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透支了幾十年的房價是暴跌還是穩

對房價持續關注的人們都知道,每年的兩會都是樓市漲跌的風向標。

2018兩會後房價會怎樣?

2018兩會後房價暴漲還是暴跌?

要談樓市就離不開先談北京

3月17日是北京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實施一週年的日子。過去一年,北京出臺調控的組合拳切中要害,使得新房、二手房成交量近乎腰斬,房價全面下跌。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調控前一年北京二手房簽約254916套,調控後一年簽約僅120821套,成交量下跌52.6%。

北京各區二手房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跌,通州區實施更嚴厲的限購措施,降幅最大。據統計,北京各區二手房價格今年3月較去年同期下跌8%至30%不等。

樓市調控:透支了幾十年的房價是暴跌還是穩

乃至有網傳房價2018年跌一半,網絡傳聞有真有假,房價是否暴跌,目前仍不敢確定。

房價,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今年將圍繞著一個“穩”字發展,難漲,但是想要出現暴跌也不容易。畢竟經過調控,如今的樓市熱度受到了遏制。今年兩會上透露出的樓市指導思想則非常明確,即:“還原房子居住屬性,去投資需求。”

即我們常說的“房住不炒”。可以說,目前絕大多數政策都是圍繞著這一思路在進行。所以,全國樓市今年的基調應該是平穩的,不會出現暴漲暴跌。

近十年,中國的房價透支了未來幾十年的購買力確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更多的不是透支了年輕人的購買力,而是用盡了父母一輩(尤其是家裡有男孩要購買婚房的)過去幾十年的購買力,生活改善,以及透支了他們未來的養老需求。

也許有的年輕人不覺得什麼,覺得如果按自己現在的工資水平來算,未來十幾年就可以還清房貸,但是對於老一輩來說,那區區的四五十萬的首付,則是他們省吃儉用,飛速的通貨膨脹,也不敢去多消費,而是一分一分地把錢都存進銀行,把自己一輩子的生活質量和購買力都存給了下一代。

對於一個剛畢業幾年的年輕人來說,初期掙個兩三年大多數也就能存下個幾萬塊就到了結婚年齡,能自己買房的則是少數,大多是拿著家裡幫襯的幾十上百萬,終於上了車的時候,要明白自己未來幾十年“犧牲的購買力”,真的比得上父母一輩對自己做出的“犧牲”麼?

樓市調控:透支了幾十年的房價是暴跌還是穩

如果房價暴跌的話

首先是很多投機的人會直接放棄購買,一部分按揭買房的人發現自己貸款金額比房價還高,放棄還款,房子歸銀行,銀行進行拍賣,同時由於買方突然減少,地產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會大面積降價售房,進一步導致房價下跌;

銀行會開始大面積出現壞賬,一方面由於按揭客戶停止還款,另一方面由於地產開發商無法及時還款導致壞賬陡增;

然後減少風險,中小型企業資金週轉困難,失業人員增加。

最後政府在宏觀上是不會讓房價下跌的,但會讓房價停止過快上漲。

樓市調控:透支了幾十年的房價是暴跌還是穩


所以迴歸理智,炒房行不通,暴跌又不太可能,穩才是GT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