個品牌,記住這個品牌。

這讓有意思報告的小夥伴想起十幾年前開遍大街小巷阿sa代言的“哎呀呀”。這個一二十元小飾品的店,創立於2005年,六年時間,全國各地開店3000多家,年銷售額18億元。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哎呀呀”2010年數據 VS “名創優品”2017年數據

多少青春少女的休閒時間都泡在哎呀呀的貨架前,懵懂的眼光挑選著適合自己的粉底和眼線筆…很多網友表示,當年的零花錢全被哎呀呀圈走了。

時間撥回今天,有意思報告在調查中驚奇的發現,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富國跟哎呀呀竟然是同一人。

果然,人人都愛便宜貨,亙古不變。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相對於產品外觀做得像大牌的名創優品,網易嚴選玩法更高級。人家走的是ODM(原始設計製造商)的路子,針對的是帶有小資情調的年輕用戶。

在網易嚴選的頁面上,醒目的標著“CK製造商”、“MUJI製造商”、“COACH代工廠”等字樣。等於明擺著告訴你,勞資賣的就是大牌本牌。

CK製造商生產的襪子,25元;Ralph Lauren生產的毛巾,23元;Timberland的同款大黃靴309元…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網易發佈的2017年年度財報顯示,網易電商業務2017年度淨收入為116.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56.9%。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許多大牌經典款,購買的人趨之若鶩,以至於經常出現斷貨。數十倍的價差不禁讓人懷疑,大牌代工廠 = 大牌品質?

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真能花個零頭買到大牌的產品,不買是傻子。

但在實際比較中,我們發現形似容易神似難。

就拿MUJI“同廠”襯衫裙來說。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左:MUJI 右:網易嚴選

價格相差一倍,乍一看也挺像的。但看內裡就露餡兒了。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左:MUJI 右:網易嚴選

MUJI的內裡是有花紋的,而且布料比較厚實;而網易嚴選的內裡就是普通白布。

版型上,MUJI是有腰身有袖頭細節設計的,網易嚴選就是白大褂。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左:MUJI 右:網易嚴選

對此,MUJI/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曾在採訪中表示:“所謂‘網易嚴選’內銷售的商品的生產工廠與我司集團的合作工廠為同一家的說法並不屬實。”

再來看Coach“同廠”絲巾,宣稱與售價512元的Coach同廠絲巾在網易嚴選只要69元,價格相差八倍,卻是質量相同的好物?Coach否認了這一說法。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左:Coach 右:網易嚴選

據悉,Coach表示:其與生產商及供應商簽訂的合同均附有保密條款,除非得到Coach的事先書面許可,不得將Coach的原材料、配件及五金件、工藝規範及設計用於非Coach產品或業務。

也就是說原材、設計,甚至公益規範與質檢恐怕都與原品牌無關,那麼“同廠”的優勢怎麼體現呢?

對於代工廠來說,希望在製造端撿便宜是不存在的,“一分錢一分貨”。

在代工廠內部,即便是同一品牌的不同渠道的質量都有所不同。“品牌往往會分下很多方向的訂單,同一件物品,專櫃與折扣店、官網的品質都有所不同。”這一點細心的消費者會有所感覺。

有意思報告從代工廠處瞭解到,越是大品牌,其供應鏈管理體系越完善,留給製造商的利潤空間越趨於合理。一再壓價不可能保證質量,低價同質不可能存在。

業內人士也有相同的觀點。

家居家紡品牌大樸網創始人王治全曾在網易嚴選的毛巾被訴侵權時反對網易嚴選灌輸給消費者的“好工廠就等於好品質”的這一主張。

“工廠永遠想把成本降到更低。比如我拿出10條毛巾,它們的成本相差20%以內,消費者絕對分不出來好壞。”

簡而言之,如果有人覺得花小錢買了大牌品質,很有可能的是,這個人實際上對大牌品質不甚瞭解,甚至一無所知。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2017年,消費對GDP的貢獻率近60%,相較於2003年的35%提升了近一倍。

消費的增長背後是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萬元,相比2000年時增長6倍。

買原廠原單,真的是精明消費嗎?

人們的消費理念開始轉變。衣食住行只是基本花銷,旅遊、文娛和醫療保健的消費佔比正逐年提升。

然而,在國家統計局劃分的全國五等份收入分組中,高收入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到6萬元。而多數城市的平均工資,依然在6000元上下。

這6000元,刨去房租/房貸,勉強維持生活。事實上,中國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有錢。

以80後、90後為主的消費主力,在大數據平臺TalkingData推出的《2017新消費趨勢洞察報告》中,體現出這樣的消費特徵:

1.崇尚多元化方式消費,追求獨立個性化的消費;

2.消費需求從標準化模仿型消費向多樣化理性消費轉變,在消費時更重視實用性

3.無論是剛需,還是非剛需,越來越重視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4.既樂於追趕潮流又關注性價比

我們一邊不願意像父母那輩人一樣去早市兒、地攤兒上撿便宜貨,一邊又無奈卡里的餘額。

我們心裡永遠存在MUJI>網易嚴選>名創優品>十元店的鄙視鏈。——這是任何與顏值相關的產品都繞不開的,

制約我們選擇的唯一因素就是沒錢。

我們一邊欣賞大牌的設計,一邊低頭看看自己的錢包,“能省的就省點吧”,出門左轉進了名創優品。

部分數據來自:好物HAOWU、商學院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